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軍,桂 濤,黃美華,成 臣,楊桂云,萬貴平△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南京 210023;2.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南京 210028)
【綜述】
子宮腺肌病中醫(yī)藥治療新進展*
蔣勇軍1,桂 濤2,黃美華2,成 臣2,楊桂云2,萬貴平2△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南京 210023;2.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產科,南京 210028)
目前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西醫(yī)治療子宮腺肌病具有停藥易復發(fā)、副作用高以及對機體創(chuàng)傷大的不足。而中醫(yī)藥治療此病療效較好,不僅毒副作用低、創(chuàng)傷小且臨床治療方式多樣,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子宮腺肌病;內治;外治;內外合治;中西合治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宮內膜腺體或間質侵入子宮肌層產生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病變,臨床以月經量多、痛經、不孕等為主要表現。中醫(yī)無此病名,但觀其臨床表現屬于中醫(yī)“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范疇。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子宮腺肌病顯示出獨特的療效和優(yōu)勢,治療形式多樣,包括內治、外治、內外合治以及中西合治,本文將相關新進展綜述如下。
1.1 辨證論治
中醫(yī)治病以辨證論治為基本原則,現代醫(yī)家認為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沖任、胞宮的周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瘀血阻滯胞宮、沖任是其發(fā)病的主要病因病機,而導致瘀血形成的因素有氣滯、痰瘀、寒濕、濕熱、氣虛、腎虛等[1]。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各證候之間可相互疊加或轉化。唐玉瓊[2]將45例子宮腺肌病患者辨證分型為寒凝血瘀、氣滯血瘀、氣虛血瘀和瘀熱內阻4型,在紫草方的基礎上加味桂枝、吳茱萸等治療寒凝血瘀證,加味柴胡、月季花等治療氣滯血瘀證,加味黃芪、炒白術等治療氣虛血瘀證,加味赤芍、丹皮等治療瘀熱內阻證,結果表明各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均有顯著改善。曹振健[3]將此病分為氣滯血瘀型、痰瘀互結型和腎虛血瘀型,以活血化瘀為主分別配合理氣和化痰、
補腎治療方法臨床療效顯著。龔茜[4]等采用婦科消瘤丸聯(lián)合丹黃祛瘀膠囊治療氣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病30例,痊愈8例,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梢娐?lián)合運用婦科消瘤丸與丹黃祛瘀膠囊能明顯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減輕痛經程度,縮小子宮體積,降低血清糖鏈抗原 125(CA125)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1.2 周期療法
周期療法是指根據月經的生理規(guī)律,在月經周期的不同分期中采用不同的方藥對證治療。項軍[5]運用中藥分期療法治療子宮腺肌病,認為經前期氣血充盈胞宮應以泄為主,重用活血化瘀藥,以張錫純活絡效靈丹為主方加減。經后期氣血衰退,治療以活血消癥、化痰散結。結果表明,以活血化瘀配伍軟堅散結消癥中藥分期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更好。
1.3 專方治療
臨床醫(yī)家在長期對子宮腺肌病的觀察和治療中,形成了自己的經驗方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李愛芳[6]自擬下瘀血湯合四逆散加味治療子宮腺肌病28例,治療3個月后患者月經量減少、痛經癥狀明顯減輕。孟君等[7]用宮外孕二號方加減治療本病46例,治療3個月后其總有效率95.65%,隨訪3個月后復發(fā)率15.9%,表明該驗方臨床療效和預后均較好。曾薇薇等[8]自擬化瘀涼血方治療子宮腺肌病32例,對照組設為口服媽富隆,服用3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表明,化瘀涼血方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確切,從痛經、月經療效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媽富隆,且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
2.1 灌腸治療
中藥灌腸治療子宮腺肌病是通過直腸靜脈吸收藥物,使藥物功效發(fā)揮最大,更好地作用于局部病灶。劉紅[9]等用折沖飲加減保留灌腸治療腎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病37例,治療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其治療總有效率達86.49%,在改善患者的痛經、縮短經期、減少經量等方面療效顯著,同時對改善中醫(yī)證候、縮小子宮體積、降低血清CA125水平等方面亦有較好的療效。魏冬雪[10]以少腹逐瘀湯低壓緩慢保留灌腸治療子宮腺肌病32例,觀察治療前后痛經情況,總有效率87.5%。
2.2 針灸治療
趙榮[11]以中極、子宮、足三里、三陰交作為主穴,配合次髎穴治療痛經明顯的子宮腺肌病患者。通過辨證論治,對于氣虛、體寒的患者選用溫針灸中極和足三里;對于血瘀的患者以溫針灸三陰交穴配合膈俞、肝俞拔罐,每周3次,6個月為1個療程,臨床痊愈率60%,總有效率80%。結果表明,針灸對緩解子宮腺肌病痛經癥狀有一定療效。吳寧[12]等根據月經分期規(guī)律采用中藥復方內異寧聯(lián)合針灸治療子宮腺病患者65例,月經前7 d開始至經行2 d,給予中藥復方內異寧聯(lián)合針灸取穴,針刺取穴三陰交、關元、合谷,艾灸取穴關元,隔日1次溫針,療程6個月,結果提示針藥結合組在改善子宮腺肌病的痛經癥狀方面優(yōu)于單用中藥組。
2.3 外敷治療
中藥外敷使藥效經皮膚直達病所,臨床療效好、操作簡單且無毒副作用。中醫(yī)理論認為臍與胞宮經脈相通,故臨床多外敷于臍部。葉青[13]等運用分期療法治療子宮腺肌病,于非經期服用活血消癥膠囊,經前期3~5 d外用敷臍止痛散,隔日1次,至月經干凈,經期口服化瘀止痛膠囊,連用3個月后痛經和月經不調癥狀顯著緩解,血清CA125、血栓素B2(TXB2)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明顯下降。胡芳[15]采用加味桂枝茯苓丸內服配合中藥墊神闕穴外敷治療子宮腺肌病60例,內服藥于經前10 d服用,連服10 d;中藥墊于經前2 d開始使用,連用7 d。治療3個月經周期觀察療效,痊愈39例,有效2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3%??梢?,外敷治療在配合中藥內服治療子宮腺肌病過程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1 內外合治
裴新[15]以桂枝茯苓膠囊合灌腸液及敷臍方為治療組治療本病34例,以口服桂枝茯苓膠囊為對照組治療31例,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4.16%,對照組總有效率70.97%,治療組療效更顯著。蔡軍[16]以中藥陽和湯配合隔鹽灸治療子宮腺肌癥31例,口服陽和湯加減方以暖宮祛瘀、活血化瘀,隔鹽灸神闕穴以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結果顯示治愈24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5%。其內外合治法結合內治與外治療法,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療效較單一的內治、外治法更顯著,但仍需進行合理的大樣本對照試驗,以評估內外合治的優(yōu)勢。
3.2 中西合治
宋李麗[17]以孕三烯酮膠囊聯(lián)合痛經1號方作為治療組,單獨服用痛經1號方為對照組治療子宮腺肌病。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別為82.50%和35.00%,對照組總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別為53.03%和16.33%。結果表明,中西合治療效更佳,能有效縮小子宮體積,緩解痛經癥狀。凌永芬[18]采用小劑量的米非司酮配合中藥消癥方作為治療組,以口服米非司酮為對照組,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在改善痛經癥狀、子宮體積及不良反應方面,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以上臨床研究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式應用于子宮腺肌病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確切療效、顯效時間短、綜合優(yōu)勢明顯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子宮腺肌病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其臨床治療方式的多樣化為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然而目前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病的辨證分型依據和療效評估仍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且臨床病例過少,對照組設置不合理等導致其缺乏一定的說服力和可信度。因此,應盡快制定出適合中醫(yī)藥治療子宮腺肌病的客觀評價標準,并開展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為其臨床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葉青,侯曉,張福霞,等.子宮腺肌病發(fā)病相關因素及中醫(yī)證候探討[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8(2):139-141.
[2] 唐玉瓊,楊柳,張麗君.重用紫草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2,34(1):44-45.
[3] 曹振健.淺析子宮腺肌病的中醫(yī)藥治療[J].黑龍江中醫(yī)藥,2008(2):59-60.
[4] 龔茜,徐崇藝,郭永紅.婦科消瘤丸聯(lián)合丹黃祛瘀膠囊治療氣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yī),2014,36 (2):275-276.
[5] 項軍.中藥分期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3,35(11):59-60.
[6] 李愛芳.下瘀血湯合四逆散加味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2012,19(4):76.
[7] 孟君,黃健玲.宮外孕二號方加減治療子宮腺肌癥46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0,26(12):837.
[8] 曾薇薇,殷岫綺.“化瘀涼血方”治療子宮腺肌病32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1):32-34.
[9] 劉紅.折沖飲加減保留灌腸治療腎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
[10] 魏冬雪.少腹逐瘀湯直腸灌注治療子宮腺肌病32例[J].中醫(yī)藥學報,20lO,38(5):140.
[11] 趙榮.針灸為主治療子宮腺肌癥2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2):116-117.
[12] 吳寧,孟寶麗,徐紅,等.復方內異寧聯(lián)合針灸順應月經分期節(jié)律干預對子宮腺肌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2,19(4):350-351.
[13] 葉青,杜鋒,張宗英,等.中藥內服與外敷分期治療子宮腺肌病35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2,53(6):495-498.
[14] 胡芳,游林,游鈺云.內外同治法治療子宮腺肌癥60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3(6):35-36.
[15] 裴新.中藥灌注配合敷臍治療子宮腺肌病痛經的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0,10(22):1164-1165.
[16] 蔡軍.陽和湯配合隔鹽灸治療子宮腺肌癥31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2014,12(9):141.
[17] 宋李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子宮腺肌病40例[J].河南中醫(yī),2013,33(4):577-578.
[18] 凌永芬,劉志芬.小劑量米非司酮配合中藥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9,15(28):154.
R271.11+1
:A
:1006-3250(2016)04-封三-02
2015-08-10
江蘇省名老中醫(yī)藥專家楊桂云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GZS-02)
蔣勇軍(1988-),男,南京人,醫(yī)學碩士,從事子宮腺肌病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通訊作者:萬貴平,碩士研究生導師,Tel:025-85637817,E-mail:wanguipi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