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
盤點我的2015
◎凌鼎年
太平日子真是好過,不知不覺又一年過去了,快得讓人難以相信。2015年,就我個人而言,變化不大。在家,就認認真真讀書、創(chuàng)作,不虛擲時間,更不浪費時間。海外或外地有邀請,只要對微型小說事業(yè)有利、對文化事業(yè)有利的,或沒有去過的國家、沒有去過的地方,如果時間沒有沖突,就欣然外出參與活動,借此游山玩水,看看名勝古跡,權當散心、放松。
花甲年紀已過,基本吃素,生活要求頗低,近佛近禪,逐漸心平氣和,對發(fā)表、獲獎已淡了許多,多發(fā)一篇,少發(fā)一篇,多得一個獎,少得一個獎,已不很看重。給我,若許欣慰;沒有,也淡然處之。即便對我不公,也一笑了之,很快風淡云輕,絕不會為此耿耿于懷,更不可能像某些人想象的,會怎樣怎樣,看來某些人太不了解我。
我常常告誡自己:寧別人負我,我不負別人,特別是朋友、文友。凡事我常常往好的方面想,負面信息,不喜歡存在腦子里,每日清零,所以我的幸福指數(shù)算是比較高的,也許,這多少有點阿Q精神,但活得自在,活得輕松,活得瀟灑。但有的時候,不做不錯,你什么都不做不作為,沒有人問沒有人說,你做了,做出了成績,有人說你好,必有人對你說三道四,所謂多做多錯。我只求自己問心無愧。
多年來,我都是頭一旦枕著枕頭五分鐘內(nèi)入睡,且中間不起夜,往往打雷不醒。為何?沒壞心思啊,也從不做對不起他人的事,有啥好擔憂的,也就全身心放松,自然睡得踏實。
每天有個好心情很重要。我說過: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最開心。
應該說,2015年是忙碌的一年,收獲的一年。我用自己的付出,詮釋著自己說過的話:讓作品說話最是硬氣!
今年,我寫了197篇,36萬字,比起我九十年代中后期,一年寫50萬字,明顯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但比起同齡的文友,或當年一起起步,如今已經(jīng)封筆的,轉行的,或鮮有新作品的,我至少還在寫,還寫得出,也就有了若許安慰。有喜歡我作品的說:認為我的作品越寫越老到,我視作鼓勵。也有人說,對作家來說花甲年紀以后,才真正進入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我視作鞭策。
往年寫盤點時,會把一些不正宗的獎項與大興的榮譽另外歸類記錄,今年就不寫了,免得又讓某些人不高興。雖然這類獎項今年并不比往年少。
我做事喜歡親歷親為,不愿意假手他人。還有一點就是講究效率,喜歡速戰(zhàn)速決,能今天完成的,決不拖到明天。有關心我的朋友勸我悠著點,其實我晚上19:00后是休息狀態(tài),不寫東西的,勞逸是結合的。
有些人可能見我參加海內(nèi)海外各類活動較多,認為我是個喜歡拋頭露面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更多的時候是獨處,一個人在工作室看看書,寫寫東西。如果不外出,我每天都一個人在工作室,大年三十與大年初一也不例外。若是雙休日、節(jié)假日,常常整幢大樓就我一個人,可我從來沒有寂寞或孤獨的感覺,坐擁書城讓我很滿足。我品味出了“歲月靜好”“靜中方知妙”的真諦。
我也從來不在微博、微信上秀什么,曬什么,也不在網(wǎng)上跟帖,只是每天看看,了解了解信息。因為要做的事太多,哪有時間玩那些。
有人說我“精力過剩”,有人說我是“勞動模范”,不知是褒揚,還是諷刺。以同齡人來說,我的身體算是可以的,一則得力于我從小的鍛煉,“孩兒王”并非浪得虛名,二則得力于我有著較為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我準時睡覺,按時起床,從不熬夜,且40多年來,堅持冷水洗臉,溫水洗澡,熱水泡腳,從不間斷。每天一壺茶,一個蘋果。因每天在電腦前8—10個小時,坐得太久,因此,我每天到工作室騎自行車的,來回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代替了去健身房鍛煉。如果算是自我表揚的話,我除了“書癡”與旅游外,似乎沒有什么不良嗜好。只要不外出,幾乎每天準時回家,不喜歡人多嘈雜的場所,更不喜歡夜生活,屬老派之人。最大的缺點是家里做甩手掌柜,常被老婆批評“一樣不做,懶得出蛆”。多年來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因心無旁騖,術有專攻,又不因瑣事而分散精力與時間,數(shù)十年來傻傻地專做一件事,且唯此為大,日積月累,也就有了點小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