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春
氨溴索與小劑量肝素用于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紅春
目的分析運用氨溴索與小劑量肝素治療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采用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退熱時間、止咳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結(jié)果實驗組32例顯效、6例有效、2例無效;對照組20例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存在1例惡心、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只出現(xiàn)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退熱時間為(2.4±0.7)d,止咳時間為(5.2±1.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為(5.5±1.7)d;而對照組退熱時間為(3.2±1.1)d,止咳時間為(6.3±1.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為(6.8±1.2)d,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給予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不良反應少,治療總有效率高,退熱、止咳、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快,療效顯著,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氨溴索;小劑量肝素;臨床效果
目前醫(yī)院里主要采用氨溴索、小劑量肝素或常規(guī)治療對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診治。由于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患兒退熱、止咳、肺部啰音消失需要耗費很長的治療時間,而氨溴索、小劑量肝素治療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效果顯著[1]。因此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常規(guī)治療,4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對比分析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治療與常規(guī)治療在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排除臨床資料不全者、未明確診斷者、心肝腎多功能不全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純撼踉\時均符合以下情況:①咳嗽;②咳痰;③氣喘;④氣促;⑤伴三凹征;⑥伴鼻翼煽動;⑦嗜睡;⑧神情淡漠;⑨肺部啰音;⑩體溫為39.1~40.8℃。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21個月,平均年齡(4.3±5.7)個月;病程3~6d,平均病程(4.5±1.5)d。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21個月,平均年齡(4.4±5.6)個月;病程3~6d,平均病程(4.6±1.4)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①給予退熱、吸氧、止咳化痰、強心、抗感染、營養(yǎng)心肌等對癥治療;②給予病情觀察,分析患兒不良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患兒病情。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①將30mg/4ml氨溴索加入5ml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時間10min/次;②將1.25萬U,1mg/(kg·d)的小劑量肝素鈉用 5ml 生理鹽水進行稀釋,每6小時緩慢靜脈注射1次,治療2~3d后,根據(jù)患兒的病況酌情用藥[1]。兩組患兒治療1周為1個療程,期間每3天對其凝血酶原時間、血小板計數(shù)記錄1次,治療1個療程后對比療效。
1.3 觀察指標 采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治療后,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包括:①治療總有效率:分為無效、有效、顯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惡心、頭暈等多種不良反應;③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主要有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 無效:肺部體征與呼吸道癥狀未改善,發(fā)熱癥狀未改善,病情急劇加重;有效:肺部體征正常,呼吸道癥狀與發(fā)熱癥狀有所好轉(zhuǎn);顯效:肺部體征正常,呼吸道癥狀與發(fā)熱癥狀基本消失??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32例顯效、6例有效、2例無效;對照組20例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實驗組存在1例惡心、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只出現(xiàn)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實驗組退熱時間為(2.4±0.7)d,止咳時間為(5.2±1.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為(5.5±1.7)d;而對照組退熱時間為(3.2±1.1)d,止咳時間為(6.3±1.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為(6.8±1.2)d,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醫(yī)學科研是一個不斷的發(fā)展與摸索的過程,在臨床研究方面,提高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的有效性,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縮減患兒的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與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具有重要意義[2]。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又被稱為喘憋性肺炎,在廣西、浙江、上海、廣東、江西等地區(qū)分別將其稱之為流行性毛細支氣管炎、流行性喘憋型肺炎、小兒喘憋性肺炎、流行性氣喘病和流行性哮喘性肺炎,該病多發(fā)于1~6個月的幼嬰,僅見于<2歲的嬰幼兒,屬于一種常見的下呼吸道的毛細支氣管急性感染疾病,其病因和幼嬰兒支氣管解剖學特點緊密相關。
由于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存在喘憋、喘咳及缺氧等癥狀,對小嬰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果僅僅只是采取常規(guī)的退熱、吸氧、止咳化痰、強心、抗感染和營養(yǎng)心肌等治療,患兒的康復會非常遲緩,患兒家屬經(jīng)常為此與醫(yī)院發(fā)生醫(yī)患糾紛[3],因此出于醫(yī)院、家屬和嬰兒等多個角度考慮,本文對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作了一個深入的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取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的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的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相比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氨溴索和小劑量肝素治療的實驗組的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2.4±0.7)、(5.2±1.4)、(5.5±1.7)d,明顯快于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的退熱時間(3.2±1.1)d、止咳時間(6.3±1.4)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8±1.2)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與楊玲[4]、盧學紅等[5]的研究成果一致,其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93.2%、6.8%、(2.6±0.9)d、(5.3±1.2) d、(5.8±1.6)d,同樣證實了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治療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雖然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治療相比于常規(guī)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但是前者退熱時間、止咳時間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相對較快,治療總有效率更高,療效更顯著,具有更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趙晶,潘冬妮.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佐治急性小兒毛細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中外醫(yī)療,2013,32(4):123-124.
[2]尹俊.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霧化吸入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醫(yī)學,2016,36(2):33-34.
[3]栗楓筠.毛細支氣管肺炎霧化吸入治療120例臨床效果分析.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1):107-108.
[4]楊玲.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治療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效果.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4):11.
[5]盧學紅,陳韜.氨溴索聯(lián)合小劑量肝素佐治急性小兒毛細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28):1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10
2016-08-16]
122100遼寧省北票市中心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