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三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年會,所定位的主題依然是“重構學習”,這意味著本屆大會要致力于從更多的維度,去闡釋如何“用設計改變教育,以教育設計未來”。
我越來越覺得,當“設計”成為一種思考方式,成為這個時代教育的主流方法論時,它就是解決大多數學校問題的利器。
在此我代表“第三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年會”組委會,誠摯地邀請每一位致力于變革的學校教育工作者,光臨盛會,共同設計教育的未來。
今年我們的相聚,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這要從2016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說起——
今年4月,人工智能“阿法狗”首次戰(zhàn)勝世界圍棋冠軍,我們知道,這標志著人類的學習內容必須發(fā)生深度轉向。我們要學會在一個智能化的世界,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工具為學習前提;要思考當機器人將覆蓋大多數工作的時代,人與人類文明的獨有價值、能力和潛力是什么?
今年8月,以傅園慧、郎平為代表的奧運標桿,無爭議地成為全民偶像。她們讓疲于人生賽道的中國人有了新的領悟:你可以“用盡洪荒之力”,但也要分外超脫有趣;你可以不拿閃亮的金牌,但不能沒有平和的心態(tài);你可以全力以赴追逐勝利,但更重要的是以什么姿態(tài)走向巔峰?
今年8月,騰訊發(fā)布公告,微信國內用戶突破七億人。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將“個個掌握工具,人人擁有話筒”;意味著更多的真知與歧見交織,“清流”與“污水”同源……當直面商業(yè)時代泥沙俱下的 “個人品牌塑造”,又需要我們的孩子經歷怎樣的學習,才能擁有從容辨別、選擇、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
是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fā)生無數的故事,提醒我們教育的深度、廣度、可能性正被大大延展,教育實施的手段空前豐富,教育對文明進程的意義極大提升;重新定義教育、重新設計學校、重構師生學習,已經勢在必行。2016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年會,我們追問的是,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第三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年會的主張是,教育在學習情境的新重構中,在學校社群的新關系中,在技術工具的新可能下,在評價考試的新探索里……歸根結底,在人的回歸與美的追求中。
最后要說明的是,本屆年會我們也“使出了洪荒之力”,去設計每一個您將觸摸的情境——
整個現場就是一場當代教育藝術的展覽與表達;
整個服務就是一場對教育新概念、新工具的示范運用;
整個流程就是一個發(fā)現與解決教育當下核心問題的蒲公英盒子;
整個會議就是一段高質量、沉浸式、情境化的體驗學習;
整個學習就是一場有主題、有機制、有互動、有挑戰(zhàn)的社群分享時光;
……
您來嗎?讓我們一起在這里,使想得到的教育,成為看得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