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麗
買《蓮花》這本書,完全是偶然。它在我匆忙世界中突兀地出現(xiàn),待我緩過神來,才知道這本已經完成交易的書并非我想買的。
我覺得,這就是緣,偶然地、難以捉摸地。它強勢地一頭扎進我的生活里。像文中的蘇內河般,執(zhí)拗,且永遠只剩下行動。
書里的每一個字節(jié)都像是一滴滴雨輕打在宣紙上,沒有水漬,只是由中心一點一點暈開,沒有聲音。好像文字中的美無處不在,單純、混沌中有美,百無禁忌中有美,謙卑、克制中也有美,穿透文字本身煙云般的屬性。輕輕、清晰、明亮,沒有“宛在水中央”的那種朦朦朧朧。讀這本書時,不需要安靜,只需要一點瑣碎的時間,便可迅速進入狀態(tài)?!渡徎ā窌蹇諌m世的喧囂,會掃除你內心的煩惱;會使你感受深遠。蓮花代表一種誕生,清除塵垢,在黑暗中趨向光, 如一個超脫幻象的新世界的誕生。這是一本小說,是虛構的,但仿佛是一面鏡子,觸摸它時,對面是另一個模樣;松手時,儼然又變回了自己。
看完這本書后,我給遠方的朋友發(fā)信息。我既無開頭又無結尾地寫道:“原來內心一直住著個蘇內河,原來一直渴望過慶昭的生活。我一直這樣認為,我自信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p>
這本小說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敘事方法。在寫慶昭和紀善生相遇時,就寫出了一個特點:慶昭身邊總會帶著一本《圣經》,粉白絹面的筆記本;而紀善生總會帶著一部《辯證法史》,里面夾雜著許多信紙、菜單、香煙紙殼,第一頁堆滿密密麻麻的小字,其他頁空白。他們準備步行前往墨脫。其間插敘了慶昭的往事和善生的往事,從而引出了蘇內河。作者一邊寫慶昭和善生為去看蘇內河而徒步去墨脫,又邊寫他們的過往,最后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種微妙的關系被建立起來了。一路上,慶昭的忍耐力十分頑強,從不因為她而改變原來的計劃。大病初愈的她,在徒步去墨脫的旅途中度過生理期、腳被泥石流劃傷也不知道疼痛,只會說:“走著走著就麻木了,就不會疼了?!苯Y局很遺憾,墨脫并不美麗,只是一個普通的村莊而已,而那個如蓮花般美麗的女子蘇內河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因為她在一次送孩子回家、獨自歸來的途中,被泥石流沖入江河中,并沒有打撈到尸體。
一個很遺憾的結局,卻給我以震撼。前文一直沒有提紀善生和蘇內河在海島上到底見到了什么,后面的文字因這層層懸念而震撼?!翱吹胶?,數(shù)以萬計的黃色蝴蝶。覆蓋松樹粗壯的老樹干,像毯子一樣,從樹頂一直蔓延鋪展到泥地上。彼此擁在一起蠕動,沐浴陽光”。還有就是七月十五日,蘇內河逝去的那天,紀善生做了一個夢,在家逐漸脫離的過程中,突然從里面伸展出一對巨大的藍紫色的翅膀,翅膀上有華麗得令人眩暈的圓環(huán)花紋。接著,昆蟲的肢體開始出現(xiàn),那是她一直喜歡并且幻想得到的熱帶雨林中的蝴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蘇內河將身體里的這只蝴蝶去掉,就如釋重負了呢?
《蓮花》通過人物形象的描寫闡述了生活的意義和美好的品質。日影飛去,字入水中。
【西西贊】
閱讀是一件神奇的事,一本書可以帶你體驗一個世界。讀者在閱讀中成長,作者也在她的作品中蛻變?!渡徎ā分?,有關寓意,有關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有關心靈歷程,還有關努力……相較安妮寶貝以往的作品,《蓮花》的格局是壯闊的,雖然還是宿命—掙扎—彼岸的主線,但對于人性的探索,讓你感觸、思考,而凱麗已經開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