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繞遠路抗洪被免職”棒喝作秀頑疾
□張玉勝
安徽省樅陽縣紀委近日通報稱,陳瑤湖鎮(zhèn)一干部擅自帶領抗洪搶險部隊繞遠路前往抗洪搶險現場,其行為嚴重違反了工作紀律,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責令立即免職。(7月10日《法制晚報》)
一邊是十萬火急的抗洪搶險,一邊卻是舍近求遠地逢場作秀,面對樅陽縣將防汛應急預案由II級響應提升為I級響應的嚴峻形勢,負有“領路”使命的陳瑤湖鎮(zhèn)黨政辦主任周巨龍,竟然違背該鎮(zhèn)鎮(zhèn)長要求其帶領部隊從陳瑤湖鎮(zhèn)中心學校后面的小路趕往橫埠河南岸的指示,罔顧救援官兵心急如焚奔赴一線的迫切愿望,擅自做主不抄近道繞大街地尋求“擴大影響”,其不遵指令、我行我素的違規(guī)違紀顯而易見,受到就地免職處理當屬咎由自取。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滩蝗菥彽刳s赴救災現場,爭分奪秒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既是當地迎戰(zhàn)暴雨洪災壓倒一切的第一要務,也當成為全縣上下黨員干部的不二共識和一致行動。身為中共黨員和鎮(zhèn)政府的黨政辦主任,理當心系百姓安危,摒棄私心雜念,帶頭服從領導、聽從指揮、盡職盡責、不辱使命,哪還有心思視戰(zhàn)場為秀場,借“領路”之機彰顯聲勢、制造轟動效應?由此解讀,周巨龍逆命違紀的背后,當是習慣于作秀的形式主義作怪。
透過周巨龍希冀的“擴大影響”,或許其不無宣傳人民子弟兵愛民情懷的公心善意,但誰又能排除其沒有夾雜凸顯個人能耐、彰顯當地政績的“搭車”私心?但問題是救災如救火,時間不等人,抗御洪災就是要搶字當頭、快字當先,與災情賽跑,與時間競速,容不得半點遲滯與懈怠,貽誤戰(zhàn)機就意味著放任災害風險,是對人民的犯罪。先不說抗洪搶險的戰(zhàn)場并非悠哉擺譜的秀場,即便是有人想借機作秀,哪有人會有時間與心情觀景看戲?
再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在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事,誰又是在敷衍塞責地演戲造景,老百姓心中有桿秤,自會有公正評判,無需刻意地制造“影響”。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哲理古訓。人民子弟兵“危難之處顯身手”的愛民之心和豐功偉績,早已為歷次抗御大災大難的緊要關頭所佐證,并將繼續(xù)為其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為民奉獻所延續(xù),何須繞道大街去“擴大影響”?
其實,倒是有一些地方官員念念不忘對自己的政績炫耀和仕途升遷,凡事習慣置境擺譜,不甘默默無聞做事,常常鐘情于報紙上有名、廣播里有聲、電視中有影的自我陶醉,生怕社會沒影響,坊間無口碑。這不僅是一種認知上的誤區(qū),更是價值觀扭曲的外在表現。人在干,天在看,蒼天不負有心人,只要政府官員踏踏實實地為民服務,特別是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老百姓自會有公論。圍觀“繞遠路抗洪被免”,既有違紀必被罰的教育效應,更不失為對戒除“作秀”頑疾的警示與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