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枇杷清肺飲加減治療痤瘡的臨床體會

    2016-01-30 12:32:40李智全盧躍卿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6年6期
    關鍵詞:交藤枇杷葉桑白皮

    李智全 盧躍卿

    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8

    ?

    枇杷清肺飲加減治療痤瘡的臨床體會

    李智全盧躍卿*

    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鄭州450008

    【摘要】痤瘡是一種發(fā)生于皮膚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患,好發(fā)于青年,以女性居多。痤瘡病因病機復雜,肺功能異常是痤瘡的重要致病因素,臨證當注重對肺的調(diào)治,筆者用枇杷清肺飲加減治療痤瘡,臨床療效滿意。

    【關鍵詞】痤瘡;肺;枇杷清肺飲

    痤瘡是一種發(fā)生于皮膚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患,又名“粉刺”、“肺風粉刺”“面粉渣”等,好發(fā)于面部。初期為皮色丘疹,白頭或黑頭粉刺、膿皰,后期可見囊腫、結節(jié)、毛孔粗大及瘢痕。

    1痤瘡病因病機

    隋代巢元方在其《諸病源候論》 中云:“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指出風熱侵襲,上炎頭面,壅滯不散,導致面生痤瘡。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云:“粉刺屬肺,齄鼻屬脾,總皆血熱郁滯不散……內(nèi)服枇杷葉丸、黃芩清肺飲” 。將痤瘡的病因歸結于肺經(jīng)血熱,陽氣郁滯,腠理不開?!夺t(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記載:“肺風粉刺,此癥由肺經(jīng)血熱而成,好發(fā)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內(nèi)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也認為肺熱是痤瘡致病的關鍵。

    后世醫(yī)家對于痤瘡的認識也有新的發(fā)揮,呂凌等[1]認為痤瘡發(fā)病與脾不升清、內(nèi)熱傷中等有關,提出痤瘡從脾論治觀點。禤國維等[2]認為痤瘡的發(fā)病多為腎之陰陽失調(diào),陰虛火旺,或肺胃虛熱郁滯,上攻頭面而成。施麗婕[3]將痤瘡的主要病因病機歸結為濕熱熏蒸,肺熱血郁。李婷等[4]認為多臟腑病變均可導致痤瘡,并將其分為肺經(jīng)風熱證、胃經(jīng)實火證、心火亢盛證等七個證型。

    2辨證論治

    五臟六腑功能失調(diào)皆可導致痤瘡,而肺是最關鍵因素。周星[5]認為肺衛(wèi)失守,風寒濕邪壅閉于肺,肺熱血瘀,可發(fā)為痤瘡,同時,他臟功能失調(diào)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肺臟,也可導致痤瘡。枇杷清肺飲載于《外科大成》, 由枇杷葉、桑白皮、黃連、黃柏、人參和甘草組成,清熱宣發(fā),主治肺風粉刺。方中枇杷葉入肺、胃二經(jīng),泄肺降火,桑白皮泄肺平喘、泄肺熱,宣肺氣,黃連、黃柏清泄中下焦火熱,將上焦肺熱從下焦二便導出,人參、甘草補益元氣,托毒外出。諸藥共用,可泄去肺中火熱、有效治療痤瘡。

    臨證時,筆者常以枇杷清肺飲祛人參,以防助長火熱,并加黃芩、梔子增強泄熱之功,形成治療痤瘡的基礎方:枇杷葉15g,桑白皮15g,黃連10g,黃柏10g,甘草15g,黃芩15g,梔子15g,若痤瘡紅腫痛甚,則合五味消毒飲,即加金銀花、野菊花、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5g; 若心煩,入睡困難,加淡豆豉15g,柴胡10g;若納差,加山藥10g,砂仁6g;若眠差,則加夜交藤15g,酸棗仁15g。

    3病案舉例

    患者馮某,男,20歲,2015年9月5日就診,主訴:面生痤瘡3年?;颊咴V面生痤瘡3年余,頸項部亦有少量痤瘡,痤瘡丘疹紅腫疼痛,身熱,鼻翼煽動,呼氣自覺有灼熱感,口舌干燥,心煩,入睡難,納差,食欲不振,大便調(diào),1~2天/次。舌苔白水滑,縱裂紋。診斷:痤瘡。證型:肺熱熾盛。處方:枇杷葉15g,桑白皮15g,黃芩15g,黃連10g,鹽黃柏15g,蒲公英30g,地丁30g,銀花30g,連翹30g,淡豆豉15g,柴胡10g,丹皮15g,赤芍15g,地骨皮15g,夜交藤15g,酸棗仁15g,焦三仙15g,甘草10g。7付,水煎服,每日一付,分早晚兩次溫服。

    2015年9月12日復診:面痤瘡疼痛好轉,紅腫已消褪,呼氣灼熱感消失,眠可。原方去公英、地丁、銀花、連翹,7付,水煎服,每日一付,分早晚兩次溫服。

    2015年9月19日三診:面痤瘡丘疹已消褪,遺留少許瘢痕及色素沉著。守上方續(xù)服7付,并囑清淡飲食,戒食辛辣刺激。1月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按:患者面生痤瘡3年余,痤瘡患處紅腫疼痛,身熱、鼻翼煽動、呼氣灼熱、口舌干燥皆是一派火熱熾盛之象,其中鼻翼煽動,呼氣自覺灼熱,是肺中火熱的典型癥狀,入睡難表明本病為陽證,陽熱過度則陽不入陰,陰陽失交則夜不安寐。心煩則是肺火蔓延及心,故辨證屬肺熱熾盛,血郁熱滯,治宜泄肺降火、清熱涼血,方選枇杷清肺飲加減治療,因患者火熱之象明顯,故加蒲公英、地丁、銀花、連翹,即取“五味消毒飲”之方義,另選用柴胡、淡豆豉來疏肝解郁、清心除煩。輔以丹皮、赤芍、地骨皮清熱涼血,患者入睡難,則對癥選用夜交藤、酸棗仁安神助眠,納差、食欲不振則加焦三仙消食健胃。復診:面痤瘡疼痛好轉,紅腫已消褪,呼氣灼熱感消失,說明火熱已消退,

    此時邪氣衰其大半,須避免過用寒涼之弊,故在原方基礎上,去蒲公英、地丁、銀花、連翹,納眠可則祛夜交藤、酸棗仁、焦三仙。三診:面痤瘡丘疹已消褪,遺留少許瘢痕及色素沉著。守上方鞏固治療即可。

    4討論

    痤瘡病因病機復雜,涉及五臟六腑,注重對肺的調(diào)治,運用枇杷清肺飲隨癥加減,可間接調(diào)整五臟六腑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平衡,??墒斋@較好的臨床療效,同時注意叮囑服藥期間患者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之品。

    參考文獻

    [1]呂凌,張小卿,吳景東.試論痤瘡從脾論治[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20(11):1476.

    [2]禤國維,范瑞強.中醫(yī)皮膚科臨證精粹[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124.

    [3]秦鳳,施麗婕. 施麗婕從肺論治痤瘡[J].吉林中醫(yī)藥,2015,35(6):561.

    [4]李婷,周亦農(nóng).痤瘡治療難點與對策初探[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7(3):2.

    [5] 周星. 痤瘡從肺論治[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7):677.

    (收稿日期:2016.01.18)

    【中圖分類號】R27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167-02

    作者簡介:李智全(1990-),男,研究生在讀。通信作者:盧躍卿(1960-),男,主任醫(yī)師、教授。

    猜你喜歡
    交藤枇杷葉桑白皮
    黃芩配伍桑白皮的鎮(zhèn)痛抗炎作用研究
    蜜桑白皮的體內(nèi)降脂作用研究
    枇杷葉生姜粥
    枇杷葉生姜粥止咳
    枇杷葉生姜粥止咳
    “內(nèi)外兼修”的桑白皮
    秋燥皮膚癢,夜交藤洗浴
    枇杷葉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遺傳毒性
    UPLC法同時測定桑白皮中8種成分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24
    治神經(jīng)衰弱
    婦女生活(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晋城| 江北区| 留坝县| 桑日县| 房产| 乌拉特中旗| 平安县| 房山区| 双鸭山市| 鱼台县| 东宁县| 嘉义县| 得荣县| 静宁县| 平凉市| 山东| 凉山| 锦屏县| 华阴市| 密山市| 静宁县| 龙海市| 嘉兴市| 锡林郭勒盟| 平山县| 河西区| 施甸县| 娄烦县| 普兰县| 东平县| 郯城县| 绥阳县| 竹山县| 曲沃县| 启东市| 衡阳县| 大石桥市| 寻乌县| 高平市| 华亭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