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暖
(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直屬機關幼兒園 廣東 廣州 510075)
低結構材料對于幼兒園玩教具的應用及意義
溫 暖
(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直屬機關幼兒園 廣東 廣州 510075)
新《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p>
幼兒操作材料是幼兒在活動中操作、擺弄的實物性、圖片性、符號性的材料,它是幫助幼兒系統(tǒng)地建構學習知識及誘發(fā)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幼兒操作材料是幼兒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載體,對幼兒主動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師在為幼兒提供后動材料時,需要注重材料開發(fā)和選取的多元性和實用性。
那么現(xiàn)階段的操作材料大體可分為:高結構材料和低結構材料。高結構材料就是有自己固有的形狀、結構,操作時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材料。那么什么是低結構材料呢?我理解的就是:結構簡單松散、可變性強、能實現(xiàn)多種玩法、可以長久地提供給孩子操作和想象的空間等等與之相關的幼兒活動的材料。
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把幼兒園的玩教具看成是一個連續(xù)體(如下圖),一端是純玩性,另一端是純學性,那么,你覺得偏向哪端的更重要一些呢?這個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個人觀點,我覺得幼兒園階段的寶寶,偏玩型的玩教具可能更適合他(她)們一些。在玩中所不經意間感悟到的知識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像。
我想每一名幼兒教師對于幼兒園玩教具的多樣性都深有體會,為了能給幼兒提供更豐富更多樣性的區(qū)域活動操作材料,老師們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制作各種各樣的玩教具。但是我們在提高玩教具教育有效性的同時,能不能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來達到需要的教育目標呢?那么低結構材料以其結構簡單,可變性強,有長久可持續(xù)性操作等特點,是幼兒園一種相當實用的玩教具材料。但是目前缺乏的就是對其具體應用的開發(fā)。那么我就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拿出來與各位同行分享共勉:
1、低結構材料可以適應不同能力階段孩子的不同需求。
舉個例子來說,廣州一年四季常綠,樹葉是最容易獲取的也是非常環(huán)保的一種低結構材料。有一次我園有個活動主題叫做《我愛春天》,于是課下我就帶領孩子到操場周圍去收集各種各樣的落葉,回班之后我跟孩子把各種不同形狀的樹葉整體歸納好,分別投放到了科學區(qū)、美工區(qū)、語言區(qū)等各個區(qū)角。拿科學區(qū)來說,就可以讓幼兒挑選兩種或兩種以上形狀的樹葉,按規(guī)律排序,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又能以遞進式的方法適應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提高了區(qū)域活動的有效性。
2、低結構材料題材寬泛,能提供給孩子廣闊的創(chuàng)意空間。
美工區(qū)可以讓孩子選擇喜歡的葉子進行拼貼畫,還可以提供剪刀讓幼兒把葉子修改形狀,這樣幼兒從單一的繪畫形式中跳脫出來,創(chuàng)作的興趣非常濃厚,整個半小時的區(qū)域活動有效性非常強。當然,各個區(qū)都可以用葉子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自主操作活動,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作,其樂融融。
3、低結構材料有較強的可持續(xù)性操作特點。
膠泥是幼兒園最常見的操作材料之一。我們做過一個主題《小手和小腳》。我們就在美工區(qū)投放了足夠多的膠泥,讓孩子在早飯后的區(qū)域活動中自己發(fā)揮想像,創(chuàng)意制作一組食物拼盤,課后我們把比較好的作品作為“小手真能干”的一個作品展示。它其實不是什么特別的材料,就是最常見的每個班都有的膠泥,但是由于做的比較生動有趣,孩子們對它表現(xiàn)出了很濃的興趣。甚至課后有時候上廁所啊洗手啊走過路過,都會假裝“啊嗚”吃一口,應該說是班上非常受到小朋友歡迎的一個低結構玩教具。
1、把教師從繁重的玩教具自制工作中解脫出來。
記得有一次去一家某私立幼兒園參觀。參觀過程中令我非常驚訝,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家幼兒園班級里的所有玩教具全是教師自制的,也許這所幼兒園的領導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覺得這樣比較能體現(xiàn)該園的教育水平,但是我想,這家幼兒園的老師得多累啊?這得花多少業(yè)余時間來做?。窟@樣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制作精美的玩教具上,不如多看幾本書,多充充電還更有意義。一些相對低結構的材料不是也可以同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也許效果還更好呢!
2、資源廣泛,獲取容易。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各種材質、品種多樣的的低結構材料,價格也相對便宜幼兒園統(tǒng)一購買是相對較為容易的。另外我們也可以發(fā)動幼兒與家長收集身邊的一些廢舊物品,比如:瓶蓋、舊紙筒、舊布料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幼兒操作材料。
3、低結構材料玩教具的應用更有利于幼兒遵循自己的內心。
過多高結構材料的投放,只會導致幼兒思想的固化,創(chuàng)意思維的泯滅。更多的把低結構材料應用到幼兒平時的操作活動中,可以提供給幼兒廣闊的創(chuàng)意空間,大大提高其創(chuàng)作的及積極性。
當然我們不是排斥高結構材料的應用,高結構材料固然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勞動成果,有其積極的教育意義。只有高結構與低結構玩教具的互為映襯,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兒園玩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幼兒園玩教具不在“高大上”,關鍵是生動有趣,操作性強,能獲得幼兒的喜愛,就是一件成功的玩教具。
在《指南》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要開展新理念,強調游戲中的“學”要把幼兒自主的“學”作為出發(fā)點,幼兒是內在自發(fā)的生長的,是小步遞進的過程,切不可用同一種范式,讓同一個年齡段所有幼兒,在同一個時間達成同一個目標。讓班級里的高結構材料向低結構材料轉身,相信老師們都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科學、合理的教育狀態(tài)。
蔡群:《淺談低結構材料在區(qū)角活動中的投放》
周莉佳:《高結構材料向低結構材料轉身》
《如何利用本土資源,豐富幼兒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