余 鑫 李功耀
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區(qū)分局,湖南 常德 415000
?
基于現(xiàn)場手印的傾斜流向和特征區(qū)分左右手痕跡
余鑫李功耀
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區(qū)分局,湖南常德415000
刑事技術人員在案件現(xiàn)場提取到手印后,需要進一步分析手印為何手、何指、何部位所留。本文作者經(jīng)多年實踐研究基礎上得出:紋線的傾斜、流向和特征出現(xiàn)多少,與左右手別密切相關,而且往往是左右手相反的,借此區(qū)分左右手痕跡是一種重要標志。
手?。患y型;紋線;左右手;判斷
手印鑒定工作人員在區(qū)分左右手痕跡時,要特別注意手印紋線的傾斜、流向和特征出現(xiàn)的多少,這樣才能把握住左右手痕跡本質的區(qū)別,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鑒定。由于指頭、指節(jié)和掌部紋線傾斜、流向的表現(xiàn)不同,因此需分別予以論述。
不同紋型和不同部位的紋線,表現(xiàn)形式不同,分述如下:
(一)弓型紋
弧型紋用一根直線串過層疊一起的弧形線最高點,作為弧形紋的中心軸,這條軸線上端向左傾斜的多為左手,向右傾斜的多為右手。這種現(xiàn)象,實際上是由于大多數(shù)弧形紋從弓頂部開始向某一側增加紋線(分叉線),造成紋線的弓頂部向某一側傾斜所致。增加的紋線越多,傾斜的程度就越大。左手的多為向左增加分叉線,右手的多為向右增加分叉線。即弧形紋指印的弓頂部突向左側多為左手,突向右側多為右手;向左分叉線多的多為左手所留,向右分叉線多的多為右手所留。按特征命名原則應稱為“終點”或“結合”多的多為左手所留,“起點”或“分歧”多的多為右手所留。
帳形紋其中心支撐線從右上方流向左下方的多為左手所留,中心支撐線從左上方流向右下方的多為右手所留。
(二)箕型紋
箕型紋中多數(shù)屬于箕口朝向小指的正箕,因此,在印痕中箕口朝左的多為左手所留,箕口朝右的多為右手所留。亦可依箕頭的朝向進行辨別,印痕中箕頭朝右的多為左手所留,箕頭朝左的多為右手所留。但食指等常出現(xiàn)反箕,其箕口、箕頭的朝向全然與上述相反,分析時應當加以注意。
(三)斗型紋
囊形斗印痕中囊口朝左多為左手所留,囊口朝右多為右手所留。亦可依囊形上端的箕頭朝向來判斷,箕頭朝右的多為左手所留。
環(huán)形斗用一根直線,按照環(huán)形斗的長軸方向把所有環(huán)形線串連起來,作為中心軸線。觀察這條軸線的傾斜方向,其上端朝右,下端朝左者多為左手所留;反之,其上端朝左,下端朝右者多為右手所留。
螺形斗觀察螺形線的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的多為左手所留,逆時針旋轉的多為右手所留。亦有反螺出現(xiàn)的情況,分析時應引起注意。
雙箕斗觀察中心曲形線的流向和整個內部花紋的旋轉方向,其中心結構呈“S”形,整個內部紋線呈順時針旋轉的多為左手所留;相反,中心結構呈“ ”形,整個內部紋線呈逆時針旋轉的多為右手所留。
對于箕形、囊形、螺形、雙箕形紋,亦可根據(jù)紋線的“分歧、結合、起點、終點”的數(shù)量進行判斷。指頭印的中心花紋上部兩側“分歧”、“起點”多的多為左手所留,“結合”、“終點”多的多為右手所留。
指節(jié)傾斜紋線中有方向不同的區(qū)別。
拇指節(jié)印痕拇指第二指節(jié)紋線大多是傾斜型的。其傾斜流向,從左上至右下的多為左手拇指所留,從右上至左下的多為右手拇指所留。
食指節(jié)印痕食指有第二、三指節(jié)。第二指節(jié),多為平弧型和混合型,不易以傾斜流向區(qū)別左右手。第三指節(jié)紋線多屬傾斜型,其傾斜流向與拇指相同,即從左上至右下者多為左手食指所留,從右上至左下者多為右食指所留。
中指節(jié)印痕中指亦有第二、三指節(jié)。它們的紋線大多屬混合型和平弧型,在工作中難于根據(jù)其傾斜流向區(qū)分左右手印痕。
環(huán)指節(jié)印痕環(huán)指具有第二、三指節(jié)。其第二指節(jié)的紋線多為平弧型和混合型,難于以傾斜流向區(qū)分左右手。第三指節(jié)紋線多數(shù)是傾斜型,其傾斜流向與拇指相反,即從右上至左下者多為左環(huán)指所留,從左上至右下者多為右環(huán)指所留。
小指節(jié)印痕小指第二、三指節(jié)紋線均多為傾斜型,其傾斜流向與拇指相反,即從右上至左下者多為左小指所留,從左上至右下者多為右小指所留。
(一)根據(jù)手掌屈肌褶紋進行分析判斷
第一屈肌褶紋從手掌外側(小指側)邊沿流向食指根部,在外側邊沿有許多八字形分叉,其叉口角朝向內側,叉稍朝向外側沿呈“ ”形。印痕中,叉梢向左展開的為左手所留,叉梢向右展開的為右手所留。第二、三屈肌褶紋在拇食指間(虎口部位)聯(lián)結而構成角度,然后向掌心方向展開。印痕中,其展開方向朝左的為左手所留,展開方向朝右的為右手所留。第三屈肌褶紋流至手腕常與腕部乳突線三角構成相鄰關系,大多數(shù)居乳突線三角的內側。印痕中乳突線三角在屈肌褶紋末梢的左側者多為左手所留,乳突線三角在屈肌褶紋末梢的右側多為右手所留。
(二)根據(jù)手掌上部乳突線進行分析判斷
食指根部乳突線與兩側乳突線匯成三角后,經(jīng)由掌心斜行流向掌外側部。印痕中,乳突線向左流為左手所留,乳突線向右流為右手所留。中、環(huán)指根部乳突線亦常與兩側乳突線匯成三角,然后流向小指根下(第一屈肌褶紋上下)。印痕中,乳突線向左流為左手所留,乳突線向右流為右手所留。小指根部乳突線亦常匯成三角,但往往由于環(huán)小指間構成紋型,使這個三角的位置傾斜,其三角的三個邊紋線彎曲度不同:內邊紋線弧度較大(常構成花紋中心的一部分);上邊(即小指根側)的紋線多呈斜直;下邊紋線向上彎曲呈弧形。印痕中,小指根側的斜直紋線,由右上向左下方流的為左手所留;反之,小指根側的斜直紋線自左上方至右下方流的為右手所留。
(三)根據(jù)手掌內側乳突線和皺紋進行分析判斷
手掌內側部多為凸向掌心的大弧形紋線組成。印痕中,乳突線凸面向左的為左手所留,其凸面向右的為右手所留。掌內側部箕型紋的箕身亦多凸向掌心。印痕中其凸面向左,多為左手所留;其凸面向右,多為右手所留。掌內側部斗型紋,多在花紋的上角或內下角處匯成三角。故印痕中,花紋中心在上下兩個三角的左側多為左手所留;反之,花紋中心在上下兩個三角的右側多為右手所留。手掌內側部有交織呈方格狀皺紋,如果掌印出現(xiàn)方格狀皺紋在整個印痕的右側為左手所留,方格狀皺紋在整個印痕的左側為右手所留。
(四)根據(jù)手掌外側部乳突線和皺紋進行分析判斷
掌外側部乳突線由掌心開始迅速增加紋線呈擴散形狀,傾斜流向外側邊沿。故印痕中乳突線擴散(大量增加“起點、分歧”)流向左側的為左手所留,流向右側的為右手所留;外側部近邊的乳突線向左下方流者為左手所留,向右下方流者為右手所留。外側部外邊沿在印痕中常反映出整齊的邊沿,其乳突線亦呈整齊的斷頭,故其整齊的邊沿和斷頭在左側的為左手所留,其整齊的邊沿和斷頭在右側的為右手所留。外側部的箕型紋多呈陶瓷湯匙形的箕,有一小部分外橫箕,其箕頭均朝向外側。在印痕中,箕頭向左的多為左手所留,箕頭向右的多為右手所留。極少數(shù)出現(xiàn)箕頭向內的橫箕,這種箕的箕口多為水平開口于外側邊沿,故印痕中其箕口橫向左側的為左手所留,其箕口橫向右側的為右手所留。掌外側部外邊沿常出現(xiàn)短而粗的橫行皺紋,印痕中此皺紋在左側出現(xiàn)為左手所留,在右側出現(xiàn)為右手所留。
總之,現(xiàn)場手印左右手的分析判斷可為縮小偵查范圍、快速指紋篩查以及手印鑒定工作提供有力的線索和依據(jù),我們刑事技術人員要更好的掌握手印紋線規(guī)律,結合工作實踐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王文江.利用“左右手法則”判斷現(xiàn)場指印手別[J].刑事技術,1999(05).
[2]何贛洪.試論充分利用指節(jié)紋規(guī)律 提高判斷現(xiàn)場指紋手別指位的準確性[J].警察技術,2008(02).
D918.91
A
2095-4379-(2016)28-0146-03
余鑫(1980-),男,漢族,湖南漢壽人,中南大學,本科畢業(yè),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區(qū)分局,研究方向:痕跡檢驗;李功耀(1985-),男,漢族,湖南雙峰人,中國刑警學院,本科畢業(yè),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區(qū)分局,研究方向:痕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