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口腔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牙周癥狀的改善效果觀察
張莉莉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口腔科,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牙周癥狀的改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牙周癥狀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牙周癥狀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牙周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牙周相關癥狀改善明顯,臨床護理效果顯著。
牙周炎;綜合護理干預;牙周癥狀;效果
牙周炎是常見的牙科慢性感染性疾病,感染范圍主要侵犯患者牙周膜、牙骨質、牙齦及牙槽骨。為牙周炎患者實施單純的潔治術治療并不能促進其牙周癥狀明顯改善,加之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療效并不理想[1]。因此,為牙周炎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極為必要。本研究就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牙周癥狀的影響作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 察 組 , 各 2 5 例 。 對 照 組 男 1 3 例 , 女 1 2 例 ; 年 齡35~65歲,平均(46.11±6.57)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1.41±0.47)年。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35~68歲,平均(46.47±6.67)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1.44±0.5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齦上及齦下潔治術,并利用派麗奧軟膏(Sunstar INC,批準文號H20100244)實施基礎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主動同家屬與患者溝通,給予其尊重、理解及支持,并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案例,樹立治療信心,提升治療配合度及依從性。②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家屬講解牙周炎相關病理機制、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③術前準備。術前為患者使用含有氯已定的漱口水漱口1 min。(2)術中護理。術中播放輕柔的音樂,使患者放松,于患者口角放置吸引器,并調(diào)節(jié)適合的負壓,及時將患者口腔內(nèi)的血液及唾液吸凈,用藥后觀察患者有無過敏情況。(3)術后護理。術后叮囑患者避免反復吐、吸唾液;術后為患者實施飲食干預,食物應以流質為主。告知患者術后合理飲食的重要意義,并加強其疾病意識,叮囑其定期進行復查,常規(guī)清潔牙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3 評價指標
觀察患者牙周癥狀改善情況,指標包括: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附著喪失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牙周癥狀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周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附著喪失(mm)對照組(n=25) 0.88±0.32 3.11±0.88 1.18±0.37 4.17±0.98 4.16±0.98觀察組(n=25) 0.41±0.22 1.33±0.72 0.83±0.31 3.05±0.74 3.05±0.74 t 2.983 7.828 3.625 4.560 4.520 P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菌斑指數(shù) 齦溝出血指數(shù) 牙齦指數(shù) 牙周袋深度(mm)
牙周炎病理機制復雜,其發(fā)生、發(fā)展主要與牙齒表面黏附的創(chuàng)傷性咬合、菌斑、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及牙石等因素相關。臨床上針對牙周炎患者常給予局部刺激因素去除、牙齒固定及牙周溢膿處理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后,主觀意識上認為疾病已痊愈,而忽略治療后的復查、隨訪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常留下較為嚴重的隱患[2]。
針對牙周炎患者而言,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極為重要,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僅注重治療效果,護理中心始終圍繞疾病治療效果及患者恢復情況,加之傳統(tǒng)護理并不重視對患者術后情況的了解,患者治療后常忽略定期復查與隨訪,致使牙周癥狀改善效果差,嚴重影響預后[3]。本研究對觀察組25例牙周炎患者在實施傳統(tǒng)護理干預基礎上加入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附著喪失等牙周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干預),該結果同李從玉[4]等研究結果相一致。表明對牙周炎患者治療過程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其牙周癥狀明顯改善,提升其定期隨訪及復查的積極性,幫助牙周更快更好的恢復。原因在于綜合護理干預較傳統(tǒng)護理模式更具綜合性,護理過程中始終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圍繞患者從術前、術中、術后展開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口腔護理、出院指導等多方面護理干預。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提升疾病認知度,利于緩解其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嚴謹明確的心理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升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促進治療順利開展[5];術前、術后實施有效的口腔護理,提升患者口腔護理意識加強,幫助牙周癥狀更好更快改善;術后實施嚴謹?shù)娘嬍匙o理及出院指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飲食習慣,減少疾病復發(fā),定期的隨訪與復查,可幫助患者及時了解牙周恢復情況,若出現(xiàn)不良癥狀可及時采取措施,促進療效,提升預后[6]。
綜上所述,牙周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牙周相關癥狀改善明顯,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 王麗娟,黃敏華.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382-1384.
[2] 魏 波,龍小容,黃 健,等.牙周炎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職業(yè)與健康,2013,29(14):1816-1817.
[3] 王璨粲,袁紅梅,陳 文.Perioscopy牙周內(nèi)窺鏡的應用及護理配合[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43(2):134-136.
[4] 李從玉,吳 麗,李 浪.牙周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6,33(8):1576-1578.
[5] 董敏杰.綜合護理方式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4):1910-1913.
[6] 周 微,許朝誼,陳 琪.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39(2):281-282,284.
本文編輯:劉欣悅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odontal symptoms in periodontitis patients
ZHANG Li-li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ral Medicine,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periodontal symptom in periodontal disease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5 i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 admitted in ophthalmology,dental 5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25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eriodontal symptoms improved.ResultsThe improvement of periodontal symptoms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were obvious,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was signif i cant.
Periodontitis;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Periodontal symptoms;The effect
R473.78
B
ISSN.2095-6681.2016.3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