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6年的第一天,洛杉磯,我住在兒子寄宿的美國人家里。冬日暖陽,光耀灼眼,人們面含笑容,靜享生活。打開電腦,翻看最新一期雜志的PDF版,萬里之外的人與事,便又真實地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從以往的參與者到如今的觀望者,我得以客觀而新奇地打量她,并接過楊錦麟先生持續(xù)11年的來信專欄,與你分享讀后之感。
12年前的今天,楊子、靜波和我組成了《南方人物周刊》籌備小組,轉(zhuǎn)眼已是一個輪回。始終如一的是,她堅持的勇氣、專業(yè)的精神和優(yōu)美的文本,將一個個行進中的中國面孔推向封面,成為了時代的風向標,兌現(xiàn)著“記錄我們的命運”的諾言。
而這些記錄者便是我的同事們。創(chuàng)刊伊始,每年的年末,我們都會推出4張年輕的面孔,本期也不例外。曾經(jīng)的48位新人和更多的幕后英雄,成就了一本雜志的夢想與尊嚴。無論未來怎樣,前路還在延伸,記錄者不會止步。 我離職當天,正是兒子16歲生日,他是讀著這本雜志長大的,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寫了一篇小文,以之紀念。我還記得文中最后一句:謝謝那些記錄時代的人!
這是送給我的,更是獻給我的同事們的。
——徐列
Q 分享去年看過的好書和好片。
李珊珊:好片:我最近剛剛看了個《卡羅爾》。
書:推薦一本《道德動物》,有點從另一個角度看人類社會的感覺。作者羅伯特·賴特是個研究宗教和心理學的作家,在普林斯頓做客座教授,好像還是美國著名的總統(tǒng)智囊,挺特別的一本書,在中國已經(jīng)第四次印刷了。
張蕾:書:《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少年H》、《午夜之子》。
片:《思悼》、《灣生回家》(紀錄片)、《紐約災(zāi)星》(The Jinx,紀錄片,以前也推薦過)、《九號秘室》(英?。?、《蠻荒故事》。
黃劍:過去的一年里,最讓我迷戀的是一部1992年的老片子,阿根廷導演費爾南多·索拉納斯的《旅行》。這是一部夢幻般的電影。電影講述一個少年騎自行車穿越阿根廷尋找父親,途中目睹了洪水中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似真似幻的紅衣姑娘、總是扭著屁股的大卡車、跪著行走的阿根廷人……魔幻,荒誕,卻又如夢一般迷人。
這一年,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紅氣球的旅行》,這是朱天文寫的,其中收錄了侯孝賢導演多部電影的劇本和小說原作。我想喜歡侯孝賢的人,不會錯過這本書。
衛(wèi)毅:書:《零年:1945 現(xiàn)代世界誕生的時刻》(對于1945年的紀念,這本書再好不過)、《走出帝制》(可以跟《告別革命》一起看)、《草木情緣——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文學迷和植物迷有福了)、《清晨5點的第五大道》(如何講述一部電影的誕生,這是典范)。
電影:《小森林》(2015年,我看得最多遍的電影)、《悲情城市》(2015年去了臺灣,時值臺灣光復70年,重看此電影,更能明白這座島嶼的命運)。
麻曉天:馮唐的《飛鳥集》不錯,《活出生命的意義》也蠻贊,一個香港的朋友所送;
電影推薦《龍蝦》。
鄒金燦:去年看了多少本書還沒有去統(tǒng)計,也沒有統(tǒng)計的習慣。值得一說的是《史記》,以前看過,去年是通體重讀,用的是中華書局近年出的修訂版,與中華點校本初版以及百衲本對照著看。修訂版制作精良,多了一些考訂,就不細舉了,當然也有一些遺憾,比如“后”“後”混用、字體不好看等等,但瑕不掩瑜,仍不失為《史記》的一個好版本。
張歡:2015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相關(guān)影視作品鋪天蓋地。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此前一年在日本大火的電影《永遠的零》。拜互聯(lián)網(wǎng)所賜,中國網(wǎng)民也能看到這部日本電影,但其實這部電影水平并沒有達到有些評論所言的高度,對于戰(zhàn)爭的反思并不深刻,對于一個偽軍事迷來說,有些細節(jié)難免穿幫。我只是覺得當全世界人民都在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場戰(zhàn)爭的時候,我們總要知道當年的對手的想法。主人公是零式飛機的傳奇飛行員,卻始終不肯加入空戰(zhàn),一直念叨的就是活下去見老婆孩子,但最終卻把生的機會讓給了學生,自己選擇了神風特攻。貫穿其中的是他的外孫在司法考試失敗后拼湊這位外祖父形象的過程,典型的兩條線索敘事。這里面有勇氣、信念、對家人的思念,甚至對戰(zhàn)爭的反思。只是給中國觀眾的印象難免是“糾結(jié)”,主人公的一生都在糾結(jié),影片本身也帶有日本戰(zhàn)爭電影一以貫之的“曖昧”氣息。分析電影不是我的所長,但我從這部電影中卻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性格?!盎钕氯ァ辈畈欢嗨闶请娪暗年P(guān)鍵詞之一了,對于這么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民族而言,活下去成了很多行為的借口,就連發(fā)動戰(zhàn)爭也能算進去。扯遠了,其實看完這部電影,第一感受是“戰(zhàn)爭太殘酷了,了解戰(zhàn)爭就不應(yīng)該發(f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