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2004年以來,中國內地離婚率連續(xù)十年節(jié)節(jié)攀高。北京2011年有三萬兩千對夫妻離婚,2013年攀升為五萬四千對。上海也不遑多讓,2014年達到五萬三千多對。江蘇2014年有八十三萬多對結婚的,卻有將近十八萬對離婚的??傮w上看,離婚率增幅高過結婚率,已經是多年事實。這幾年,離婚的主力軍已經由“70后”變?yōu)椤?0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該“90后”唱主角了。而且,看這個趨勢,“90后”離婚的概率只能比“80后”更高。
在任何一個社會,離婚率高了,總不是好事。有人認為,現(xiàn)在的微博、微信,讓年輕人總是低頭看手機,網上的交往多于實際的交往。這種現(xiàn)象,絕對是婚姻的殺手。
當然,虛擬空間的男女交往機會多了,人們的外遇也就多了。而外遇在任何時代都是會破壞婚姻。僅僅是外遇一個因素導致離婚率激增,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現(xiàn)在中國內地的婚姻法對于離婚有過錯的一方懲罰相當嚴重,如果家底不厚,有過錯離婚,肯定有一方損失慘重。所以,盡管都傳說“80后”不靠譜,但他們多數(shù)已經開始步入中年,理性的成分逐年增加,不見得會對外遇如此熱衷,從而導致自己財產的巨大損失。事實上,離婚的人中,有很大的比例是雙方無過錯離婚。之所以要離婚,每每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買一雙鞋子發(fā)生爭執(zhí)會導致離婚,出門坐地鐵還是打車,也會爭吵至離婚,還有小兩口為了吃還是不吃隔夜的剩飯菜,最終離婚的。芝麻綠豆點兒的小事,爭吵起來,會把多少年的陳年舊賬都一股腦兒翻出來,再扯上雙方的父母、祖父母以及雙方的前任、同學、閨蜜。都知道這樣吵不好,但和好之后,還是要吵。無限度地重復這種悲慘的故事,重復到最后,就只好分手了。
男女在一起過日子很難嗎?非也。對于“80后”這種獨生子女的一代,過日子還真就是挺難的。獨生子女,原本在成長過程中,就欠缺與同齡人相處和溝通的環(huán)節(jié)。而他們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每每把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必須做的事情統(tǒng)統(tǒng)包下來。只讓他們學習就好,什么都別做。即使上了大學,有些大學生還是會把臟衣服打包寄回家里。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一旦成家,就是兩個太陽。非得一個戰(zhàn)勝另一個不可,如果有一個不肯投降,那就非離不可。
這樣的獨生子女時代,中國古代沒有,世界各國也沒有。當代的中國,最缺的是兩種學校,一種是家長學校,教會家長們做家長的ABC;一種是婚姻學校,教會步入婚姻的年輕人怎樣做夫妻,學會妥協(xié),學會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學會合作。
【選自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