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要摒棄傳統(tǒng)的僵化模式,尊重學生特點與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充分與教師、同伴、文本展開對話,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與文本人物進行心靈對話,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誦讀感悟,體驗文本情感
朗讀是一種傳統(tǒng)學習手段,它適用于語文教材中的詩歌、散文的教學,朗讀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體驗,學生調(diào)動眼、耳、口、舌、腦直擊文本,從而走入文本營造的精神世界,與文本意旨達成共鳴。教師要摒棄以課文剖析為主的教學模式,放手讓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文本意境之美,品味人物的精神追求以及情感審美取向。
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雪》這首詞時,筆者給學生的朗讀配以優(yōu)美雄壯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在朗讀中領略詞中雄偉壯麗的景物描寫,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北國雪景圖;在朗讀中感受詞的語言之美、韻律之美、抒情之美,體驗詩人熱烈奔放的情感和前無古人的曠達情懷;在朗讀中品味作者的用詞之妙。例如“千里冰封”的“封”字,體現(xiàn)出北國冬景的凝然安靜,“萬里雪飄”的“飄”字,體現(xiàn)出漫天飛雪的舒展飄逸等等。
對于課文教學的重點,教師要采取課堂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究中突破難點、理解重點。例如在這首詞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的上闕著重于寫景,寫景的目的是什么?下闕著重于議論,議論要有感而發(fā),它與上闕的寫景有什么聯(lián)系?學生邊朗讀邊討論,理解了作者精妙的寫作手法,領略了偉人俯仰古今、豪情滿懷的氣概。通過學生的朗讀與探究,學生沉浸于詩詞的意境中,深切地受到了詩詞意境的熏陶,被詩詞的審美情懷感染。
二、設疑解疑,實現(xiàn)文本主題的升華
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驗是不相同的,在進行文本閱讀時,這些差異也會體現(xiàn)在閱讀體驗層面。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體驗,通過設疑、解疑的方式使學生走進文本,多角度地去審視主題,真正讓學生深入人物的心靈世界,與作者、文本實現(xiàn)有效對話。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教師會通過對課文的解析,貼標簽式的告訴本文的主題是: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罪惡,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其實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是它能夠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主題內(nèi)涵也會豐富與拓展。貼標簽式的主題閱讀往往會扼殺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教師把時間留給學生,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與探究,讓學生通過閱讀后著重理解:作者通過小說的寫作,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讓學生反復閱讀思考,找出為表現(xiàn)主題服務的例證。通過閱讀學生們得到結(jié)論:課文表達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金錢高于親情愛情”的扭曲現(xiàn)象。教師接著追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人格扭曲現(xiàn)象”?最后,教師引領學生了解作者莫泊桑的寫作背景,學生們對主題有了更加深入與宏觀的把握:小說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酸與無奈的處境。通過設疑解疑,層層深入,促使學生一步步接近文本主旨,這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促使學生把握文本價值的重要手段。
三、馳騁想象,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
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動力。如果沒有想象閱讀教學也就失去了活力。在閱讀教學中筆者采取了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的模式,讓學生把自己的想象訴諸于筆端,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與想象的能力的形成。促使學生走進文本人物的情感世界,這也是提高學生深層次閱讀能力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景》一文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整體閱讀課文,然后從父親的角度去寫一寫父親對兒子的看法。這就促使學生更深入的閱讀,深切體驗。有的同學在短文中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有的寫出了父親對兒子不諳世事的寬容以及種種的牽掛與不放心;有的寫出了父親真切希望兒子能夠成才,能夠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及重興家業(yè)。寫作促使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本,更深切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成共鳴。再如,在學習了《孔乙己》以后,教師設置了如下情境讓學生寫一篇短文:假設孔乙己與中舉的范進相遇,孔乙己會對范進說些什么?他們的對話內(nèi)容會是什么?學生通過對比想象,對魯迅先生所表達的對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有了更加透徹的理解。讀寫結(jié)合,引領學生深入閱讀,使學生加深了對文本主題的理解,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走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就必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閱讀感知、閱讀想象與閱讀品味觸摸文本人物的情感脈絡,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文本的價值,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張來楨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苦水中學 ?7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