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象是文學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月亮意象在中國文學中源遠流長,并在人們心中產生了文化認同。滕肖瀾在小說中頻繁地使用月亮意象來表情達意,本文通過歸納小說中出現的圓月、殘月、無月等月亮類型以及月亮的色彩變換,淺談月亮意象在小說中所起的象征作用,以及暗示故事情節(jié)脈絡、寄托人物精神的功用。
關鍵詞:月亮 ?意象 ?滕肖瀾
滕肖瀾的文章是暖人心扉、給人希望的暖文。她筆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小人物,過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日子。而這些人物總能堅強面對人世間的無常,充滿了中國式的知足祥和。但是她的文章又不一味地充滿市井之氣,其中各種月亮意象的插入,讓小說在空間與層次上具有延展性,更充滿雅意。
一、月亮意象的流變
月亮意象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他們常通過月亮意象的運用表達自己對人生的哲思,如蘇軾《前赤壁賦》中有:“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币栽聻橛?,表現了作者即使身處逆境仍然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月亮也可作為詩人悲涼心境的寫照,如李白的《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與無情之物月、影為伴,烘托出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月亮更多地被文人賦予懷鄉(xiāng)離別之愁,膾炙人口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敘寫了一代又一代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打開視野接受西方先進文化,月亮意象也被注入了新的內涵。魯迅融入西方現代派的筆法,將月亮作為社會黑暗本質和狂人焦慮、恐懼處境的見證,月亮的意境因此成為人性異化的象征。而另一里程碑式的獨創(chuàng)者張愛玲,大膽地賦予月亮豐富的色彩和形態(tài),使之成為人間蒼涼的對照。當代文壇上莫言大膽地用“紅月亮”隱喻人性的異化與瘋狂,遲子建將薩滿教的宗教文化注入月亮意象,使月亮具有普渡眾生的生命意識。他們大大拓展了月亮的表現力,使月亮意象意蘊更加深厚。滕肖瀾將古典詩詞的月亮意象與人物命運融為一體,在營造氛圍的同時使月亮意象參與故事情節(jié)構造,將月亮意象的內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二、月亮意象的類型
夏志清先生曾說:“張愛玲的世界里的戀人總喜歡抬頭望月亮——寒冷的、光明的、朦朧的、同情的、傷感的,或者仁慈而帶著冷笑的月亮?!盵1]滕肖瀾深得張愛玲月亮意象運用的精髓,在她的筆下,“月”也成為人物精神的寄托,不同形態(tài)的月亮,象征著不同的心境、人物所面臨的不同處境。
(一)圓月
自古以來月亮常作為文人墨客筆下思鄉(xiāng)念人、寄情傷懷的寫照,加之中秋節(jié)的習俗,圓月被冠以團圓的象征,滕肖瀾抓住這樣的心理共鳴,適時地在小說中運用,時而正面襯托人間團圓的溫馨,時而又寥寥幾筆反襯出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悲涼。《似水流年》中:“窗外,一輪圓月掛在樹梢。旁邊,幾顆星星點綴著?!盵2]在經歷了舊情人的騷擾之后,妻子及親人們依然選擇相信男主人公楚仲巖,并肩攜手共度難關。此時圓月象征著一家人團圓的景象,幾顆星又像家人圍繞在他身邊,巧妙地用象征的手法代替了蒼白的感嘆。不同于《似水流年》的團圓美滿,《爬在窗外的人》中筆鋒一轉借月思鄉(xiāng):“水東躺在床上,望著窗外那輪月亮……鄉(xiāng)下的月亮,也是這個呢……即便隔得再遠,月亮只有一個。嘿,這不等于全家人一起在看月亮嘛?!盵3]此時的水東獨自闖蕩上海,孤獨、苦悶的他靠著家人的慰藉苦苦支撐。
(二)殘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殘月是月亮的一種形態(tài),也是作者筆下常常借用的意象。漆黑的夜晚,調皮的月牙兒散發(fā)出絲絲微光,在迷茫的日子里給人以心靈的慰藉?!睹利惖娜兆印防?,月亮不再是實體的存在,而幻化成人物的女兒。外來打工仔杜琴生活艱辛,打算捐腎賣錢時想到自己的女兒“月牙兒”,放棄了捐腎,保住了完整的身體。這里的“月牙兒”是生活希望的象征,是外來打工者杜琴的精神支柱。月牙兒不像滿月給人圓滿的感覺,殘月總是給人以微弱的希望,象征著普通人美中不足的日常生活。
(三)無月
不難想象無月的夜空讓孤苦無依的人們怎樣地絕望,滕肖瀾的小說中也有不少對于這樣的夜空的體會?!杜涝诖巴獾娜恕分校趭^老實的水東迫于生活壓力出來闖蕩,但是難以融入都市生活,在水東走上不歸路(入室盜竊)時,天空是一片黑暗,像無底洞,像墮落的深淵?!疤ь^看,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盵4]“空中剛好飄過一朵云,遮住了月亮和星星,霧蒙蒙的……漆黑一片了?!盵5]水東深知這樣做的危險,而道德底線的崩潰也讓水東感到絕望。即使有微微的月光,也是霧蒙蒙的,象征水東不明朗的未來。正如魯迅先生筆下狂人眼中的月光,是暴露黑暗勢力的正義之光,隨著月光的消失,一切虛偽欺詐又將卷土重來。水東生存在社會的底層,他已被這茫茫的黑勢力同化。這里的月亮,是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心理世界的雙重象征。
(四)彩色月亮
張愛玲筆下月亮的色彩是多樣的,有象征曖昧情欲的紅色月亮、白流蘇淚眼中銀色的月亮,還有象征著絕望、詭異的藍色月亮。這些豐富多彩的顏色,多屬冷色調,恰如其文章之蒼涼。滕肖瀾的暖文則結合古典與現代的靈感,有黃黃的像菊花松的月亮,有夢幻般粉色的月亮,這些以暖色調為主的月亮顯得別致又耐人尋味。
小說《月亮里沒有人》中寫道:“于勝麗仰天看頭頂上的月亮。月亮像個軟軟的蛋黃,里面似是透明的?!盵6]此時的于勝麗戀愛順心、人生順意,她眼中的月亮是像蛋黃一樣給人溫暖、讓人滿足的黃色,隨著情節(jié)推進,于勝麗失戀后,為了掙錢并尋求慰藉投入已婚男人的懷抱,“于勝麗靠在他肩頭,看著窗外的月亮,淡粉色的月亮。月亮似罩著一層薄薄的紗,光線從薄紗中濾過,不再是直線,而是一團一團,淺淺地暈開?!盵7]淡粉色的月亮恰似少女的夢一般,浪漫而又充滿對愛情的幻想,切合了此時于勝麗對于人生、對于愛情的美好愿望。
三、月亮意象的作用
月亮意象的象征作用古已有之,作者常以月亮盈虧變化象征人物命運,或借以抒發(fā)內心感受,而高懸的月亮也常作為人類心靈的港灣給人以力量。滕肖瀾將這些月亮意象交融并用,不僅僅具有背景環(huán)境襯托的意義,更使月亮意象與故事結構,人物命運息息相關,擴大月亮的內涵空間,成為小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在小說《月亮里沒有人》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于勝麗堅信月亮里有人像監(jiān)督者一樣審視著世間一切,月亮是她心底道德的底線,也是支撐她堅強的精神依托,更是她內心的真實寫照。單親家庭長大的于勝麗乖巧懂事,接替工傷離職的父親進廠工作,活潑開朗的性格讓她工作順利,戀愛甜蜜,這時的月光還是柔和的淡黃色,溫暖地可以將一切都融化。但好景不長,外來打工男友的背叛讓于勝麗恍然大悟,自己不過是被人利用的傻大姐。此后,承受巨大心靈創(chuàng)傷的于勝麗開始與深受官二代妻子壓迫的劉文貴相互慰藉取暖,在出軌的那晚月亮成了淡粉色,仿佛給了于勝麗生活的希望,然而透出誘惑之感的粉色月亮,又讓人覺得那么不祥。月光透過窗紗成了“一團一團”,在這樣的視角下月亮看著又像是“有花紋的”“放在水里的石頭”。本該是良辰美景,而此時的月亮卻像冰冷的石頭,處于無法探取的水中,正如身邊靠著的男人一樣,終究不屬于自己。此時的月亮不僅象征著于勝麗往后看似飛黃騰達的命運,也象征著她心中對愛情的不明晰的認知。而后于勝麗利用情人身份參與劉文貴公司的創(chuàng)立,開始為自己作打算。然而好景不長,于勝麗傾其所有投資的公司出了事故。劉文貴重新求得妻子的庇護躲過懲罰,父親于國慶卻代女兒坐牢。在歷經世間冷暖后,她回歸善心,將所有積蓄匿名寄給受傷的老關。此時望向月亮,她仍然相信月亮里有人在看她,這時月亮是人物心中堅定的信仰,她將善惡有報寄托于月亮,可她看得“頭頸都酸了”。作者留下了意味深長的結局,恰與小說的題目交相呼應。
在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繼承之外,滕肖瀾不乏對西方現代派手法的借鑒,給月亮抹上了更多變的情感色彩,暗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襯托出人性異化的可怖。月亮時而溫馨可愛,時而變得可怖,營造出肅殺冰冷的氛圍,透出一種冷酷的乃至死亡的氣息。以文革為背景的《荒誕的事》中,張杰因偷看曹方方洗澡被罰掃廁所,一向不近人情的曹方方此時因情竇初開而注意到了張杰,寬宏大量地原諒了張杰,并為張杰求情回到崗位,張杰因感激將印著毛主席頭像的手帕贈予曹方方。這一切在柔美的月光下顯得那么祥和,此時的“月亮很圓很亮,旁邊稀稀落落幾顆星星,點綴著?!钡恰霸频?,像層薄紗?!盵8]又圓又亮的月亮被淡淡的云遮掩著,也暗示著小說情節(jié)的推進。恰在此時廁所又堵了,手忙腳亂中曹方方不慎將印著主席頭像的手帕掉在糞水里,張杰立馬跳出來揭發(fā),曹方方的愛情夢碎,冷靜下來后反控上面繡著張字,并向領導匯報。隨著人心的變化,月亮也發(fā)生了改變,“天空像塊巨大的黑幕,幾顆星星點綴著,似是衣服上的晶片,一閃一閃的。風吹得樹枝輕輕顫動……安靜得有些可怖了。窗戶上漸漸積起薄薄的水汽,把畫面弄得朦朦朧朧?!盵9]幾分鐘前還是又圓又亮的月亮,瞬間消失的只剩幾顆星星,而曹方方剛剛柔軟的心,再一次穿上了堅硬的防護衣——冷漠,狠心。這樣的月亮在周圍環(huán)境描寫的襯托中像極了張愛玲筆下猙獰臉譜般的月亮,成為了人性異化縮影,與人物互為對照。
不僅如此,還有《城里的月光》《我是好人》《快樂王子》等小說都巧妙運用了月亮意象,這些月亮意象既有古典意蘊的繼承,也有西方意境的引進,讓小說在市井故事的推進中更增添了一份雅意,而這些豐富的月亮意象,也成為她小說標志性的存在。
注釋:
[1]夏志清:《張愛玲小說評述》,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頁。
[2]滕肖瀾:《似水流年》,小說月報,2009年,第2期,第148頁。
[3]滕肖瀾:《爬在窗外的人》,中國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0頁。
[4]滕肖瀾:《爬在窗外的人》,中國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6頁。
[5]滕肖瀾:《爬在窗外的人》,中國作家,2006年,第18期,第81頁。
[6]滕肖瀾:《月亮里沒有人》,人民文學,2005年,第8期,第78頁。
[7]滕肖瀾:《月亮里沒有人》,人民文學,2005年,第8期,第87頁。
[8]滕肖瀾:《荒誕的事》,小說界,2008年,第2期,第151頁。
[9]滕肖瀾:《荒誕的事》,小說界,2008年,第2期,第158頁。
(田青仙 ?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學文學院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