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5-0204-02
中華經(jīng)典詩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下來的文化瑰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經(jīng)典詩文歷經(jīng)歲月的淘洗,蘊涵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審美意識,流淌著歷代賢達志士憂國憂民的情懷,幾千年來,它們滋養(yǎng)著華夏兒女的精神生命,形成了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文化品格,為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打上了鮮明的精神烙印。
如何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經(jīng)典詩文的興趣,引領(lǐng)孩子們走進經(jīng)典詩文的殿堂呢?為此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創(chuàng)設誦讀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參與。
為營造具有詩情畫意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我利用班級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詩配畫,出好以古詩文為主題的班刊,使孩子們一走進教室,就融入了古詩文的濃濃氛圍之中。在浩瀚的詩海里,課本上的古詩只不過是浪花一朵。我們不能只教會孩子欣賞浪花,而應教會孩子去遨游詩海。而浩如煙海的經(jīng)典詩文哪些是適合教孩子閱讀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從中精心篩選,提煉出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內(nèi)容,并按特定的年齡,特定的情境歸納整理,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給孩子們。
如學習美德,讓學生背誦《三字經(jīng)》《千字文》《增廣賢文》等在瑯瑯的誦讀聲中,學生猶如與歷代圣賢平等對話,感受到先輩們先進的思想。教師加以點撥指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討論交流,對照自己找差距,辨別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對的,哪些還做不到的,今后應該怎樣做。通過這樣的活動,我欣喜地看到學生愛學習,守紀律,尊師長,敬同學了。家長們也高興的說:“我的孩子變得懂事多了?!?/p>
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我們把經(jīng)典詩詞分門別類,如“學習美德”、“愛國主義”、“描寫春天”、“描寫夏天”;把名言警句、格言、諺語分成“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尊師愛友”,讓學生分類誦讀,并記錄到專用的筆記本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看到自己筆記本里的詩詞與日俱增,對誦讀詩文的興趣也越發(fā)濃厚,信心也就更加充足,熱情也更加高漲了。
二、成立班級圖書角,為誦讀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學生參加古詩文誦讀活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書的問題。由于學生家庭生活條件的差異,要求每一個學生購買數(shù)本誦讀文本,不現(xiàn)實也不必要。利用廣大學生的藏書,成立班級圖書角,使現(xiàn)有的閱讀書籍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無力購買的學生的困難,可謂一舉兩得。班級圖書箱內(nèi)的書籍,可在午間、課間閱覽,也可以出借,帶回家閱讀,甚是方便。
三、充分利用媒體,激發(fā)誦讀興趣。
除了在學校顯眼、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地方用古詩文來進行裝飾外,我還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在課間和午間休息時間播放古詩詞配樂歌曲,上網(wǎng)搜尋古詩詞教育網(wǎng)站,點擊瀏覽。意境悠遠的民族音樂,藝術(shù)家們富有感染力的誦讀,讓學生感其聲,領(lǐng)其情,仿佛來到了古遠的年代,和詩人們進行心靈的溝通。讓孩子們在休閑娛樂中感受經(jīng)典魅力,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經(jīng)典詩文的興趣。
四、不斷翻新花樣,豐富誦讀內(nèi)容。
1.分散讀
每周、每天我都要布置相應的古詩文背誦作業(yè),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進行背誦,有的學生在跳皮筋的時候、踢毽子的時候背誦,有的學生利用拍手游戲背誦,有的學生課余互相對背。我們還極好地利用了課前兩分鐘這一空擋時間,由班級古詩文吟誦小老師帶著全班同學一同吟誦,其樂無窮。這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常常掛在學生嘴邊,給學生的課余生活增添了色彩,而且還在潛移默化中達成了背誦的任務,真是“校園處處踏歌聲”。
2.集中讀
教室黑板上方都留有空白用于開辟“詩文壁”,每周由班長抄寫、或由書法比較好的同學書寫一首契合本周及篇幅稍長的古詩文、繪畫好的同學配上書畫,作為每周的必背篇目,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字音、韻律及抑揚頓挫的背誦指導,使學生不但準確的掌握本首詩的背誦,而且領(lǐng)略了其中的韻味。
不論運用哪種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激發(fā)學生誦讀興趣,從而讓學生愿讀、樂讀。
五、每月評選誦讀小標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舉行古詩文誦讀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每月評選出誦讀小標兵,讓他們向全班學生介紹誦讀的篇目、方法、心得體會,使其他學生借鑒他們的優(yōu)點,為誦讀活動的持續(xù)開展注入動力。小學生最大的滿足感是得到別人的夸獎,他們說的某一句話,做的某一件事得到老師的肯定、同學的贊賞、家長的表揚,他們就感到非常愉悅,那滿足感、幸福感溢于言表。通過不同方式激勵學生,讓全班同學都品嘗到背誦經(jīng)典詩文的快樂。這樣,就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背誦詩文的熱情,并保持著興趣的熱度。從而讓誦讀詩文活動能持久地開展下去。
六、學以致用,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華盛頓說過:“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于廢紙?!北吃娨彩侨绱?。所以,我注意引導學生把誦讀的古詩運用于自己的作文和言談中,做到學以致用。開展“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后,不管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言表達比以前更流暢、更風趣了;翻開學生的習作,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很自然的引用:“竹外桃花三兩,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遲日江山綠,春風花草香?!钡仍娋鋪砻鑼懘壕?;有的學生能恰當?shù)匾谩靶『刹怕都饧饨?,早有蜻蜓立上頭?!薄熬G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薄包S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等詩句來描述夏日的景色,收到言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在經(jīng)典詩文這片姹紫嫣紅的百花園里,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之傾倒,為之陶醉?!案褂性姇鴼庾匀A”,引領(lǐng)孩子徜徉在經(jīng)典詩文的海洋里,領(lǐng)略長江黃河的氣魄與胸襟,感悟唐詩宋詞元曲的柔媚與豪邁,品味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圓月春節(jié)的鞭炮……讓孩子從小沐浴在經(jīng)典詩文的濃郁芬芳中,感受經(jīng)典詩文的魅力,加強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豐富學生的內(nèi)涵,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中華經(jīng)典詩文,正逐漸走進孩子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