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代詔敕對賬工整,用詞華麗,其所引用的古典名句,使詔敕更加言之有理,而不是政治命令的強加,而且唐代詔敕字數(shù)并不多,不使人感到冗詞贅句,但又能傳達出應有的意思。唐代詔敕的這些優(yōu)點都得益于其用典藝術(shù)的發(fā)展,因此,研究唐代詔敕用典藝術(shù)對文學的發(fā)展具有很高的價值。本文就從唐代詔敕的用典的種類和用典的藝術(shù)效果兩方面對唐代詔敕的用典相關(guān)問題進行簡單的研究。
關(guān)鍵詞:唐代詔敕;用典;種類;藝術(shù)效果
作者簡介:趙丙陽,黑龍江雙鴨山人,碩士研究生,吉林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助教。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2--01
引言:
唐代詔敕是唐朝宣諭天子之命、教化黎民百姓的公文文體,其特別講究用典。雖然詔敕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上的命令,并不能像純正的文學一樣過分地依賴于外在的藝術(shù)形式,但不可否認的是,唐代詔敕的用典藝術(shù)給唐代詔敕帶來了莊重典雅的主體風貌,使其形式對賬工整,辭藻華麗。正是因為唐代的詔敕具有這樣的效果,使得用典藝術(shù)成為了唐代詔敕最為突出的文學特征。
一、唐代詔敕用典的種類
唐代詔敕用典主要分為三種,即明典、暗典、翻典。
(一)明典
明典指的是為廣大民眾所知曉,且是反應正面東西的典故。在唐代詔敕中使用明典,就是在詔敕中使用廣大民眾所知曉的典故,其用意就是能夠教化百姓,傳播正能量。例如唐高祖李淵的《授裴寂司空詔》中有云:“譬茲梁棟,有若鹽梅。翊替綢繆,庶政惟允。”在該詔敕中就是使用了“鹽梅”的典故。鹽梅的典故最初載于《尚書·商書·說命》之中,由于鹽的味道是咸的,而梅的味道是酸的,如果咸的和酸的中和在一起,就會減少咸的味道和酸的味道,使東西更加美味。唐高祖李淵在此處使用“鹽梅”的典故,是表達了對人才的需求。治理國家正如做菜一樣,什么樣的調(diào)料都是需要的,僅僅有一種調(diào)料會使菜不會可口,而“鹽”和“梅”就分別代表了各類人才,治理國家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這也反映了唐高祖對治理國家需求人才的全方面的認識。
(二)暗典
暗典是與明典相對應的一種用典種類,顧名思義,雖然在表面上看不出使用典故的跡象,但是通過對詔敕全文的細細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所包含的真正含義。暗典不像明典那樣容易被人所知曉,只有細細體會才能知曉其中所包含的含義,對于具有教化百姓功能的詔敕來說,這樣的用典并不能非常明顯的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是為何還要使用這樣的用典種類。在一些特殊的時期,由于政治的敏感性,采用暗典的藝術(shù)形式,或許更能為臣民所接受。暗典在唐代詔敕中也有體現(xiàn),如唐高宗李治的《改元總章大赦詔》中有云:“今陽和在辰,景風扇物,昆蟲草木,咸獲康寧?!北砻嫔峡?,該詔敕沒有用典,實際上細細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陽和”、“景風”都是用典。此處的“陽和”指的是和諧的政治氣氛,“景風”指的是李治臨政合乎民心,順應天命。
(三)翻典
翻典中翻字應當是通假字,即為“反”。因此,所謂翻典指的就是講以前的典故反用其義,產(chǎn)生意外的效果。實際上翻典的也比較難以理解,如果不細細去體會,也很難知道其中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在唐代詔敕中使用翻典的例子并不多見,但是也能通過相關(guān)的文獻略有考察。如在令狐楚的《狄兼謨?yōu)槭斑z制》中有云:“洪惟吳穹,降鑒儲祉,誕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絕維更張,明辟乃復。宜福胄胤,與國無窮?!边@在表面上看是在夸狄仁杰的功勞,實際上來打擊武儒衡的武氏家族出身。從該詔敕中就可以看出,如果不仔細地品味其中的含義,是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運用了翻典的手法,因此,在詔敕中使用翻典也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二、唐代詔敕用典的效果
(一)使詔敕言之有據(jù),更加令人信服
詔敕宣諭的是天子之命,其具有教化百姓的政治功能,因此,詔敕中用典最為明顯的效果就是使百姓相信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是天命所歸,其就是真命天子。例如唐高祖李淵在《改元大赦詔》中就說:“舜禹殊時,禪代存乎揖讓;殷周異世,革命事乎干戈?!痹谠撛t敕中,唐高祖用舜、禹、商、周朝代交替的典故來為自己的取得政權(quán)說理,其認為舜禹和商周雖然朝代更迭的方式不同,但是都順應了民意,是順應天在行事,因此,自己起兵謀反,也是為了建立太平盛世,也是順應天意,這樣的起兵是合理的,百姓應當擁護。其實李淵的用典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為了自己建立政權(quán)找一個合適理由。但是在古代封建思想里,只有順應了天意,就是正確,因此,這使得百姓都能信服李淵的言論。
(二)委婉表意的效果
詔敕畢竟是皇帝的命令,因此,其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起草者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招來災難。起草詔敕的多為翰林院的學士或者是中書舍人,他們都具有極高文學素養(yǎng)和政治頭腦,所以,他們?yōu)榱吮苊庾约阂驗槠鸩菰t書而得罪他人甚至是皇帝,就會在詔敕中運用比較含蓄的典故來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含義。
(三)詔敕的形式更加典雅,減少其冗詞贅句
詔敕不單單是皇帝的命令如此簡單而已,其發(fā)布也是有諸多考量,因此,詔敕的起草者非常清楚,要想使詔敕的功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用典是不錯的選擇,其既能減少詔敕的冗詞贅句,又能使詔敕的形式更加美觀。
結(jié)語:
唐代詔敕的用典藝術(shù)博大精深,也有深入研究的巨大價值。本文僅從唐代詔敕的用典種類和藝術(shù)效果上進行了簡單分析,就能看出用典有使詔敕言之有據(jù)、委婉表意、式更加典雅,減少其冗詞贅句等效果,可見用典藝術(shù)還蘊藏著豐富地價值。因此,精湛的用典藝術(shù)極大地提升了唐代詔敕的文學價值的同時,也給后人留下極高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超.唐代詔敕的用典藝術(shù)[J].貴州文史叢刊.2014(01).
[2]丁春梅.中國古代詔書縱橫談[J].檔案學研究.2005(01).
[3]楊果.唐宋時期詔令文書的主要類型.文史雜志.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