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語法與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口語交際、書面表達密切相關,對高中生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通過調(diào)查與分析,了解到延安中學高中生漢語語法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改進高中漢語語法教學現(xiàn)狀的策略,使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語法知識,具備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
關鍵字:高中 ?漢語語法 ?意義 ?原因 ?策略
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高中語文教學,應在初中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1]這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語法與閱讀、寫作有十分重要的關系,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因此,語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是不可忽視、不容大意的一環(huá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一、學習高中漢語語法知識的意義
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入的文章不論從內(nèi)容還是寫作手法上都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3]在分析文章時,若語法知識匱乏,就難以正確把握一些長難句的深層內(nèi)涵,無法深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若進行寫作,更是語無倫次,語意不通。[4]因此,學習高中漢語語法知識意義重大。
(一)語法知識是語言表達的基礎
語法是構(gòu)成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語法知識是語言表達的基礎。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格拉·布朗說:語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語言形式,而是掌握語言形式以完成語言交際功能。而在日常交際中,我們經(jīng)常能遇到學生表述問題語無倫次、不知所云的現(xiàn)象。學習語法知識,就可以指導學生在日常交際中準確、流暢、得體地表達。
(二)語法知識是病句解析的關鍵
近年來,病句判斷題在各類考試中頻繁出現(xiàn),做這類題要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找出主語、謂語、賓語等句子成分,抓準題干,準確分析句意以及句子成分之間的搭配,這樣才能找出句子的病因,正確解答,因此語法知識是病句解析的關鍵。
(三)語法知識是古文閱讀的保障
文言文中的語法知識較多,很多學生總是難以準確把握所謂的賓語前置、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判斷句、倒裝句等,而對古文閱讀望而卻步。因此,語法知識是文言文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是古文閱讀的保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深刻思想。
二、延安中學漢語語法教學情況調(diào)查概況
(一)調(diào)查目的
漢語語法知識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近年來,語文教育界有“淡化語法”的流行說法。為了切實了解漢語語法教與學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語法知識在高中階段的重要地位,實現(xiàn)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筆者特對延安中學漢語語法教學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
(二)調(diào)查對象
本次調(diào)查的對象為延安中學高一、高二年級的100名高中學生,以及高一、高二年級的17位語文教師。為了使調(diào)查結(jié)果更具說服力,這100名高中生分布在火箭班、實驗班、普通班等不同層次的班級里,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三)調(diào)查方式
根據(jù)調(diào)查的需要,設計了兩份問卷:一份是調(diào)查學生的“高中學生漢語語法學習情況調(diào)查問卷”,一份是調(diào)查語文教師的“高中語文教師漢語語法教學情況調(diào)查問卷”。本次調(diào)查主要運用問卷調(diào)查法,并與訪談對話法、個案分析法等多種方法相結(jié)合,確保調(diào)查研究的科學性、合理性。
(四)調(diào)查結(jié)果
1.學生問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分析
(1)學生語法基礎知識薄弱,無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體系
在被調(diào)查的高中生當中,竟有23%的學生不知道漢語語法,81%的學生接受到的漢語語法知識體系是零碎的,27%的學生學習語法知識沒有依據(jù),60%的學生依據(jù)現(xiàn)有課本學習漢語語法知識,甚至還有28%的學生在寫作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病。由此可知,高中學生語法基礎知識薄弱,沒有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體系。
(2)語法認知水平高,但語法學習興趣淡薄
在調(diào)查中了解到,有82%的學生認為語法知識對高中語文學習有幫助,8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語法訓練。雖然高中生對漢語語法有如此高的認知水平,但是,在被問及“你希望語文老師用專門的時間講授語法知識嗎?”時,68%的學生都選擇了“不希望”,而且63%的學生對漢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18%的學生認為高中教材不要增開語法課。即使有62%的學生要求增開,也希望將其作為選修課。
(3)運用語法知識的自覺性較差,語法學習能力較低
86%的高中生表示理解漢語語法有困難,僅有4%的學生認為漢語語法很容易理解、掌握,可見高中生的語法學習能力較低。而且45%的學生說在考試中會遇到相關的語法題,卻很少運用語法知識解答。69%的學生在做修改病句、文言文閱讀題時都不會運用相關的語法知識,全靠語感或猜測。僅有7%的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語法知識解答相關題型。本來高中生所掌握的漢語語法知識就少,他們運用語法知識的自覺性如此差,自然直接影響他們的語法學習能力。
2.教師問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分析
(1)語文教師自身語法素養(yǎng)低下
在被調(diào)查的17位語文教師中,只有一位教師的教齡是5年以下,但是在被問及“您對漢語語法知識掌握得如何”時,僅有5名教師是非常系統(tǒng)的了解,而且有12名語文教師對初中與高中漢語語法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不是很了解,占了總?cè)藬?shù)的71%。這樣的數(shù)據(jù)顯示,語文教師自身語法素養(yǎng)低下。語文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如果其自身語法知識不夠系統(tǒng),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
(2)語文教師對語法的認識不足
雖然有71%的語文教師都覺得給學生講解漢語語法知識意義很大,但是88%的語文教師認為近年來高考試題中漢語語法知識涉及的不多甚至不涉及。而事實上,在考試中很多題型都隱含著一定的語法知識,例如多音多義字之類的題涉及語素的知識,成語辨析題涉及短語性質(zhì)和結(jié)構(gòu)的知識,擴句與縮段涉及句子成分分析、句群結(jié)構(gòu)分析等語法知識。如果語文教師對語法的認識不足,就不會在日常教學中講解相關的語法知識,這樣會使語法教學處于一種無序狀態(tài)。[5]
(3)語文教師語法教學方法單一
在被調(diào)查的17名教師中,65%的教師說目前學生漢語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差,學生語法學習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但是遇到學生語法知識欠缺的問題時,76%的老師都是碰到相關問題時才會講一些語法知識,只有18%的語文教師會系統(tǒng)地給學生講解語法知識。而在講解語法知識時,95%的教師都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如此單一的教學方法,更加使得學生厭倦學習語法知識。
三、高中漢語語法教學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
(一)語法知識枯燥,師生均對其產(chǎn)生距離感
跟語音、詞匯相比,語法具有更明顯的抽象性、穩(wěn)固性和民族性。[6]這是語法的三大性質(zhì),尤其是它的抽象性更加讓人望而生畏,斯大林曾說:“語法從詞和句的個別和具體的東西中抽象出來,把作為詞的變化和用詞造句的東西拿來,并且以此構(gòu)成語法規(guī)則、語法規(guī)律?!盵7]語法知識枯燥乏味的特點以及它自身的難度、深度、復雜度,使得教師和學生對其產(chǎn)生距離感,直接后果就是高中學生語法知識十分薄弱甚至一片空白。[8]
(二)教材忽略語法的編排,導致師生均不夠重視
2011年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中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但不能脫離語言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tǒng)”講授和操練,更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和定義?;谶@樣的要求,高中語文教材基本不直接涉及語法,甚至萎縮了漢語語法的內(nèi)容。[9]是否在教材中講解語法知識完全由教師掌握,語文教師因此對語法知識不夠重視,很多教師也就不會系統(tǒng)、完整地講授語法知識。
(三)功利性的教學目的使得教學不系統(tǒng)
近年來,考試大綱對語法知識沒有明確要求。許多語文教師在采訪中提及,語法知識在高考中不會直接考,即使涉及,他們在平時教學中給學生講解的語法內(nèi)容也足夠使用。因此,大部分語文教師都不會系統(tǒng)地講解語法知識,學生更不會系統(tǒng)地學習,這使得漢語語法慢慢退出教學課堂,“語法盲”在學生群體中越來越普遍。[10]
(四)初中語法基礎薄弱,直接導致高中出現(xiàn)語法斷層現(xiàn)象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表示,學生應該在初中學習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高中階段是對語法知識的補充和拔高階段。然而,現(xiàn)狀卻是很多高中生在初中沒有接受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甚至根本沒有學習,如此薄弱的語法基礎導致在高中出現(xiàn)語法斷層現(xiàn)象。就算有些教師欲給學生系統(tǒng)地講解語法知識,出于時間和高考指揮棒的考慮,也是愛莫能助。
四、高中漢語語法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每冊課本有計劃編排語法知識,并開設專門的語法課進行語法教學
基于很多高中生的語法基礎知識薄弱的現(xiàn)實,高中語文教材應該由淺入深在每一冊語文課本中有序地編排語法知識,并且編排在必修課本中。在編排中,針對每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每冊課本中所編排的語法知識要簡要、活潑、完整,這樣不僅能使語法知識通俗易懂,而且將散亂的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展示,可以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也可以使學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漢語語法的特點,又可以防止學生對枯燥的語法知識產(chǎn)生厭煩心理。[11]同時,學校每周可開設一節(jié)語法課,進行強化講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法素養(yǎng)。
(二)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漢語語法知識,進一步加強語法教學
1.在閱讀中滲透漢語語法
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課文大都是名家作品,是語法運用的典范之作,代表了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復雜深奧的語句,難以準確理解句子的特殊含義。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有效的語法點,通過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教會學生抓句子主干、劃分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句子的內(nèi)涵。從而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到語法知識。
2.在文言文中加強漢語語法
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12]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文言文教學做了明確要求:使學生“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虛詞、文言實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特別注重在閱讀中舉一反三”。因此,語文教師在文言文中一定要加強漢語語法知識教學。語法知識是文言文學習的基礎,如果語法知識一片空白,會讓文言文教學寸步難行。[13]教師可以在講解文言文時結(jié)合語法知識,對文言文句子成分進行分析,對詞語活用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法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在作文中點撥漢語語法
作文是一個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握程度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對語法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水平都會反映在他的作文之中。[14]除去寫作的其他要求,寫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語句通順。但是在學生實際的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用詞不當、句子歧義、缺少主語、指代不明等語法錯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可以對學生所犯的語法錯誤進行歸納總結(jié),選取典型的語法錯誤,將其作為語法教學的材料進行講解。在作文評講中講授語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是自己或者同伴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印象也就比較深刻,同時也可以消除語法學習的枯燥感。[15]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而且可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語法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
4.在各類題中講解漢語語法
高中生的學習目的很明確——為了高考。因此,語文教師在講解試題時,不僅要分析考點,講解做題技巧,也要分析每一道題所涉及的語法知識,然后針對每一類題,給學生講解如何用漢語語法知識解題。例如病句分析題中出現(xiàn)的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六類病句,多是語法上的錯誤,老師要給學生逐一分析、講解;再如語言應用中的仿句、對聯(lián)、段意概括等題型,都必須找句子主干,通過語法分析才能正確解答,等等。
(三)教師提高自身語法素養(yǎng),改進語法教學方法
呂叔湘先生指出:語文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語法感,也就是說,能在語法方面發(fā)現(xiàn)問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系統(tǒng)地學習語法知識,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語法系統(tǒng),有較深厚的漢語語法分析功底,對一些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能夠正確分析。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闭Z文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語法素養(yǎng),也要運用合理、恰當?shù)姆椒ㄖv授語法知識。由于語法自身的特點,教師必須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運用各種教具,才能研究教法,抓住關鍵,深入淺出,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克服畏難心理,轉(zhuǎn)變學習語法的態(tài)度
學生面對枯燥乏味且復雜難懂的語法,難免會有厭煩之感,甚至心生畏懼。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時,首先要讓學生克服畏難心理,使其明確語法知識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其學習語法的動力,轉(zhuǎn)變學習語法的態(tài)度,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從而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法教學不僅不應該淡化,而且應該得到加強。學生必須認識到語法知識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語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師生應該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學好漢語語法知識。
注釋:
[1][6]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1-71頁。
[2]袁麗:《高中語文該廢棄語法教學嗎》,課外語文,2013年,第12期。
[3][5]張玉萍:《關于高中語文語法教學方法的幾點看法》,課外語文,2013年,第6期。
[4]陳麗:《認清現(xiàn)狀,抓好銜接——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語法教學的思考》,中學語文,2012年,第27期,第182-183頁。
[7]斯大林:《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年版,第17頁。
[8]樊小琴:《關于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幾點看法》,學理論,2010年,第31期。
[9]謝灝:《高中語文的語法教學》,廣東教育·教研,2007年,第2期。
[10]李玲:《隨文教學法在文言文語法知識教學中的運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3期,第23-24頁。
[11]陳文柱:《高中語文教材應重現(xiàn)語法知識體系》,求知導刊,2014年10月15日。
[12]胡金蘭:《語法在高中語文教與學中的作用淺析》,文理導航,2013年7月10日。
[13]蘇玉迎:《論初高中語文語法教學的鏈接》,備課心得,2014年,第7期。
[14]王維斌:《淺談當今高中語文語法教學之方法》,魅力中國,2010年,第24期。
[15]李秋實:《淺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法教學》,教學實踐研究,2010年7月30日。
(胡忠艷 ?陜西延安 ?延安大學文學院 ?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