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fā)明
(周寧縣文化館,福建 寧德 355400)
中國寫實油畫家對油畫寫實技法的改造研究
陳發(fā)明
(周寧縣文化館,福建 寧德 355400)
油畫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創(chuàng)造形式,油畫技法是畫家使用油畫材料、駕馭油畫藝術語言的一種方式,在畫布上的運筆,以及畫面處的處理,能夠創(chuàng)造出油畫表面結構。從油畫藝術形式被推廣到現(xiàn)在,油畫技法精力了很多重演變,油畫技法在不斷的豐富,表現(xiàn)效果更加的強烈。中國寫實油畫家在油畫的技法改造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诖耍疚膶χ袊鴮憣嵱彤嫾覍τ彤媽憣嵓挤ǖ母脑爝M行深入的研究。希望相關的研究能夠促進油畫藝術發(fā)展。
中國寫實油畫家;油畫寫實技法;改造;研究
寫實油畫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明暗對比比較強烈,在空間建立上比較深邃,形體厚實突出。中國寫實油畫家在自我理解基礎上,對寫實油畫技法進行改造。油畫的這些早期特征逐漸減少,油畫的立體感向著平面感上轉化。在人物形象上,西方的經典正側面像、半側面像也不見了,人物形象正向對著觀眾。同時在畫面光線的安排上,也把西方人愛用的頂光等轉換為了平光。這些油畫寫實技法在中國的不自覺改造。
(一)傷痕美術
寫實油畫語言豐富,表現(xiàn)力極強,能夠突出時代性主題,給人以比較強烈的視覺沖擊。在寫實油畫語言技法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傷痕美術,傷痕美術帶有一定的揭露性,以及批判性,以極為戲劇性的繪畫手法,將真實的畫面場景再現(xiàn)出來。但是該種油畫語言比較普通且反省深刻,缺乏一定的藝術性。例如畫家程叢林的《1968年X月X日雪》中,為了在畫作中極力擺脫文革時期的紅光亮,選擇灰色調來進行人物描述,以油畫刀堆出畫面的肌理,并且通過冰冷的質感將畫面的情緒有效的烘托出來,在繪畫的用筆用色上比較直接。該種繪畫手法一次性的畫法,物體之間的質感難以拉伸[1]。
(二)鄉(xiāng)土寫實
鄉(xiāng)土寫實式油畫興起,也標志著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中國畫家將繪畫焦點轉移到了生活藝術,從政治藝術方面轉化。中國油畫家在素材上的轉型也標志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那么在此階段的油畫語言富于多樣化,生活化。大部分的鄉(xiāng)土寫實油畫有一個共性就是弘揚一種心靈力量,對粗狂鄉(xiāng)村風情進行強調。從油畫的主人公選型上,也從抗戰(zhàn)的英雄人物轉移到了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羅中立的《父親》就是當時的典型代表,以正宗的寫實油畫手法為表現(xiàn)主題,借鑒新形勢基礎,將寫實油畫語言靈活化處理。《父親》的背景采用了明亮的黃顏色,人物的皮膚設定的暗褐色,在強烈的明黃背景襯托下,突出滄桑的人物形象。同時在該幅油畫細節(jié)處理上,對皺紋和慈祥的目光、干裂的嘴唇以及瓷碗中的水的硬度進行調節(jié),呼應出一種韻律的美感??梢哉f鄉(xiāng)土寫實語言更加的真實,以極簡的油畫技法實現(xiàn)目的[2]。
(三)新古典風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新一代的寫實畫家以新的角度和視點重新定義寫實繪畫。這些畫家剛剛從美術學院中畢業(yè),沒有老一代藝術家的包袱,不受傳統(tǒng)油畫技法的束縛,能夠通過油畫展現(xiàn)出自我對于世界的真實感受。這些“新生代”的油畫家也是另類“青春”主題繪畫的創(chuàng)始人,其畫作能夠展現(xiàn)出中國油畫新的形態(tài)。
(一)靳尚誼寫實油畫語言分析
1.邊線與體積關系變化
靳尚誼是中國著名的畫家,中央美院繪畫系教師,當代油畫的代表人物。靳尚誼先生在訪問美國博物館時看到了很多西方優(yōu)秀的寫實油畫作品。在對這些油畫作品進行仔細觀賞之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在造型上比較弱,西方人的油畫中能夠突出體積明暗,使得畫作中的作品體積能夠與空間互為本體,將客觀的對象在特定的空間中展現(xiàn)出來。物體體積的邊界線能夠根據形體的不同層面轉折而產生虛實的變化。在分析出西方寫實油畫的這些特質之后,先進油畫技法對靳尚誼技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于是他開始嘗試在寫實油畫創(chuàng)作上加上線條與空間面積的關系[3]。
油畫家這樣的認識從東方藝術認知體系中轉移到了西方藝術體系中,應用了線條與邊界,以虛實變換的線條強調著物體空間的形體變化,將虛實場景描繪的淋漓盡致。同時在這樣的方式下,也逐漸建立起來了空間的體系關系。在《塔吉克新娘》這幅肖像畫中,能夠看到靳尚誼藝術風格的提升,充分的應用了邊線虛實變換,以及人物空間之間的關系,將人物面部的厚度展現(xiàn)出來,賦予了畫像古典氣息[4]。
2.造型與筆觸的變換
寫實油畫的最為重要的技法就是對對象特征的生動性捕捉,寫實油畫依托于造型準確為前提。造型與筆觸的變換,是寫實油畫的技法提升重點環(huán)節(ji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靳尚誼的油畫創(chuàng)作語言上出現(xiàn)了轉變,技術上依然采取的是不透明的的畫法,其筆觸變得細膩。從原來的寬闊準換為了細窄,畫面豐富,沉穩(wěn)。同時也能夠看到寫實油畫的深邃之處。例如《側光下的人體》,對于人體的描繪,通過斑斑色點,使得側光下的人體更加的生動,畫面的厚度感增加[5]。
(二)朝戈寫實油畫語言分析
朝戈是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油畫作品當代感極強,能夠揭示人的內部精神和強烈的沖突,畫面節(jié)奏和精神張力比較強,能夠關注到人文文化的發(fā)展。代表作有《敏感者》、《沉悶的朋友》等。
1.技法的從簡與直接
朝戈在繪畫時,從不上基層底色,而是嚴謹?shù)倪M行基礎素描,將每一部分完全繪畫好之后,再通過色調的調和,取得繪畫完整性。在進行深入的素描基礎上,必須要將對象的特征描繪準確,直到每一部分都完成時,作品才能夠結束。在這樣的繪畫習慣上,使得其寫實技法更加的簡約。并且其技法的直接性能夠讓觀察者直接感受到油畫主體的內在情緒。朝戈的油畫寫實再現(xiàn)并不是視覺的真實性,而是追求內在心靈的真實性,在畫作中還原視覺真實背后的精神面貌。這樣直接的手法下,對真實精神形態(tài)進行捕捉,深切的關注人性關懷,借助藝術手法來建設精神家園[6]。
2.技法中滲透精神與變形
朝戈寫實油畫最為突出的技法就精神的體現(xiàn),在畫家的思想理解基礎上,對油畫中所滲透的精神進行變形。同時加上古典精神, 在古典主義的影響下,追求信仰和永恒?;谶@樣的繪畫特征,朝戈在繪畫的邊緣性上的把握比較準確,能夠對造型語言進行集中的掌控,將嫻熟的造型語言融入到趣味性的造型上,將精神態(tài)度夸大。
(三)孫為民寫實油畫語言分析
孫為民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著名的油畫家。作品以樸實為主,在作品中多對土地、陽光和空氣等進行描繪,以色彩分析以及內在的虔誠心態(tài)構建對于自然的態(tài)度。主要作品有《臘月》、《深秋》、《暖冬》等。
孫為民先生的油畫語言以鮮明為主,保留著印象派的繪畫手法,也包含了古典手法,將二者統(tǒng)一起來,達到了西方寫實主義繪畫的新高度。孫為民在采訪中談到對于農村的認識,他說曾經下鄉(xiāng)當農民,無論秋冬都干農活,對于農村有著特殊的感受。關于農村的畫作,他背著都能畫出來,《暖冬》就是以農村為主題的優(yōu)秀作品。在該幅寫實油畫中,孫為民通過較為醇厚的油畫語言,將農村生活場景賦予了古典、印象特質,將個人的農村經歷融入到技法中。在這樣背景下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情感氣息比較濃厚。醇厚與地道是孫為民比較突出的油畫技法。這與其對于古典油畫的研究有關系,他精湛的油畫表現(xiàn)力主要是融入了西方古典大師的精髓[7]。
在繪畫色彩上,孫為民在畫面中努力追求厚重表現(xiàn)力的原本風貌,以大量的作業(yè)練習來表達出油畫的自我表現(xiàn)狀態(tài)。肌理、筆觸以及表現(xiàn)力的形式技巧更加的深刻。
在筆觸方面,以細心的揣摩方式,賦予更加鮮活的造型,筆觸的大小、形狀、長寬高、落筆的性格、表面的特征等都起著巨大的作用。畫家應用筆觸的特點,在寫實的形態(tài)塑造上更加的生動,清晰。無論從細節(jié)上,還是宏觀上,色層的構筑上更加的簡單。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對中國寫實油畫的技法語言進行分析,對傷痕美術、鄉(xiāng)土美術以及新古典美術語言進行剖析。主要圍繞著三位中國著名的寫實畫家的寫實技法進行分析。靳尚誼的美術認識從東方藝術認知體系中轉移到了西方藝術體系中,以虛實變換的線條強調著物體空間的形體變化;朝戈在繪畫時,從不上基層底色,而是嚴謹?shù)倪M行基礎素描,注重繪畫完整性;孫為民在畫面中努力追求厚重表現(xiàn)力的原本風貌,以大量的作業(yè)練習來表達出油畫的自我表現(xiàn)狀態(tài)。
[1]王美欽.寫實油畫技法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2.
[2]王美欽.中國第二代寫實油畫家對油畫寫實技法的改造[J].美術觀察,2002(9):25-27.
[3]陸強.中國當代油畫的具象表現(xiàn)形式[D].山東師范大學,2008.
[4]王冬梅.寫實主義的百年變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6.
[5]黎丹.淺析當代具象寫實繪畫中的符號[D].湖南師范大學,2010.
[6]林笑初.第三代中國油畫家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2.
[7]聶道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古典風肖像油畫語言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
J2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