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立, 劉占德, 姚春潮, 龍周俠, 郁俊誼, 張 超, 高志雄, 郭學雨, 王逸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楊凌712100)
進入21世紀,獼猴桃作為一種營養(yǎng)健康水果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尤其在中國已經(jīng)形成生產(chǎn)和消費兩旺的局面,種植面積由2001年的不足2萬hm2猛增到2013年的10萬hm2以上,期間增長5倍之多,而單產(chǎn)也不斷增加,總產(chǎn)量在此期間也增至6倍以上;消費需求迫切,農業(yè)經(jīng)濟效益十分可觀[1-2]。
長期以來,由于授粉不充分影響果子商品率,因此獼猴桃濫用激素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為了解決充分授粉,明確充分授粉的數(shù)量級指標,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法,研究控制授粉對果實發(fā)育的影響,以期為生產(chǎn)上雌雄株配置、制定授粉技術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學依據(jù)[3-4]。
美味獼猴桃是栽培種的主要類型,在中國目前主要以秦美、海沃德、徐香和米良為代表的獼猴桃占總栽培面積的80%以上。因此,研究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技術就成為研究獼猴桃授粉技術的關鍵所在[5-8]。
試驗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進行,選取6年生海沃德、徐香和米良樹相近果枝于開花前進行套袋,一個結果枝套3~4朵花作為1個處理,處理設剪留花柱0(ck1),1,2,3,4,5,8,11,14,17,22,27,32,37,全留(ck2)共15個。每個處理重復3次。用同樣的方法在其他2株上進行重復試驗。開花后打開套袋,按處理剪留花柱,在自然條件下授粉。海沃德進行人工授粉,徐香和米良不進行人工授粉。于開花1個月后調查坐果率,收獲后測量果重和果形指數(shù),軟化后調查統(tǒng)計果實種子數(shù)量。
從表1可看出,全部減去花柱的3種品種坐果率均為0,授粉柱頭在1~8之間,隨著授粉柱頭的增加坐果率增加,由47%增至81.3%。由圖1可知,當授粉柱頭≥11時,3種品種平均坐果率在86.0%~89.0%之間,與對照全授粉的坐果率87.0%無明顯差異,表明美味獼猴桃充分授粉的數(shù)量級指標為11。
從表2和圖2可知,在1~14之間隨授粉柱頭增加,海沃德和徐香2種品種平均單果重由21.9g增至85.0g,當≥17時,單果重平均在83.5~92.7g之間,與對照全部柱頭授粉91.2g無明顯差異,表明美味獼猴桃充分授粉的數(shù)量級指標為17。
表1 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坐果率調查結果
圖1 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平均坐果率調查結果
表2 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單果重調查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授粉柱頭在1~14之間,海沃德果實種子數(shù)量隨授粉柱頭增加而增加,在56~689之間;當授粉柱頭≥17時,其果實種子數(shù)量在700~900之間;當授粉柱頭在1~14之間時,海沃德和徐香2種品種果型指數(shù)平均在0.85~1.14之間,與對照差異顯著,而當授粉柱頭≥17時,平均果型指數(shù)在1.13~1.21之間,與對照全留授粉差異不顯著,綜合表明美味獼猴桃充分授粉的數(shù)量級指標為17。
圖2 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單果重調查結果
表3 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果型指數(shù)調查結果
從坐果率、單果種和果型指數(shù)以及海沃德種子數(shù)量4項果實性狀結果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美味獼猴桃授粉柱頭數(shù)量不能小于11,否則坐果率低,單果重和種子數(shù)量明顯低于對照,直接影響產(chǎn)量,同時果型指數(shù)小,影響商品率,導致效益下降。
當授粉柱頭≥17時,不論坐果率、單果重、果型指數(shù)還是果實種子數(shù)量都與對照無明顯差異,表明授粉柱頭只須達到17,即全部柱頭的26%授粉即能達到充分授粉的目的,不必使用更多的花粉。
通過對3個代表美味獼猴桃品種果實性狀的4個主要指標試驗調查,基本明確了充分授粉的數(shù)量級指標在11~17之間,但要更為準確地定量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9-11]。
由于控制授粉是人工授粉,因而試驗應全部在人工授粉條件下進行,其試驗結論更能接近生產(chǎn)中應用控制授粉技術的實際。
試驗控制授粉沒有涉及果實品質,貯藏性能的變化,也沒有調查海沃德以外的其他美味獼猴桃種子數(shù)量,故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對果實及品質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12-17],以全面明確對果實產(chǎn)量、品質、種子數(shù)量以及貯藏性的影響,為制定控制授粉技術提供可靠全面的科學依據(jù)。
[1]崔致學.中國獼猴桃[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1980.獼猴桃研究報告集[C].1978-1980.鄭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3]林太宏,熊興耀.美味獼猴桃研究與商業(yè)化開發(fā)現(xiàn)狀[J].獼猴桃研究進展(Ⅱ),2003:101-105.
[4]李前進,鄭李宏,楊艷玲,等.蘋果樹人工授粉試驗示范調查[J].西北園藝(果樹),2011(6):9-10.
[5]尹小寧.不同授粉品種影響蘋果梨果型的試驗研究[J].北方果樹,2002(2):7-8.
[6]吳翠云,胡生萍,田玉琪.不同授粉品種對新梨7號的授粉效果[J].北方果樹,2006(3):14-16.
[7]歐行奇,趙俊杰,王春虎.對作物授粉方式概念與內涵的分析[J].種子,2009,28(5):86-89.
[8]張清明.提倡獼猴桃樹進行人工輔助授粉[J].西北園藝(果樹),2011(6):8.
[9]魏巖,尹林克,嚴成.白梭梭開花及風媒傳粉特點[J].干旱區(qū)研究,2005,22(1):86-90.
[10]朱友民,周宗旺,毛江平,等.獼猴桃蜜蜂授粉技術研究初報[J].中國南方果樹,2003,23(2):45-48.
[11]郭曉成.獼猴桃溶液授粉技術[J].陜西果樹,2007(1):16-18.
[12]王鳳鶴,楊甫.中國幾種果樹傳粉壁蜂授粉技術與開發(fā)[J].應用昆蟲學報,2008,45(6):862-869.
[13]梁文,朱建華,彭宏祥,等.余甘子傳粉昆蟲種類及其傳粉活動調查[J].中國南方果樹,2007,36(6):89-91.
[14]楊國閣,曹明哲,宋良紅.設施果樹幾種授粉方式的比較[J].河南林業(yè)科技,2002(4):44-46.
[15]于新剛.梨樹高效人工授粉配套技術[J].西北園藝(果樹),2011(6):6-7.
[16]姜國洲,來亞玲.果樹人工授粉五問[J].西北園藝(果樹),2011(6):5-6.
[17]張潔.獼猴桃栽培與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