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周贖刑制度的現實借鑒意義

    2016-01-31 18:48:01顏廷光
    職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6期
    關鍵詞:犯罪人受害人刑罰

    顏廷光

    (230601 安徽大學法學院 安徽 合肥)

    西周贖刑制度的現實借鑒意義

    顏廷光

    (230601 安徽大學法學院 安徽 合肥)

    贖刑是我國古代法制史中一項重要刑事司法制度,通說認為該制度起源于西周。西周贖刑制度在我國幾千年的法制歷史長河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國現代刑罰體系構建及量刑規(guī)范化建設。

    贖刑;法治思想;借鑒意義

    一、贖刑釋義及起源初探

    (一)贖刑制度的含義

    對于“贖”字,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兩部字書的解釋有共同之處——《說文》解釋為“贖,貿也”,《玉篇》解讀作“贖,質也,以財拔罪也。”言下之意“贖”也就是交換,贖刑指的是以一定財物換取罪行上除免。近現代漢語對其解釋基本相同,《辭源》解釋為:“贖刑,以財物贖罪?!薄吨腥A大字典》解釋為:“出金以贖罪”。就字面含義而言,古今認識幾無二致,贖刑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刑罰制度,它是指罪犯交納一定數量的財物以贖免其依法依律應當承擔罪刑,或者替代其應承擔刑罰的執(zhí)行手段。

    (二)贖刑制度起源

    關于“贖刑”制度的起源,因年代久遠、史料匱乏現在理論界觀點并不統(tǒng)一。從史料分析出發(fā)結合經濟基礎條件,推定贖刑源起于夏、形成制度于西周的觀點比較經得住推敲。西周時期,“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其意為西周穆王命令當時的法律專家呂侯借鑒夏朝贖刑制度,制定適用于西周的“呂刑”。這表明西周時期有關于夏朝贖刑制度及適用的記載或傳聞,但夏朝時贖刑是否成為制度化規(guī)定尚待考證,但是基本可以肯定具備相應生產力水平和經濟基礎的夏朝已經出現了贖刑適用的先例。到了西周,《呂刑》規(guī)定:“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簡,正于五罰?!逍讨捎猩?,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閱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罰惟倍,閱實其罪;剕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鍰,閱實其罪。”這里表達方式上雖未直接使用“贖”或“贖刑”,但按照文義理解,這里的“罰”即是“贖”。對于是否判處五刑存疑時分別適用相應贖刑予以替代的規(guī)定,表明贖刑在西周時已經呈現出一定的體系化特征,不再單單是適用個例,應經成為一項法律制度。

    二、西周贖刑制度初探

    關于西周贖刑的記載主要見于《呂刑》,其關于贖刑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本文贖刑起源部分所引用的內容。從這段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西周贖刑的適用原則、性質定位、適用范圍、贖取標準等,進而可以推斷其立法傾向及其背后的法制思想:五刑存疑赦,赦的方式為贖刑,那么贖刑就是在“存疑”時適用,有學者將這種適用原則稱為“疑罪收贖”;由于贖刑是在案件存有疑問時替代適用,此時贖刑從性質上來說就應當是替代刑,而非某一刑種的刑罰執(zhí)行方法;對于奴隸制五刑墨、劓、刖、宮、大辟分別規(guī)定代罰額度,說明西周時無論輕罪還是重罪均可在存疑前提下適用贖刑;《呂刑》對于五刑所對應的贖取標準也做了規(guī)定,使用的計量單位為鍰,據有關學者考證鍰為西周貨幣單位,一鍰為西周銅六兩。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較低下,青銅在西周時屬于極其稀有貴重的物質,就以最低檔次的“墨贖百鍰”而言也要繳納六百兩青銅,這也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呂刑》雖然沒有具體規(guī)定贖刑適用對象,但從贖取標準看它只能是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大致推測實際運行中普通人不一定能得到贖刑惠及,但不可否認西周統(tǒng)治者在制定該制度時保有的閃光思想:在吸取夏商滅亡教訓的基礎上,西周統(tǒng)治者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又結合奴隸制神明思想,總結出一套“敬天保民”思想,在刑事法律上體現為“明德慎罰”,提倡少殺、慎殺,疑罪從輕,盡量減少冤假錯案,這對于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奴隸制統(tǒng)治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西周贖刑制度對當今社會的借鑒意義

    說古以明今,筆者分析我國西周時期的贖刑制度,主要目的是為了發(fā)現它的制度閃光點,并為今天的法治建設提供借鑒。

    首先,西周贖刑制度暗合我國社會主義“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社會性質決定了我國刑事司法政策有兩方面的利益導向,一方面要有利于震懾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另一方面又要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而贖刑制度恰恰能夠起到這種作用。贖刑的適用是依法判處刑罰又變通實刑為罰贖財物,雖然沒有實際執(zhí)行刑罰,但是也給犯罪人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及痛苦,也能達到懲治個案犯罪人、威懾潛在犯罪人、教育社會的目的,因為犯罪人特別是涉財犯罪的犯罪人可能把經濟上損失看得比自由的喪失更重,社會人也會基于“趨利避害”的屬性盡量避免觸及法律底線。這樣基本上也能起到震懾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同時,針對罪行較輕、因過失而犯罪、犯罪人年老體弱患病等特定情形,變通刑罰執(zhí)行措施的方式,有利于減輕犯罪人對于社會的敵對,便于懲罰犯罪后犯罪人的改造和社會再融入,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避免犯罪人因被執(zhí)行刑罰導致的社會矛盾生成,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西周贖刑制度充滿人道主義色彩,閃現著人性的光輝。犯罪行為有鮮明的個性,不同犯罪行為在社會危害性、主觀惡性等方面都會有所區(qū)別。刑事制度應該有所區(qū)別地對待不同犯罪,這是現代刑事法律制度的慣常做法,也一直為人道主義所倡導。人道主義認為在區(qū)別犯罪性質、平衡社會安全和個體自由的基礎上,應當盡量少用、慎用刑罰以達到釋放人性自由的目的?;谏鲜隹紤]對于那些過失犯罪、主觀惡性小的侵財犯罪、臨時起意的激情犯罪,沒必要一棍子將犯罪人打死,應該給其改造自新的機會。贖刑制度就很好地貫徹了人道主義的精神,這種飽含恤刑、寬緩色彩的刑事制度,給予犯罪個體以一定錢財損失為代價換取人身自由的機會,有利于犯罪后個人價值的實現,體現了刑事制度制定者的人文關懷、人性尊重。

    第三,西周贖刑制度對于提高刑事司法效率、節(jié)約刑罰成本大有裨益。刑事司法有多方面的價值追求,其中之一便是高效。高效在刑事審判和刑罰執(zhí)行上都有利益需求。從刑事審理階段看,每個訴訟參與主體都有盡快脫離刑事訴訟折磨的需求:對于犯罪人來說久拖不決的刑審意味著肉體和精神的摧殘,對于受害人來講遲來的正義終非正義,對于國家司法機關而言司法資源是緊缺有限的,因此高效、低成本的刑事司法有天然的親和力。贖刑制度如果能夠和犯罪人認罪減刑、賠償被害人減刑等量刑規(guī)范化制度相結合,必然能夠減少訴辯矛盾,更高效地認定犯罪事實、做出司法效果更好的判決。從刑罰執(zhí)行上看,國家機關執(zhí)行刑罰需要有人員、物質、管所等成本,相對而言自由刑以上刑罰措施執(zhí)行成本更高,而變通執(zhí)行實刑代之以適用贖刑,就能極大降低成本,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

    第四、在贖物歸屬上合理設計可以充分保障被害人利益和選擇參與權。我國以往的刑事審判基本上以國家機關為主導,受害人一般只是作為訴訟參加人進入訴訟,并沒有太多自主性。這樣的結果就是審判執(zhí)行后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社會正義得到伸張,但受害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個體正義被犧牲掉。有人要說不是還有贓物退換、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保障受害人利益嗎?但現實中一方面不是每類刑事案件都有贓物,侵犯人身的犯罪何談贓物退換;另一方面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往往也因為犯罪人被執(zhí)行實刑后產生的“打則不罰”思想而難以得到執(zhí)行。最終,受害人并不能通過現有制度得到利益補救。為了改變這種對被害人不利的刑罰效果,勢必要提高受害人的刑事訴訟參與度。如果將贖刑制度在“花錢買刑”的基礎上,在贖物贖資歸屬上給予受害人請求權、選擇權,那么受害人利益將得到有效保護。這與現代刑事和解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旨在通過平衡犯罪人與受害人的利益,達到定案息訴、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目的。

    結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西周時期贖刑制度的梳理,大致展現了該制度早期的發(fā)展狀況、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西周贖刑制度體現的法治思想及其對于現代刑事司法的借鑒意義。贖刑制度在落實刑事政策、提高刑事司法效率、維護被害人利益、惠及人性自由等方面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如果能夠深入研究,深挖其實質內涵,構造出適合于我國社會主義國情的配套“贖刑制度”,必然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大有幫助。

    [1]孔穎達等《尚書正義》卷三《舜典》,載《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5版。

    [2]呂利曹云飛:《秦簡中的贖——睡虎地秦墓竹簡研讀札記》《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3]李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適用》,南開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4]江濤.《略論西周贖刑》,《樂山師范學報》,2007(6)。

    [5]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版。

    猜你喜歡
    犯罪人受害人刑罰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受害人承諾與受害人自冒風險中的刑民關系研究——基于英美法系與德國的比較視角
    刑法論叢(2018年1期)2018-02-16 08:07:42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沒有對受害人進行賠償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分憂(2017年2期)2017-01-07 14:21:46
    意大利刑法中的受害人同意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4:53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刑罰的證明標準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8
    边坝县| 松潘县| 大冶市| 巍山| 收藏| 治多县| 虎林市| 昌乐县| 河池市| 琼结县| 丰都县| 平武县| 利川市| 无锡市| 崇阳县| 禹州市| 浠水县| 泗洪县| 唐山市| 中西区| 石渠县| 苍山县| 永吉县| 沙雅县| 道孚县| 广宗县| 德格县| 城步| 汉寿县| 娄烦县| 得荣县| 连山| 孟津县| 文化| 德庆县| 平定县| 峨山| 定州市| 益阳市| 衡阳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