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偉
(江西省全南中學 江西 贛州 341800)
加強實驗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思維的拓展
——以“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為例
李紅偉
(江西省全南中學江西贛州341800)
摘 要:從多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實驗復習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適當的知識遷移,以引導學生思維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實驗復習知識遷移思維拓展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實驗試題是通過改變實驗情境、實驗條件、實驗目的、實驗結論等條件設計出來的一類試題.這類試題不僅能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同時能較好地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靈活度.在高三物理實驗復習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所掌握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知識進行適當的遷移變化,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下面以“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為例,談談在復習教學中如何對實驗知識進行遷移拓展.
1從實驗原理的角度進行遷移
在平時物理學教學中,通常是利用伏安法來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原理是由電流表測出流經電路的總電流I,電壓表測出路端電壓U,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Ir,利用計算法、圖像法等方法求得E和r.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從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變式的角度進行遷移,引導學生思維延伸;如,利用電流表和電阻箱的安阻法、利用電壓表和電阻箱測的伏阻法、利用兩個電壓表(其中一個電壓表內阻已知的)伏伏法,等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從實驗原理的角度進行實驗知識遷移的方法.
1.1利用標準電源的方法
電路圖如圖1所示.
圖1
圖1中E為供電電源,Es為標準電源,Ex為待測電源,Rp是限流電阻,r0電流表G的保護電阻.測量時,首先閉合開關S1,電阻絲AB上有一定的電勢降落;接著將開關S2合到“1”位置,移動滑動觸頭C,使G指針指零,此時AC的長度為L1,AC段電壓為Es;再將S2合到“2”位置,移動滑動觸頭C,使G指針再指零,此時AC的長度為L2,AC段電壓為Ex.由于電流表G的示數為零,則兩次流過AB的電流不變,故
得
這種方法能準確地測量電源電動勢,但無法測出電源內阻.
1.2利用電橋平衡的方法
電路圖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時,調節(jié)變阻器R1和R2使電流表G的讀數為零,此時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之和就是流過電源的電流I(即干路電流),電壓表V1和V2的示數之和就是電源的路端電壓U,則E=U+Ir,兩次調節(jié)R1和R2,使電流表G的示數變?yōu)榱?,讀出4個電表的讀數;第一次兩電流表示數之和為I1,兩電壓表示數之和為U1,則E=U1+I1r;第二次兩電流表示數之和為I2,兩電壓表示數之和為U2,則有E=U2+I2r,聯立可得
此方法測量不必考慮電表帶來的誤差,測量精確程度取決于電流表G的靈敏程度,不存在系統(tǒng)誤差,即
E測=E真r測=r真
1.3利用輔助電源的方法
電路圖如圖3所示.
圖3
實驗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和R′,使電流表G的示數為零,此時A和B兩點的電勢φA和φB的關系是φA=φB,讀出電流表A和電壓表V的示數I和U,則
E+E′=U+I(R′+RA+r+r′)
E′=I(R′+RA+r′)
由兩式解得
E=U+Ir
測得兩組數據U和I,列方程可解得
此方法測量同樣不必考慮電表帶來的誤差,測量精確程度取決于電流表G的靈敏程度,不存在系統(tǒng)誤差,即
E測=E真r測=r真
2從實驗儀器的角度遷移
伏安法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中涉及的主要儀器是:滑動變阻器、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所以在實驗復習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對這些儀器進行遷移和變化.
2.1從滑動變阻器的角度變化
在伏安法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所起的作用是使外電路電阻變化,致使流經電源的電流、路端電壓變化,因此可以用其他類型的電阻代替滑動變阻器.如2014年高考全國大綱卷就用定值電阻代替滑動變阻器(圖4).
圖4
2.2從電表的角度變化
在伏安法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電流表測量流經電源的電流,電壓表測定路端電壓大?。蝗绻峁┑膬x器中沒有電壓表,只提供了小量程的電流表,或提供的電流表、電壓表量程太小,則必須對電表進行改裝.如在2014年高考中,福建卷、全國課標Ⅰ卷都是將小量程電流表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圖5).
圖5
上海卷采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代替電流表、電壓表來采集路端電壓和流經電源電流大小(圖6).
圖6
2.3從電源的角度變化
在伏安法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通常采用干電池為測定對象,實際上還可以采用其他電源,測量其他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如水果電池、原電池、蓄電池、鋰電池 、鎳鎘電池等.圖7所示電路是2013年高考全國課標Ⅰ卷使用多用電表歐姆擋對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進行測定.
圖7
3從實驗目的的角度遷移
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的實驗目的是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但是有時可以利用本實驗電路測量其他物理量,從實驗目的的角度進行遷移、變化.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3)小題就是利用這個實驗進行定值電阻的測量.
【例1】(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28題)在“用DIS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
(1)將待測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定值電阻、開關及若干導線連接成電路如圖8(a)所示.圖中未接導線的A端應接在____點(選填:B,C,D,E).
(2)實驗得到的U-I關系如圖8(b)中的直線I所示,則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___V,內電阻阻值為______Ω.
(3)為了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應在圖8(a)中將“A”端重新連接到____點(選填:B,C,D,E),所得到的U-I關系如圖8(b)中的直線Ⅱ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Ω.
圖8
4從實驗數據處理的角度遷移
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數據處理中,通常應用計算法或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處理.如2014年高考福建卷利用逐差法處理數據,應該說對實驗復習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導向性.
【例2】[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19題(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伏安法測定某一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原理如圖9所示,其中,虛線框內為用靈敏電流計G改裝的電流表A,V為標準電壓表,E為待測電池組,S為開關,R為滑動變阻器,R0是標稱值為4.0 Ω的定值電阻.
圖9
某次實驗的數據如表1所示:該小組借鑒“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試驗中計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計算出電池組的內阻r=____Ω(保留兩位小數);為減小偶然誤差,逐差法在數據處理方面體現出的主要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
表1 實驗數據
總之,在高三物理實驗復習教學中,應加強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復習,同時也應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驟、數據處理等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實驗試題的變化,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使學生在碰到創(chuàng)新型實驗試題時能夠得心應手,迎刃而解.
參 考 文 獻
1李一新.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2胡亦中.用多種方法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
收稿日期:(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