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石道鄉(xiāng)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7)
山羊痘的診斷與治療
李 強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石道鄉(xiāng)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643217)
在各類羊傳染性疾病中,山羊痘的發(fā)病率、致死率均要高很多,給山羊養(yǎng)殖帶來的損失程度不容被忽視,應做好此病的預防和控制。臨床診斷此病難題不大,根據(jù)流行病學,結合典型癥狀,參照剖檢病變,基本可確診。了解確診要點的基礎上,考慮到此病的危害性。同時,應掌握基本的防病措施——定期接種疫苗;加強飼養(yǎng)管理;改善飼喂條件;嚴格放牧管理。治療初期,可嘗試用,免疫血清,效果不錯。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羊痘防治要點
山羊痘為冬末春初最為常見,流行危害最高的接觸性傳染性疾病。就流行病學分析,此病早期個別羊感染,后期經(jīng)呼吸道、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等處侵入感染。此外,被污染的墊料、飼草、寄生蟲等等,均為重要的傳播媒介。比較各類傳染性疾病,山羊痘的發(fā)病率、致死率均要高很多,給山羊養(yǎng)殖帶來的損失程度不容被忽視,應做好此病的預防和控制。
此病因山羊痘病毒感染所致,臨床表現(xiàn)出急性、熱性、傳染性經(jīng)過。一旦感染此癥,明顯可見病畜皮膚、黏液等處出現(xiàn)典型的特異性痘疹。致病病毒多數(shù)寄生蟲病羊的痘瘡、漿液、水皰液中。此病多數(shù)經(jīng)直接接觸感染,部分可經(jīng)呼吸道、破損黏膜、消化道等感染。此病不同日齡階段的羊均有易感性,但是,羔羊期的易感性最大。此病季節(jié)性明顯,陰雨、潮濕等季節(jié),較為多見。此外,此病同時受管理不善、環(huán)境驟變等不良應激影響,加重此病的病發(fā)率。
自然感染,潛伏期大概5~7d?;疾〕跗隗w溫驟升,最高可達42℃。感染后期精神萎靡,食欲廢絕,呼吸急促,氣喘咳嗽,鼻孔內流出黏液液體,結膜紅腫,明顯流淚。通常情況下,在發(fā)病后1~3d,病羊無毛或少毛部位(比如:嘴唇、陰門、肛門等處)周邊常出現(xiàn)明顯的紅斑癥狀,直徑達1~1.5cm。感染后期隨著病癥的加重,紅斑直徑延長,達3~5cm,且呈灰白色的丘疹。丘疹突出表面,質地堅硬,周邊紅暈。隨丘疹的逐漸增大,慢慢形成水皰,內含清亮、透明的液體。發(fā)病后期,病羊體溫驟降,但是,經(jīng)3~5d后,體溫再次升高。由于受化膿菌的影響,丘疹內水皰漸顯混濁,后期成為膿皰。待膿皰破裂后,內容物干枯,形成棕色的痂皮。痂皮脫落后,病羊開始痊愈。病情較嚴重的,病羊易并發(fā)肺炎、腸炎,甚至導致病羊流產(chǎn)。此外,個別感染病例,蹄肢下端皮膚,潰瘍、破爛,行走不便,起臥困難。而且,部分病例眼結膜受病害影響,逐漸潰瘍,后期甚至失明。
剖檢可見前胃和第四胃黏膜常常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堅實結節(jié),單個或者融合存在,嚴重的可形成糜爛或者潰瘍。咽喉部、支氣管黏膜也常常有痘疹,肺部呈大理石樣硬塊結節(jié)以及卡他性肺炎區(qū)。有的表現(xiàn)為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癥,瘤胃、腸管等有硬塊結節(jié),體表皮膚呈典型的痘疹病理變化,氣管、支氣管黏膜上有淺灰色小結節(jié)并附有濃稠黏液,肺有干酪樣結節(jié)和卡他性肺炎區(qū)。其他內臟器官沒有典型病變。
定期接種疫苗,為目前有效防治此病的關鍵。山羊防疫,可嘗試用山羊痘細胞化弱毒凍干苗,用量大小羊,皮下注射,每次0.5ml,有效免疫期達1年之久。用山羊痘氫氧化鋁甲醛疫苗,山羊股內側皮下注射,成年羊用5ml,幼年羊用3ml,一般1周即可產(chǎn)生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達5個月之久。用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皮內接種免疫,用量2~3ml,接種后4d,即可產(chǎn)生較強的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半年之久。皮下接種,劑量增加至5ml,1周即可產(chǎn)生較強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達1年。
此病重在防治,日常加強飼養(yǎng)管理。改善羊群護理,注意清潔衛(wèi)生,改善飼喂條件,多用易消化飼草。注意保暖,改善通風,冬季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嚴格放牧管理,最好安排晴天放牧。通過充足的日光浴,同樣能起到有效防護的目的。發(fā)疹期,應注意保溫。鋪墊墊草,供給溫水,達到有效防控此病的目的。
此外,此病多數(shù)經(jīng)受傷的皮膚和黏膜傳染,因此,要保護皮膚和黏膜不使其發(fā)生損傷。盡量不喂干硬的飼草,挑出其中的芒刺。給羊加喂適量食鹽,以減少羊啃土啃墻,保護皮膚、黏膜。不要從疫區(qū)引進羊及其產(chǎn)品,對引進的羊只隔離觀察半月以上,確認無病后再混群飼養(yǎng)。
發(fā)病初期,可嘗試用,免疫血清,用于應急效果較好。但是,應控制用量,而且血清制備難度高,經(jīng)濟折算不劃算,此法僅適用于貴重的種羊和羔羊。
隔離病畜,局部病灶,用高錳酸鉀液清洗。待干燥后,用碘甘油涂擦。配合用,中藥處方:梔子、枳實5g;雙花,連翹、三棱各6g;黃芪、蒲公英各10g;山楂15g,混水煎服,早晚各灌湯藥1次。配合,用西藥,連續(xù)用3~5d,治愈效果不錯?;蛘?,用口寧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用,“升麻散”,處方:木通、甘草、赤芍各5g;牛蒡、黃芩、薄荷各8g;葛根、二花、連翹各10g。研磨成粉末,溫水沖服,每只羊用20~30g。痘疹全身較明顯的,酌情減少葛根、薄荷、升麻的用量,防控效果較好。
[1]何世明,張永明. 羊痘病的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4,(5):103.
[2]喬生英.羊傳染性痘病治療驗方[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08,(6):7.
[3]王宏民,代麗,塔木蘇榮.羊痘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