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坤
對于比亞迪而言,雙模電動車F3DM是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試金石,雖然這款車型最終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并不算多,不過卻向人們傳遞出其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展身手的決心。隨后而來的純電動轎車E6以及純電動大巴K9,逐漸確立了比亞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領軍地位。2013年底,比亞迪第二代雙模電動車秦正式上市,由此也掀起了一股追捧新能源汽車的熱潮。
從宏觀角度來看,整個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有些低迷,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直到去年9月中旬才出臺,以至于之前很多車企都處于迷茫狀態(tài),而“風靡全國”的地方保護主義政策也極大的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當然,諸如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不足、電動車碰撞安全問題以及電池技術的瓶頸等因素也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絆腳石”。針對上述現實情況,比亞迪因地制宜地推出了第二代雙模電動車秦,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探索了新的路徑。
相比于F3DM,秦在外形設計方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于2008年上市的F3DM誕生于比亞迪F3平臺,除了動力和傳動系統(tǒng)的更新外,在外形設計方面并無新意。而這款最新的雙模電動車秦外形新穎,在時尚中還透露出幾分中國古典風格。實際上,近幾年在豪華品牌車型中早已開始流行“中國風”設計,一系列中國紀念版車型紛至沓來,諸如唐三彩、水墨畫、中國龍等元素都被外國設計師巧妙運用到車輛的設計當中。比亞迪秦的外形同樣蘊含中國風元素,例如一字回勾形前大燈的設計靈感就來自中國書法,力道遒勁,看上去富有視覺沖擊力。秦的車尾同樣特點鮮明,一體式尾燈具有極高的辨識度,而其造型則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弓箭,賦予秦動如離弦之箭的寓意。除了這些創(chuàng)意設計之外,秦的其他外形細節(jié)也可圈可點,特別是進氣格柵上部的鍍鉻飾條,與車頭的比亞迪Logo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成為整個前臉的視覺中心。此外,秦的車身線條感十分突出,再搭配多種色彩鮮艷的車身涂裝,讓人一眼就能從車流中將其辨別出來。
豐富的科技配置是打動消費者的法寶,也是有些人批評它的由頭
秦的內飾設計亮點頗多,比如可變換顏色的擋桿頭、全液晶儀表臺以及360°全景影像等,而這些亮點大多由其科技裝備支撐。以往,自主品牌車企往往依靠低價獲取競爭優(yōu)勢,如今在保持低價的前提下,配置愈加豐富,特別是對于比亞迪這樣一個精通電子產品的車企來說,更是著力提高旗下車型的電子科技配置程度,有些配置在業(yè)內看來甚至有些“逆天”,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但是也有一部分好事的看客借此攻擊比亞迪,認為其過于注重提高車輛的電子化配置,而在基本的底盤調校、造車工藝等方面卻進步不大,可謂“舍本逐末”。在筆者看來,提高車輛的電子化水平并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性,這是項極富挑戰(zhàn)性的工作,并不是隨便一個車企想做就能做好的,比亞迪在這方面的努力應該得到認同,不過批評的聲音也不無道理,同樣值得比亞迪深思。
在秦所有的科技配置中,比亞迪云服務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通過在蘋果手機或者使用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上安裝相應軟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登陸之后就能享受十幾種服務,其中包括車輛位置顯示、行駛軌跡跟蹤、遠程解鎖、開啟空調以及車輛充電信息顯示等功能。秦并不是首款應用比亞迪云服務的車型,不過相比于傳統(tǒng)燃油汽車,云服務對于秦來說意義更加重大,因為車主可以隨時查看車輛的電量信息和充電狀態(tài),以后還有望實現預約充電等功能。
“T+E”的組合方式造就了其直線加速的出眾表現
比亞迪F3DM車型曾搭載的是一款1.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在動力輸出方面算不上犀利。為了彌補F3DM在動力系統(tǒng)方面的不足,比亞迪為秦提供了一款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與其相搭配的是比亞迪自主研發(fā)的6擋雙離合變速器。對于雙模電動車而言,電動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使用的驅動電機整體結構緊湊,電機定轉子質量只有28kg,電機功率質量比可達到3.9kW/kg。相對于比亞迪DMⅠ代的核心控制單元,比亞迪秦對電控系統(tǒng)的各主要零部件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控制器策略更加豐富嚴謹。此外,比亞迪秦所搭載的電池性能和系統(tǒng)效果較F3DM而言,在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最大放電能力、低溫充電能力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
在秦上市初期,比亞迪曾經舉辦了一場“秦戰(zhàn)列國”活動,參賽車型不乏日產GTR和保時捷911等超級跑車,最終比亞迪秦取得了19勝15負的成績。這一成績的取得要歸功于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的共同作用,秦共提供EV(純電動)和HEV(混合動力)兩種模式,每種模式下又可以選擇經濟和運動兩種細分模式,因此秦共有4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不同于一般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秦配備了一款普通燃料車使用的6擋DCT雙離合變速器,而電動機則布置在變速器的輸出端,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可分別或者同時為車輛提供驅動力。
比亞迪秦有不足,當然更有特別之處,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之路必定不會一帆風順
比亞迪秦的直線加速性能的確令人交口稱贊,不過由于其后懸架為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因此整個底盤的反應與其動力性能并不十分匹配,雖然動力性能充裕,但是在彎道中的極限車速并不算高。不過,對于一款新能源汽車而言,其最大的亮點還是在燃油經濟性方面,工信部公布的秦100km綜合油耗僅為1.6L,如果消費者有充電條件,在理論上甚至可以只充電不加油,從而有效降低用車成本。
秦共有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18.98萬元和20.98萬元,雖然價格看似不菲,但是減去政府補貼之后也變得很親民。以深圳市為例,國家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3.325萬元(原為3.5萬元,現已正式啟動補貼“退坡機制”,即2014年和201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13年基礎上分別下調5%和10%),深圳市政府對其補貼3.325萬元,總補貼金額達6.65萬元,秦的終端售價也相應變?yōu)?2.33萬元和14.33萬元。隨著天津和上海等城市在政策方面對比亞迪秦拋出橄欖枝,秦面臨的銷售壓力也減輕了不少,有望走入更多普通消費者的家中,不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之路依然布滿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