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光
摘 要:生物是初中教學過程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較多實驗項目,對學生綜合素質、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只有在實驗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才能更好地實現實驗教學目的,促進學生觀察與思維的相互融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就如何提高實驗觀察能力,促進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實驗觀察能力;問題;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生物教學在不斷受到高度重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zhàn)。生物這門具有較多實驗課程的學科,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素質,尤其是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但要如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初中生物教學,已成為不少生物教師需著力思考的課題。因此,本文筆者通過對在初中生物實驗觀察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實驗觀察能力,促進初中生物教學的一些措施,以期對強化初中生物教學質量與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所作用。
一、在初中生物實驗觀察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首先,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知覺的無意識性和個性情緒較為明顯,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觀察目的不明確,對實驗觀察較為盲目、隨意,注意力易于被外界無關事物所吸引,造成在實驗過程中觀察能力得不到提高。其次,初中生物實驗觀察要求較高,除注意力需集中外,觀察的準確性要高,這也是生物實驗觀察較為細致的原因。但是不少學生在實驗觀察中往往缺乏思維的敏銳性和觀察的準確性,導致在觀察細胞結構時,往往將看到的氣泡誤以為是細胞。生物實驗觀察不是憑借自身的想象力,也不是靠單一的知覺能力,而是結合多種因素分析,通過思考、概括、綜合的這樣一種智力結構,較多學生在觀察時就缺乏這種抽象性、概括性、思考性、綜合性的思維。
二、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觀察能力,促進生物教學的有效措施
1.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實驗觀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興趣是最能激發(fā)、提高其觀察能力的首要條件。當然,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的轉移也是較快的,這不光和他們擁有對外界事物較強的好奇心有關外,還和年齡及注意力的不集中有關,所以,教師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應當建立一定的生物實驗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生物實驗存在很多豐富的實驗現象,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實驗現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教師在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蛋白質、脂肪鑒定的實驗時,可以通過向學生演示在還原糖中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試劑并加熱,會看見液體呈磚紅色,以及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呈紫色等一系列顏色變化現象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2.明確觀察目的及任務
實驗觀察是學生對被觀察事物的一種感性認識,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與思維結合并集中精力去進行的一種活動,所以注意力在觀察過程中極為重要,要使注意力、精力都集中在所觀察的事物上,就應當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如,在對洋蔥表皮細胞進行實驗觀察時,教師應當先讓學生明確此實驗的目的,并交給學生一些在觀察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對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壁、細胞質,以及細胞核和液泡充分認識,這樣學生有了觀察方向和任務,就會集中精力去仔細觀察,尋求答案,進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生物教學。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實驗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等特點,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進而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記憶、理解更深。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