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
《好風光》是陶谷寫給名妓秦弱蘭的一首詞。這是發(fā)生在五代時期的故事。故事流傳到明代,被江南才子唐伯虎相中,創(chuàng)作了一幅茶畫。
這天,南唐國都(金陵,今南京)館驛里突然來了一位少女,據(jù)說是館驛館史的女兒,來館驛打點零活掙錢補貼家用。少女的美姿,一下把住在這里的一位使者春心擾亂了。這位使者,就是后周的陶谷。
陶谷,五代至北宋(903~970)邠州新平(今陜西邠縣)人,字秀實。陶谷本來姓唐,為避后晉高祖石敬瑭諱而改姓陶。祖唐彥謙,歷任慈、絳、澧三州刺史,陶谷父唐渙,領(lǐng)夷州刺史,陶谷可說是名門之后。陶谷幼時父死后,隨母柳低嫁至邠帥楊崇本家。
陶谷從小聰明,十余歲時,文章就寫得不錯。后入仕途,后晉時起,作過校書郎、單州軍事判官。他寫信給宰相李崧,李崧甚重其文。時和凝亦為相,同奏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改監(jiān)察御史,分司西京,遷虞部員外郎、知制誥。后晉天福九年(943),加倉部郎中。后周顯德三年(956),遷兵部侍郎,加承旨。顯德六年,加史部侍郎。宋初轉(zhuǎn)禮部尚書,依前翰林承旨。北宋乾德二年(964),判史部銓兼知貢舉,后累加到刑部、戶部尚書。
陶谷與名妓秦弱蘭的情緣,是他出使南唐時的事。五代時,后周世宗柴榮派陶谷從首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出使南唐,南唐派升州(今南京市)太守韓熙載接待陶谷,甚是盡禮。但陶谷倚仗北宋強盛,南唐弱小等之勢,態(tài)度十分傲慢。在接待宴席間不茍言笑,道貌岸然,幾次出言不遜,弄得南唐大臣敢怒不敢言。韓熙載對同僚說:“我輩經(jīng)事已多,歷官多年,陶公何必如此?我觀此人,非端介正人,諸君請觀,吾有法使其露出原形……”
陶谷一下子被晾了起來,兩個多月后,他感到孤單無意思,在亭子里變法子寫了“獨眠孤館”幾個字。韓熙載見時機成熟,便設(shè)計治治陶谷這個假正人君子。
少女在館驛的出現(xiàn),是韓熙載設(shè)的計?!蔼毭吖吗^”的陶谷擋不住春心邪念的欲望,開始對少女獻媚示愛。但少女并沒有被打動。后來,少女在陶谷的強攻之下,終于動了心,隨了陶谷之愿。陶谷一時心滿意足,心血來潮,為少女題了一道詞《風光好》:“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diào),知音少。待得鸞膠續(xù)斷弦,是何年?”陶谷將《風光好》贈給少女,少女欣然接受陶谷的贈詞。
不日,后主設(shè)宴給陶谷送行,陶谷又擺正人君子派頭,更加傲慢。一巡酒之后,后主令歌女出來唱歌勸酒。一美若天仙的歌女,特地款款舞到陶谷的面前,陶谷作夢也沒想到,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的歌女,既是他贈詞的少女。少女所唱之歌,正是他贈送的《風光好》。韓熙載對眾人說,這位少女,是京城名妓秦弱蘭,所唱的《風光好》,是一位外地男客贈送她的一首詞。一時,陶谷面紅耳赤,狼狽不堪?!昂伪禺敵酢笔呛笕苏f起此段風流韻事時感受。
《風光好》贈詞,傳出陶谷與名妓秦弱蘭的一段風流韻事。這一韻事,流傳時間很長,當傳到明代時,被風流才子唐伯虎相中。
唐寅,字伯虎,明代(1470~1523)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有江南四才子之首的美稱,詩畫十分了得。他的仕女畫,在當時與后來,都很搶手,無人可比。陶谷、秦弱蘭和《風光好》詞,成了唐伯虎創(chuàng)作很好的素材。于是乎,一幅《陶谷贈詞圖》便被唐伯虎創(chuàng)作出來。畫中松樹翠綠,環(huán)境幽雅,陶谷相貌堂堂坐于榻上,正面觀賞坐在下面美貌絕倫的秦弱蘭。陶谷一旁置有筆墨紙硯,另一旁放著一杯茶水。陶谷面帶微笑,似是寫好《風光詞》后的心滿意足。坐于下面的秦弱蘭,束發(fā)高髻,繡襦羅巾,高坐彈琵琶,神態(tài)生動,似是得到《風光好》贈詞后的情景。在此畫的右上角,唐伯虎特地題了詩:“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當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fā)紅?!碑嬕庠娗?,韻味無窮。
《陶谷贈詞圖》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