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華
【關鍵詞】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視頻編輯;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4—0070—01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和“學”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它符合素質教育所提倡的“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還學生主動思維的空間,讓學生主動發(fā)展。在視頻編輯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學習視頻軟件的方法,運用知識的方法,而不是機械地讓他們認識工具和窗口,以及識記工具和窗口的功能。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實施步驟,現舉例說明“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視頻編輯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心備課
課前要將所講的內容和工具結合在一起,制作出精美的實例樣片。它們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并將實戰(zhàn)演練也輸出成影片,以便在欣賞中分析。如,在學習“視頻轉場內容”時,我把許多動物圖片用轉場制作成樣片,學生們看到可愛的動物、精致的構圖、不斷變換的轉場效果時,興趣盎然,欲欲躍試,在課堂學習中表現積極,制作認真。
二、教學流程
1. 任務描述。用精練的語言對所學任務作出準確的描述,讓學生能夠理解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如,制作馬賽克效果。
2. 任務分析。播放課前準備好的樣片,讓學生先自己觀看欣賞,然后再由我分析樣片,給合本堂課要在樣片中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在樣片中會達到的效果,讓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如,在學習制作“馬賽克效果”時,我下載了生活中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馬賽克效果片段,學生馬上會明白就是把不能直接播放的內容打花。
3. 任務實施。在教學時,盡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一般首先由我演示操作講解,學生觀看,然后由學生親自實踐任務,在講解中我突出重點,強調難點,對參數的設置會達到的效果一一詳細說明;在學生實踐時,我巡回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并闡明原因;同樣的影片,如果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我會鼓勵那些用獨特方法的學生,同時準備一些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樣片讓學生們以專業(yè)人士的角度觀看,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
4. 實戰(zhàn)演練。這是學生運用知識制作實例的過程,也是學生會用知識活用知識的主要訓練階段。在制作前我先不點撥,這樣做的目的是不束縛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由發(fā)揮,并及時肯定學生的大膽嘗試,讓他們交流合作,獨立完成實例制作,然后我給學生演示糾正他們在制作實例中出現的問題,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完成實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5. 任務評比小結。學生提交自己的作品,由我們一起欣賞,分析出作品的優(yōu)點、缺點,歸納會造成不足的原因和改進的辦法。如,制作影視播報時,有的學生的作品沒有達到效果,分析原因是透明度沒有設置,學生們在爭議和親自實踐中得到了啟示,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只有大膽嘗試,才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6. 課堂總結。由學生自己歸納出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和這些知識會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然后由我強調學生運用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出在實踐中避免問題出現的辦法。如,制作卡拉OK字幕中出現重影字的問題,經過我的強調說明后,改進提交的作品再沒有此類問題,在以后的作品也很少有此類問題出現。
三、綜合提高
在完成所有知識點的相關教學任務之后,為了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內容連成串,達到融會貫通、綜合提高非常重要。我還布置影片創(chuàng)作內容,讓學生利用復習課和自己的課余時間,調動各方面因素自主制作完成,其結果可作為學期的評定成績。在這部分教師更應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是創(chuàng)造者,他們的神經得到了完全放松,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處于最佳發(fā)揮狀態(tài)。如,在“美味海鮮”的制作中,學生們剛開始束手無策,經過不斷地實踐操作終于完成了,知識的鞏固和應用得到了提升。
四、存在的問題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視頻編輯教學中進行了實踐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形成了特有的模式,但在教學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 由于視頻編輯軟件運行環(huán)境對微機室的硬件要求較高,使得教學模式在完成“任務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有了難度,對不同參數設置達到的效果在我操作演示時不能播放,學生不能把我的講解和效果結合起來理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2. 在微機室不能發(fā)送演示編輯播放較大的視頻素材,使得教學活動大多數以圖像素材為對象,降低了視頻編輯軟件的功能,束縛了教學活動的空間,影響了正常的教學。
3. 在教學中過于強調細微操作,使得學生在影片的制作中只重視質量,不注意速度,這在音視頻中操作中是不可取的,也是教學中由我?guī)Ыo學生的一大誤區(qū)。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