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清
(遼寧省北鎮(zhèn)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北鎮(zhèn) 121300)
?
復方丹參湯劑應用3種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研究
崔鳳清
(遼寧省北鎮(zhèn)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遼寧 北鎮(zhèn) 121300)
【摘要】目的 探析復方丹參湯劑運用3種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對比。方法 運用兩煎常壓煎藥機、高壓煎藥機以及傳統(tǒng)砂鍋對復方丹參湯劑進行制備,對比分析湯劑中的藥效成分。結果 兩煎常壓煎藥機、高壓煎藥機以及傳統(tǒng)砂鍋制備的復方丹參湯劑中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分別為2.768、2.672、2.531g/L,而RSD分別為1.25%、1.15%以及3.31%(n=5)。結論 相比較其他兩種煎煮方法而言,兩煎常壓煎煮法中丹酚酸B的含量較高,所以在對復方丹參湯劑進行制備時,兩煎常壓煎藥機具有較強的適用性。
【關鍵詞】復方丹參湯劑;兩煎常壓煎藥機;高壓煎藥機;丹酚酸B
中藥湯劑具有不良反應小、起效快、吸收好以及藥效持久等優(yōu)點,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但是傳統(tǒng)煎藥方法不僅比較麻煩、耗時,還不利于保存[1]。近年來,隨著我國煎藥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型的兩煎常壓煎藥機正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單煎高壓機,在臨床上得到推廣和運用。不過相關研究人員對于煎藥方法不同所制備湯劑的質(zhì)量也具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復方丹參湯劑運用3種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對比,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材料:本次研究主要采用AE240型電子天平,YFML20型常壓煎藥機,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和GNG電氣式高壓煎藥機。復方丹參劑由梔子、地黃以及丹參等10味藥材組成,所有藥材均符合相關標準。
1.2 方法
1.2.1 砂鍋煎液:取梔子、地黃以及丹參等10味藥材162 g,加入1200 mL水進行30 min的浸泡后,武火煮沸后,運用文火再進行30 min的煎煮,將煎液濾出,加水1000 mL對藥渣進行煎煮,煮沸20 min后,將煎液濾出,將2次煎液合并,濃縮至600 mL左右,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包裝,100毫升/袋,保存在室溫下作為備用。
1.2.2 高壓煎藥機煎液:取梔子、地黃以及丹參等10味藥材162 g,加入2200 mL水進行30 min的浸泡后,于110 ℃煎煮50 min左右,將煎液濾出,濃縮至600 mL左右,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包裝,100毫升/袋,保存在室溫下作為備用。
1.2.3 兩煎常壓煎藥機煎液:取梔子、地黃以及丹參等10味藥材162 g,加入1200 mL水進行30 min的浸泡后,加熱煎煮,煮沸30 min左右,將煎液濾出,加水1000 mL對藥渣進行2次煎煮,煮沸20 min后,將煎液濾出,將2次煎液合并,濃縮至600 mL左右,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包裝,100毫升/袋,保存在室溫下作為備用。
1.2.4 制備對照品溶液:取10 mg對照品丹酚酸,放入50 mL的量瓶中,加入50 mL水進行稀釋,搖勻后,于室溫下保存?zhèn)溆谩?/p>
1.2.5 制備供試品溶液:取1 mL復方丹參劑,放入50 mL的量瓶中,加入49 mL水進行稀釋,搖勻并用0.45 μm微孔濾膜進行過濾,將濾液放置在瓶中,于室溫下保存?zhèn)溆谩?/p>
1.3 線性關系考察:取10 mg對照品丹酚酸,放入20 mL量瓶中,加入20 mL水進行稀釋,搖勻后作為儲備液。對該溶液進行精密量取,加水分別稀釋為5,25,100,125,200,300,400,500 mg/L的系列溶液,其中橫坐標為丹酚酸B質(zhì)量濃度,縱坐標為峰面積,計算出回歸方程Y=816.31X-765.11(r=0.992),顯示丹酚酸B的質(zhì)量濃度控制在23~416 mg/L時,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1.4 精密度試驗:取10 μL丹酚酸B對照品溶液,進行6次重復進樣,結果顯示,丹酚酸B的峰面積的積分值為RSD1.59%,則證明儀器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1.5 穩(wěn)定性試驗:取10 μL丹酚酸B對照品溶液,于0,2,4,6,8,10,12 h分別進樣,如果峰面積的積分值為RSD0.54%,則證明在12 h內(nèi),供試品溶液基本保持穩(wěn)定。
1.6 加樣回收試驗:取9份同一批次復方丹參湯劑(2.781 g/L),1毫升/份,將其分別放入50 mL的量瓶中,隨機分為3組,每組分別加入2.747 g/L丹酚酸B對照品溶液1.2、1.0以及0.8 mL,加入49 mL水進行稀釋,搖勻并用0.45 μm微孔濾膜進行過濾,將濾液放置在瓶中,對丹酚酸B的含量進行測定,將高、中、低質(zhì)量的平均濃度計算出來,得出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8.49%(RSD0.76%)、98.49% (RSD1.61%)、96.05%(RSD1.82%)。
結果顯示,兩煎常壓煎藥機、高壓煎藥機以及傳統(tǒng)砂鍋制備的復方丹參湯劑中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分別為2.768、2.672、2.531g/L,而RSD分別為1.25%、1.15%以及3.31%(n=5)。
通過對3種煎藥方法溶液中的HPLC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藥液成分基本保持一致。相比較其他兩種煎藥方法而言,兩煎常壓煎煮法中丹酚酸B的含量較高,而傳統(tǒng)砂鍋煎煮法的含量最低,可能是因為2種煎藥機中的機械裝置均可以對藥渣進行擠壓,充分擠壓出藥渣中的有效成分,使藥液濃度增加,從而發(fā)揮出最好的藥效。通常情況下,第1次對湯劑進行煎煮時,提取的有效成分約為50%左右,第2次可以達到75%~80%,第3次可以達到90%~95%[2]。煎藥時,藥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最先在進入藥材組織的水中溶解,然后向藥材外部溶液進行擴散,待藥材內(nèi)外的溶液濃度基本保持一致時,藥材將不再溶出有效成分,此時只能將藥液濾出,再將清水加入其中,使其形成新的濃度差,才能繼續(xù)提取藥物中的有效成分[3]。高壓煎藥機在煎煮的過程中,不能進行攪拌,只能煎1次藥物,所以無法徹底提取有效成分。而兩煎常壓煎藥機在對藥物進行煎煮時,可以保持常壓狀態(tài),溫度通常≤100 ℃,既保留了傳統(tǒng)煎煮方法“先煎”、“后下”的操作,又具備湯劑二煎的功能,更能滿足中藥傳統(tǒng)煎煮的要求,不僅很好地解決了高壓煎藥機容易導致熱敏成分受到破壞的缺點,煎煮的湯劑還具有易于保存、高效、服用方便以及無菌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中藥煎煮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林淵,周良良,吳水生.對中藥湯劑劑型改革研究的思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5):265.
[2] 周友紅,胡海濤.湯劑傳統(tǒng)藥罐煎法與現(xiàn)代煎藥機煎法的對比研究[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23(5):35.
[3] 雷凱君,李子鴻,吳聲振.三種不同煎煮方法對復方丹參湯劑中有效成分溶出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9):26-27.
中圖分類號:R282.71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1-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