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純
摘 要: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錘煉語言,本課題依托于拓展書簽的使用功能,充分運用書簽的書寫載體功能,交流展示功能,文化收藏意義,促進學生錘煉語言;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激發(fā)微型寫作動力,以達到對作文進行輔助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書簽;微型寫作;興趣;語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63-03
一、課題的提出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不斷思索和探究的問題?!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目前的情況是,學生普遍缺乏寫作興趣,對生活缺少觀察和感悟,樂于表達無從談起,厭惡并懼怕寫作文是多數(shù)同學的心聲。另外,學生作文語言平淡無味,缺乏個性,缺少亮點也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很多學生直接采用“拿來主義”,照搬照抄優(yōu)秀作文,或者按照一定的套路虛構文章,虛假空泛的內容充斥著作文,作文中的語言很難有自己的風格。加之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為個人表達增添了很多新途徑,論壇,博客等等,人們的表達進入電子時代。這也使學生的語言風格更加口語化,網絡化。如何引導學生錘煉語言,使作文中的語言更加精粹值得思考。新課程標準要求,“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泵绹睦韺W家羅杰斯把“創(chuàng)造自由的氣氛視為教育的根本”;我國現(xiàn)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說:“文字的記錄,可以幫助思想學問:可以使思想漸成條理,可以使知識循序漸進?!?/p>
因此,我們嘗試運用書簽進行作文輔助教學。書簽具有書寫載體功能,交流展示功能,文化收藏意義。書簽上的文字創(chuàng)作,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創(chuàng)意表達的機會;以書簽記錄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學會審視和思考,培養(yǎng)形成文字表達的習慣。通過傳遞書簽,搭建展示學生鑒賞水平和創(chuàng)作才華的平臺,引導學生錘煉語言,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
二、課題的實施
1、書簽的初步制作
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整合,使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結合,策劃自制書簽活動,要求學生制作能書寫文字的卡片式書簽。書簽款式的設計,由美術老師指導。根據(jù)書簽的文字主題需要,美術老師對書簽的色彩選擇、畫面設計、配飾等給出設計建議。
比如,童年故事系列書簽的制作中,美術老師建議書簽卡片可以剪裁成卡通動物的輪廓,于是,出現(xiàn)了加菲貓、喜羊羊輪廓的書簽,充滿童真童趣;而制作詩詞系列書簽時,美術老師建議書簽的顏色選擇牛皮紙色或純白色,配以鉛筆畫或水墨點染,制作出的書簽淡雅別致。美術課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書簽的制作也產生很大的興趣。他們匠心獨具,認真地選紙,選色,配畫,制成風格各異的書簽。這些書簽凝聚了師生的汗水,也彰顯著他們的智慧。
2、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
書簽具有書寫載體功能,在書簽上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相當于一次“微型寫作”。因書簽篇幅限制,這種寫作只需要只言片語,記錄生活,表達感悟,發(fā)表評論等,學生以兩種形式進行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自由創(chuàng)作和主題創(chuàng)作。
(1)自由創(chuàng)作。本課題在我所執(zhí)教的初一年級的兩個班級開展,自由創(chuàng)作階段為期一個半月,每個學生進行了至少3次自由創(chuàng)作,興趣濃厚的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次數(shù)超過5次。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文字創(chuàng)作沒有過多限制,捕捉思維靈感,表達心聲,或議論,或抒情,或描寫。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作品呈現(xiàn)出不同水平,師生共同評選出滿意的作品,這些作品各具特色。列舉如下:有的浪漫詩意:“溫暖的春日,校園的木棉花開得絢爛,一如我們的青春。”
“理想的殿堂金碧輝煌。”
有的充滿哲思: “昨天的遺憾已成過往,明天的輝煌由你創(chuàng)造。”“我的寵物小龜告訴我,慢慢行哦,路上有好看的風景?!?/p>
有的針砭時弊:“小皓博,你是過往人間的天使,你的離去喚醒人們的良知?!?/p>
(2)主題式創(chuàng)作。主題式創(chuàng)作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提出一定要求,學生要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主題創(chuàng)作更便于書簽傳遞,有了一個集中話題來交流,學生內心表達欲望被激發(fā),學生對彼此創(chuàng)作的書簽文字作品也更加關注。主題式創(chuàng)作階段持續(xù)三個月,主題的設置由師生共同篩選確定,學生選擇了以下8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述說童年;同學素描;成長的煩惱;家鄉(xiāng)美;感恩;讀書感言;最美詩詞;最溫暖的畫面。
其中,以下幾個主題,學生比較感興趣,也涌現(xiàn)了一些好的書簽文字作品,列舉如下:
《童年》主題:
“童年在那條清澈的小河里,夏日的午后,陽光灑在河面上,河水閃耀著鉆石般的光芒,游水,捉魚,捕蝦,我們的笑聲似乎一直飄蕩在小河上。”
“媽媽說,童年的我是發(fā)明家,加熱冰淇淋,讓小蝦曬太陽,在花盆里種糖果……”
“鐘愛兒時跳房子的游戲,方格子里有多少歡聲笑語,如今,陪我跳房子的小伙伴啊,你們在哪呢?”
《同學素描》主題:
“鐘愛熊貓變身,課間一口氣喝完三盒伊利奶,招牌笑容是瞇著眼,露出你的兔子牙,這張書簽送給可愛的你。”
“你每天最后一個離開教室,關好風扇和門窗,這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得認真,你像墻角默默開放的小花,不引人注意,卻暗自送來芳香?!?/p>
《最美的詩詞》主題:
這一主題要求學生選擇兩句最美的詩詞,擴寫畫面或書寫感受。配合著詩詞內容和意境制作出的書簽非常雅致,文字部分完全由學生原創(chuàng)。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一份惆悵誘我深入這微帶醉意的詞,仿佛在天宮神游,在幻覺中,我看到輕薄的衣袂飄飛,孤獨而凄美;我聽見亙古而悠長的歌聲,直達內心的脆弱與彷徨……”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無法用其他詞語描述這份雅致,我仿佛已在那清麗月光中,嗅到淡淡的花香,聽到了悠揚的笛聲,還邂逅了一位俊逸的吹笛人。”
《最溫暖的畫面》主題:
這一主題是學生在閱讀《讀者》上的一篇同題文章之后提供的,學生比較喜歡。
“腦海中最溫暖的畫面,總離不開媽媽。如果生活中點滴的善意是一縷纖細悠長的火苗,那么媽媽的愛,就是一個暖烘烘的大壁爐?!?/p>
“爸爸、媽媽、我和哥哥,一家四口人在周末的午后,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吃零食,一邊看電視,這其樂融融的畫面最溫暖?!?/p>
“最溫暖的畫面卻在那個陰冷的雨天,你將大衣披在我的肩上,傳遞了你的溫度,也傳遞著你的關愛?!?/p>
3、書簽的展示與傳遞
(1)書簽的展示。學生的書簽作品,定期在班級展示。展示的方式如下:
方式一:書簽展板
書簽展板設置在教室墻壁上,用于優(yōu)秀書簽作品的展示。共組織5次書簽展板展示,自由創(chuàng)作作品展示1次,主題創(chuàng)作作品兩個主題共同展示1次,共4次。每個班級每期被展示的書簽作品大約在15個左右。教師組織學生對書簽進行多方面評選,最佳畫面設計,最佳文字設計,最美書簽等等,優(yōu)秀作品被粘貼在書簽展板上。為了展示自己的智慧水平,學生在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和畫面設計上都很用心。被評選出的最佳文字設計書簽,要求語言表達清晰,簡潔,精粹,優(yōu)秀的作品給學生引領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文字創(chuàng)作也提供修改意見。
方式二:書簽彩報
書簽彩報由學生自制,用于小組成員的書簽作品展示。全班同學分為6個小組,組長組織組員把本組的作品固定在一張A3大小的紙張上,書簽作品旁留有“讀者反饋”欄,有的小組把做好的書簽直接粘貼,有的小組用數(shù)碼相機把書簽拍照打印,做好的書簽彩報在小組之間交流,其他小組負責評定作品的星級并寫好欣賞感言。便于交流的主題如《成長煩惱》、《家鄉(xiāng)美》主題書簽用這一形式來展示,效果更好。
(2)書簽的傳遞。書簽的傳遞,也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搭建了展示的平臺。我們組織了3次書簽傳遞活動,“書簽尋主人”活動,“傳遞感恩書簽”活動,“讀書感言書簽交流”活動。
“書簽尋主人”活動中,書簽的文字內容部分,是一段關于班級同學的描寫,這張書簽就被贈予被描寫的同學。很多學生絞盡腦汁設計文字內容,希望同學能收到自己精心制作的書簽。學生抓住人物的特色創(chuàng)作,言簡意賅,收到書簽的同學對這份禮物愛不釋手,也成為這份書簽作品最認真的讀者。
“傳遞感恩書簽”活動被安排在感恩節(jié)這一天。這個活動動員學生為給自己幫助的人送上親手制作的書簽,書寫發(fā)自心靈的感恩話語。學生們把書簽送給了老師,父母,同學,還送給了給予他們點滴幫助的人。學校的清潔工阿姨,小區(qū)的保安,都收到了感恩書簽。這些書簽為人送來一絲溫暖。學校的清潔工阿姨說,雖然這個書簽她自己用不上,但學生表達的謝意讓她很感動。
“讀書感言書簽交流”活動動員學生把做好的讀書感言書簽贈送給其他同學,組長組織小組之間贈送,確保每個同學都得到一張同學贈予的書簽。
4、書簽文字作品的轉化與運用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時說:“興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xiàn)象的‘權力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⑤書簽文字作品畢竟短小,只有只言片語。將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與作文訓練結合起來,把書簽文字作品轉化運用到作文中,既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也能對作文教學起到更明顯的輔助作用。
方式一:引用書簽上的精粹語句
書簽的優(yōu)秀文字創(chuàng)作給學生積累精粹語言提供便捷。整理抄錄自己和同學書簽創(chuàng)作的精粹語句,在作文中信手拈來,加以引用,為作文語言增添了一絲亮色。這樣的引用在學生的隨筆和作文中時常出現(xiàn)。例如在單元測驗的命題作文《 最美麗》中,有的學生直接引用《同學素描》主題書簽中的原句作為作文結尾,“你每天最后一個離開教室,關好風扇和門窗,這不起眼的小事你做得認真,你像墻角默默開放的小花,不引人注意,卻暗自送來芳香,你在我心中最美麗?!?/p>
方式二:擴寫
收集書簽上文字作品,挑選有價值的素材,如學生的點滴感悟等,反思當時心境和經歷,將書簽上的只言片語擴寫,讓書簽上的“微型作文”和成篇作文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如在《最溫暖的畫面》書簽制作后,我們把這個話題作為一次作文的命題。很多學生借鑒書簽上的文字創(chuàng)作,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充。如把溫暖畫面與母親聯(lián)系起來的同學,在作文中把這一書簽作品擴寫如下:
“最溫暖的畫面總與母親有關。兒時,每當夜晚降臨,媽媽就會把南瓜燈“啪”地打開,橘黃色的燈光輕柔地彌漫,這時,墻壁上出現(xiàn)了調皮的影子人,它蹦來蹦去,我的目光也隨之跳躍。媽媽靈巧的手指在淡淡的燈光下翻轉,輕柔地講述:從前有只小黑狗……墻上的小黑狗果真栩栩如生了……”
此外,我們還讓學生擴寫了《述說童年》和《家鄉(xiāng)美》主題書簽作品。指導學生把童年主題書簽中的素材生動具體地展開描寫,如把“加熱冰淇淋”的情節(jié)完整化,把“跳房子”的游戲寫具體,寫出玩耍過程中的趣味。
方式三:拓展與遷移
書簽制作和傳遞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的作文素材拓展了思路,學生常常把參加書簽相關活動的經歷感受轉化成作文中的素材。
感恩書簽制作后,很多同學把書簽贈送的相關故事寫入作文,送給保安感恩書簽的同學在作文中講述了保安叔叔下雨天送她回家的故事,感情真摯,讀來讓人溫暖。送給自己媽媽感恩書簽的同學在隨筆中描述了媽媽接到她的書簽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情景,而她則意識到自己平時對媽媽的體諒和關愛不夠,這種反思讓孩子悄然成長。還有一位學生在制作《讀書感言》主題書簽后,把和爸爸討論《三國演義》的過程寫成了一篇作文《我和父親品<三國>》。創(chuàng)作“鬼故事”主題書簽后,有的學生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又創(chuàng)作了一些鬼故事小說。書簽制作活動所衍生的“副產品”,讓人欣喜。
三、初步成效與存在的問題
1、初步成效
(1)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學生微型寫作的興趣在制作書簽的過程中逐漸被激發(fā),呈交作品的積極性非常高。這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圖文并茂的書簽制作形式,調動了學生微型寫作的興趣;
書簽寫作的難度降低,寫作任務小,增加了學生寫作動力;
書簽的傳遞使學生的作品具有贈送交流的特點,這使學生寫作增加了目的性,也擴大了學生寫作的讀者群;
書簽文字作品在作文中的運用,也給學生帶來成就感。
(2)書簽優(yōu)秀作品和優(yōu)秀作文的涌現(xiàn)。這段時間,每個學生制作了至少10張書簽,兩個班級積累優(yōu)秀書簽作品80多份;同時,學生的作文也涌現(xiàn)出了更多優(yōu)秀作品。對比實驗前后,作文測試的平均分提高2分。黃蘭笛同學的作文《<論語>的魅力》被發(fā)表在深圳青少年報的家教周刊版;石劉同學創(chuàng)作了3000多字的鬼故事小說《磨盤》,深受同學喜愛;學生參加《全國圣陶杯作文大賽》和《新世紀作文大賽》的熱情很高,15人獲獎。
(3)作文語言亮點的增加。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對錘煉學生語言起到促進作用;當學生將書簽文字引用或轉化運用到作文中時,作文的語言亮點增加。對比實驗前后,實驗后的期末作文測試中,語言有亮點的人數(shù)比例大幅增加。
2、存在的問題
(1)系統(tǒng)性。書簽的文字創(chuàng)作會涌現(xiàn)出一些好的作品,如何把這些作品分類整理,供學生摘錄,使學生的書簽作品能更有系統(tǒng)性,更有效轉化運用到作文中,一直在嘗試多種辦法。
(2)延續(xù)性。書簽的制作畢竟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當學生的科業(yè)負擔逐漸增加時,書簽制作的質量隨之降低。另外,隨著一系列書簽傳遞活動的開展,學生的新鮮感逐漸減弱,制作書簽的興趣不再濃厚。如何延續(xù)學生微型寫作的興趣還需思考。
參考文獻:
[1] 《語文新課程標準》第10頁
[2] 《自由學習》卡爾羅杰斯 豆丁讀書
[3] 《民國那些范兒》第5頁 歐陽悟道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1年5月版
[4] 《給教師的建議》第58頁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