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湖漁歌 攝影/北寒
采風時間:11月30日-12月1日
關(guān)鍵字:東平湖、戴村壩、羅貫中紀念館、水滸影視城、白佛山等
東平,冬日巨澤渺無際
“巨澤渺無際,齋船度日撐。漁人駭鐃吹,水鳥背旗旌?!?1月30日,“孔子家鄉(xiāng)·好客山東”國際旅游攝影大賽第一季第三次采風團來到東平。盡管天公不作美,加之霧氣濃重,卻絲毫不減攝影師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及美國職業(yè)攝影師協(xié)會資深會員、本次采風團領(lǐng)隊荊強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晴天有晴天的拍法,霧天有霧天的朦朧,盡管天氣不好,只要用心拍,也一樣能創(chuàng)作出感動人的作品。
東平湖,古時稱蓼兒洼、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豐年間才定名稱為東平湖,她是《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這里山水相映,碧波萬頃,白帆點點,菱芡鋪綠,蘆花飄飄,似鑲嵌在魯西南沃野上的一顆明珠;蜿蜒百里的環(huán)湖大堤,青石護坡,綠樹成蔭,雄偉壯觀。浩浩淼淼的湖面曾經(jīng)是水滸英雄出沒的地方,和它悠久的歷史一樣,富有傳奇的色彩。在這里,攝影師們選取各種角度,以表現(xiàn)霧氣下湖中迷幻的景象。
一座大壩,是一段凝固的文明史;一河流水,娓娓訴說那段令人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歲月。這是戴村壩給攝影師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戴村壩位于東平縣城東部20多華里南城子村附近,大壩橫截大汶河,壩下為大清河,該壩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大壩為石結(jié)構(gòu),巨大的石料鑲砌得十分精密,石與石之間采用束腰扣結(jié)合法,一個個鐵扣把大壩鎖為一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冬日的戴村壩,寒風凄緊,蒹葭蒼蒼,四處少見人跡,煙波浩渺的湖面上漣漪微動,愈益顯得空闊寥落。不過,這里卻成了一些水禽越冬的樂園。
水滸影視城內(nèi)的劇情表演 攝影/北寒
白佛山“中原隋代第一佛” 攝影/荊強
攝影/六月
水滸東平,這里有你的舞臺
來到東平旅游,想不知道水滸文化都難,在這里耳濡目染的均與“英雄好漢”有關(guān);來東平旅游,如果不去水滸影視城走走看看,甚至做一次群演,那就等于沒來。
采風中,攝影師們有幸來到東平水滸影視基地,解讀這座在電視劇《水滸傳》中聞名全國的影視城。東平水滸影視城位于東平湖畔,這里以唐宋建筑為主,規(guī)模宏大、場景群集,主要有府邸衙門、英雄府院、街區(qū)鋪面、市井商家、酒樓茶肆、紫石街、王爺府、太師府、太尉府、青樓、御龍坊等仿宋建筑,古風濃郁,工藝精湛,細致逼真。這里除了圓滿完成了新版《水滸》的拍攝后,還相繼承接電視劇《劍俠情緣》、《楚留香新傳》、《卜案》、《四手妙彈》、《麻辣白玉堂》等二十余部影視劇。所以,不論游客何時來此,都會遇到劇組在此取景拍攝,如果有幸還會遇到劇組招群演,過一把演員癮。就在本次采風之際,新劇《水滸英雄譜》正在封閉拍攝。
在水滸影視城內(nèi),除了拍攝古代建筑外,這里的劇情表演也是不能錯過的。比如,在紫石街“偶遇”武大郎賣炊餅,或者跟魯智深比武合影,亦或是在茶館里點一壺茶聽聽關(guān)于水滸的山東快書等等,這些不光是攝影人喜歡的節(jié)目,也是游客旅行的“加餐”。
到東平旅游攝影,白佛山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這是一處佛教文化勝地。白佛山原名危山,地處東平縣東平鎮(zhèn)焦村北面。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東平縣城西區(qū)白佛山之陽,共有大小造像134尊,分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五部分。其中隋窟始鑿于開皇七年,窟內(nèi)阿彌陀佛主像通高6-7米,結(jié)跏趺于束腰仰蓮座上。螺紋肉髻低平,面相渾圓,手施無畏與愿印,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此阿彌陀佛像被譽為“中原隋代第一佛”。白佛山蒼松翠柏,遠看一片蔥籠,近看巨石嶙峋,山石與林木相掩映,給人以雄麗,剛中含柔的感覺。因此,古人在游覽了白佛山之后,甚為高興,于是留下詩作:
半山系馬防層巒,奕奕金螺斗際攢。
俯視林城揮汗雨,下臨泉壑渡沙湍。
洞飛云跡常流潤,佛勒石形不礙寬。
乘興徘徊幽靜里,幾忘身是散閑官。
從短短的幾句詩,我們已在字里行間陶醉于這里的非凡景致了。古人用詩歌或者畫作去表達他們對某一景色的傾慕,是因為他們沒有照相機。詩歌唯美,終究不如身臨其境來的爽快。因此,我們是幸運的。
不過,對于攝影人來說也有很多遺憾事,要么天氣不好,要么時間太快,只有保持達觀的心態(tài)才是最可取的。至此,“孔子家鄉(xiāng)·好客山東”國際旅游攝影大賽第一季第三次采風圓滿結(jié)束。也許,好的美景永遠在路上,下一次采風我們再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