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仲敬的硬傷與浮夸

      2016-01-05 22:18:20張耀杰
      粵海風 2015年6期
      關鍵詞:宋教仁段祺瑞民國

      張耀杰

      當下中國社會存在著這樣一種十分流行的學術浮夸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把幾句話或幾篇文章就可以講明白的普世常識,用一本甚至幾本書的篇幅旁征博引,以便恰到好處地演繹講述得既半明白又半不明白。這樣一來既顯示了自己超人的學問智慧,又可以贏得左右通吃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安全。最近幾年來奇跡般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劉仲敬,便是這種學術浮夸現(xiàn)象的一例典型樣板。

      “國父”宋教仁的聳人聽聞

      第一次聽說劉仲敬的名字,是2014年7月23日。揚州先鋒書店的張武先生和他的太太,開車送我到鎮(zhèn)江乘坐前往昆山的高鐵,路途中張武詢問我:知道不知道劉仲敬這個人?

      我回答說:孤陋寡聞,不知道。

      張武很是敬佩地介紹說,劉仲敬用文言文寫了一本《民國紀事本末》,得到上海許紀霖教授的高調(diào)贊美,前不久在揚州先鋒書店剛剛做過一次推廣宣傳活動……

      作為長期追蹤研究胡適及《新青年》雜志的一個人,我對所謂文言文一向敏感,當即表明態(tài)度說:中國文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把復雜的人情事理用最為簡單的話語正大光明地講述明白的,以胡適、蔡元培、錢玄同、劉半農(nóng)、傅斯年、羅家倫、徐志摩、陳源、梁實秋等人為標志;另一種是把并不復雜的人情事理用隱晦曲折的話語講述得半明白又半不明白的,以章太炎、章士釗、魯迅、周作人等人為標志。魯迅的小說和雜文所采用的不是嚴格意義的口語白話,而是典型的既半明白又半不明白的淺文言。在白話文已經(jīng)全面普及的今天,凡是想用文言文粉飾學術見解的,要么是喜歡廉價討巧、嘩眾取寵的一路人;要么是沒有膽量講明白話的心理陰暗、渾水摸魚的一路人;更多的時候應該是兩個方面兼而有之。

      2014年10月18日,我應王來扶先生邀請,到長沙熬吧與劉仲敬共進晚餐,當時在場的有兩位美女,還有梁伯欽、徐志頻等人。晚餐過程中劉仲敬顯得既呆板木訥又高深莫測,我主動搭訕兩句便無話可說,只好從美女手中借來一本《民國紀事本末》,按照自己的興趣點翻到第75頁,赫然看到這樣一段夾敘夾議:

      “三月二十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遇刺于滬寧車站。民國雖有共和立憲之名,真能解其大義者,通國屈指可盡。北國任公幾道,民黨則鈍初云逝,次第無人。微宋公,國柄民命盡入軍健策士之手,金甌既裂,補天乏才,非獨夫不能止亂之形備矣。民國以法立,鄂州首義約法、民元約法皆公手定,天壇憲草、曹錕憲法皆不出此范圍。民國國父,實唯鈍初。一身系天下安危,銳意以調(diào)和南北新舊為己任,舍公其誰?‘海門潮正涌,我欲挽強弓,公之遺筆。國父身殉,民國孤雛,殆將委命于怒??耱砸??!?/p>

      我頓時感覺大倒味口,只是出于禮貌和好奇,晚餐后沒有當即離開,而是坐在熬吧露臺與朋友們喝茶聊天,等待著親眼見證一下劉仲敬的學術風采。但是,等我回到室內(nèi)時,熬吧的小型報告廳已經(jīng)塞滿聽眾。我只好隔著玻璃墻旁聽了十來分鐘,始終沒有聽出個所以然。印象中只有劉仲敬似乎是有意為之的毫無表情且吐字含糊的冰冷語調(diào)。

      到了2015年春節(jié)期間,我為了寫作《陳其美民初命案》一書,通過當當、亞馬遜訂購了一批相關書籍,其中包括《民國紀事本末》。每當我查勘所需要的時間點時,《民國紀事本末》都不能給出稱得上是“紀事本末”的文字敘述,害得我只好重新翻檢郭廷以的《中華民國史事日志》。

      《民國紀事本末》沒有讀完,僅就關于宋教仁之死的這段文字來說,其中至少存在三個方面的低級硬傷:

      首先,稍微查勘過民初史料的人就應該明白,1911年10月28日與黃興一起抵達武昌的宋教仁,一次都沒有親臨戰(zhàn)場。他留在武昌城內(nèi)聯(lián)合湯化龍、居正等人執(zhí)筆起草的《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及官制草案》,雖然于11月9日以鄂軍都督黎元洪明令頒布的方式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卻從來沒有在首義之區(qū)的湖北省生效落實。參與制訂“鄂州約法”的宋教仁、湯化龍、居正等人,不僅沒有腳踏實地致力于該項約法的生效落實,反而爭先恐后地離開武昌,前往上海、南京去爭奪國家層面的權力地位。

      關于此事,我在陳子明先生主編的《中國憲政運動史讀本》第二部的導言中,曾經(jīng)有過相對完整的敘述:1911年12月4日,漢口方面的各省代表得到南京被民軍攻克的消息,當場議決臨時政府設于南京,各省代表將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tǒng)。同樣是在12月4日,留在上海“聯(lián)絡聲氣以為鄂會后援”的各省留滬代表,與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上海都督陳其美以及社會名流章太炎等人,在江蘇教育總會召開所謂的共和聯(lián)合大會,議決暫定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投票選舉黃興為暫定大元帥、黎元洪為暫定副元帥,并于當天通電全國。這是同盟會方面的陳其美采取恐怖暴力手段從光復會方面的李燮和手中搶奪滬軍都督之后,聯(lián)合同盟會內(nèi)部的黃興、宋教仁、蔡元培等人以及一部分立憲派人士,共同上演的另一場規(guī)格更高的奪權鬧劇。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之后,由南京政府臨時參議院單邊片面越權草擬并且越權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實是以斷然否決法制局長宋教仁的立法權限為前提條件的。臨時參議院匆忙制訂并且通過“臨時約法”期間,宋教仁與蔡元培、汪精衛(wèi)等人,正在北京迎接已經(jīng)當選第二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南下就職。劉仲敬所謂“民國以法立,鄂州首義約法、民元約法皆公手定”,明顯違背相關的歷史事實。

      其次,劉仲敬所謂的“非獨夫不能止亂”,其實是人類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真正成立過的一個偽命題。希特勒、薩達姆之流的獨裁專制,既擾亂敗壞了本國的社會秩序,更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動蕩不安。從秦始皇、劉邦、朱元璋到慈禧太后、袁世凱、蔣介石的獨裁專制,不僅沒有制止國內(nèi)一輪又一輪的天命流轉(zhuǎn)、改朝換代,還直接導致了元蒙、滿清以及日本、俄羅斯等國對于中國領土的不斷侵占。

      所謂“微宋公,國柄民命盡入軍健策士之手”,意思是假如沒有了宋公教仁,國家權力和民眾命運將全部掌握在軍人謀士的手中。如此生硬的文言文,不僅不符合宋教仁生前死后的歷史事實,即使在字面邏輯上也是不能夠貫通成立的??梢圆樽C的歷史事實是:章太炎、宋教仁等人在辛亥革命期間所扮演的,恰恰是半新半舊的策士角色。1911年12月1日,章太炎在上海《民國報》旬刊第二號刊登《宣言》九則,其中的第四則公然提出由宋教仁出任內(nèi)閣宰輔以架空虛置孫中山的人事預案:“如仆所觀,孫君長于論議,此蓋元老之才,不應屈之以任職事。至于建置內(nèi)閣,仆則首推宋君教仁,堪為宰輔?!?

      到了1911年12月30日,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主持通過《同盟會本部改寫暫行章程并意見書》,針對章太炎、陶成章、宋教仁等人給出了極其嚴厲的詛咒警告:“貪夫敗類乘其間隙,遂作莠言,以為簧鼓;漢奸滿奴則復冒托虛聲,混跡樞要?!狳h偏怯者流,乃唱為‘革命事起,革命黨消之言,公然登諸報紙,至可怪也。”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份《同盟會本部改寫暫行章程并意見書》,為陶成章和宋教仁的先后遇刺,埋下了伏筆。

      其三,一個文明正常人和一個文明正常國家,是完全不需要捧出什么國父、國母來搞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的。僅就辛亥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五族共和的南北和談而言,無論是北方的隆裕太后、袁世凱、唐紹儀、徐世昌、段祺瑞、趙秉鈞,還是南方的實力派人物黎元洪、程德全、張謇、伍廷芳、湯壽潛、譚延闿、蔡鍔、李平書、趙鳳昌、熊希齡,以及同盟會內(nèi)部的孫中山、黃興、汪精衛(wèi)、胡漢民、蔡元培、陳其美、李烈鈞、柏文蔚、于右任,在當年的政治影響力都不遜色于宋教仁。宋教仁最為突出的歷史功績,其實是把作為革命黨派的同盟會初步轉(zhuǎn)型改造成為現(xiàn)代化的議會政黨國民黨。宋教仁之死,只是給堅持革命的孫中山一派人撇開初步建立的五族共和、民主憲政的制度框架挑起發(fā)動“二次革命”,提供了一種極端情緒化的道義借口。劉仲敬把連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不能依法保障的宋教仁,神圣化為“一身系天下安?!钡乃^“國父”,充分證明他并沒有真正領悟共和立憲的所謂“大義”:一個共和立憲的國家,是從來不會把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像賭徒押寶一樣維系在任何個人身上的。

      傅斯年說過,歷史學就是注重于學術考據(jù)和文獻發(fā)掘的史料學。劉仲敬不肯在考據(jù)發(fā)掘方面付出最低限度的硬功夫,而只是投機取巧地把郭廷以等前輩史家已經(jīng)用白話文介紹明白的歷史梗概,換用半文半白、詞不達意的文言文抄襲復述一遍,然后添加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易經(jīng)、推背圖式猜謎算命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空話大話以聳人聽聞、出奇制勝,像這樣的浮夸學風,我個人認為是應該引以為戒的。進一步說,像《民國紀事本末》這樣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半明白又半不明白的浮夸書籍,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追逐時尚并且期待奇跡的浮躁學者和盲從讀者的熱心追捧,長遠來看是注定沒有可供留存的學術價值的。

      段祺瑞的所謂“東山再起”

      自從張鳴的《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出版以來,學術界和輿論圈興起了為北洋政府及北洋軍閥評功擺好的言論時尚。而在事實上,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及北洋軍閥只不過是不算太壞而已,非要說他們有什么豐功偉績和高尚美德,就只能被認定為單邊片面、一廂情愿的矯枉過正想當然。這種矯枉過正想當然,在劉仲敬所謂“重新評價段祺瑞”的文章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

      2015年8月13日,蕭三匝通過微信公共號發(fā)布劉仲敬的文章《重新評價段祺瑞》,我通過詢問得知,這是一篇因為涉及某些敏感內(nèi)容而被《中國企業(yè)家》雜志撤稿的專欄文章。上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共識網(wǎng)”另有內(nèi)容重疊并且篇幅更長的一篇《好部下和壞領導段祺瑞》,其中首先強調(diào)的是曾經(jīng)留學德國的段祺瑞的“職業(yè)性”特點:

      “職業(yè)道德的關鍵在于克己的榮譽,瞧不起舊軍的私人色彩,喜歡在客戶面前自居價值中立的軍事技術人員。民國成立后,這種職業(yè)道德的水準反而降低了。段祺瑞的特點就是職業(yè)性,不跟上司共進退。他回國以后,并不像淮軍前輩一樣回鄉(xiāng)招兵,然后游說朝廷任用,而是耐心等待符合他標準的新軍。無論誰做他的領導,他都照樣辦事。依照民國對軍閥的定義,他這種表現(xiàn)就不能算做袁世凱的軍閥系統(tǒng)。袁世凱器重他的專業(yè)能力,籠絡備至。但袁世凱1909年垮臺的時候,第四鎮(zhèn)統(tǒng)領段祺瑞只是改任第六鎮(zhèn)?!?/p>

      劉仲敬所謂“喜歡在客戶面前自居價值中立的軍事技術人員”,用在習慣于充當國際雇傭軍的只認金錢不認是非的普魯士常備軍的軍事首領身上,是勉強可以成立的;但是,這些軍事首領對于部下的要求,恰恰是盲目服從的鐵的紀律。這種盲目服從在希特勒的只認元首不認是非的法西斯黨衛(wèi)軍身上,一度達到登峰造極的荒謬程度。段祺瑞雖然有過在德國留學一年半的個人經(jīng)歷,卻并沒有顯示出德國職業(yè)軍人的職業(yè)性特點。他無論是在大清皇室面前,還是在主官袁世凱面前,都不具備主客雙方甲乙平等、意思自治、明碼實價、相互協(xié)商、各得其所、誠實守信的契約合同當事人的資格。

      作為袁世凱手下的重要干將,段祺瑞的前半生總體上是與袁世凱共進退的。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解除官職,段祺瑞很快被明升暗降,由相當于師長的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改任實權僅僅相當于旅長的侍郎銜江北提督,從而被驅(qū)逐出京津地區(qū)。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凱組建責任內(nèi)閣;第二天,段祺瑞便取代馮國璋的湖廣總督職位,成為袁世凱在北洋軍隊中的第一代言人。1912年1月26日,在南北和談的關鍵時刻,時任湖廣總督兼第一軍軍統(tǒng)的段祺瑞秉承主官袁世凱的旨意,領銜與提督姜桂題、張勛,副都統(tǒng)段芝貴,布政使倪嗣沖,陸軍統(tǒng)制官曹錕、王占元、李純、陳光遠、孟恩遠,第一軍總參贊官靳云鵬、參議官吳光新、曾毓雋、總參謀官徐樹錚,陸軍統(tǒng)領官鮑貴卿、盧永祥、李厚基、何豐林,巡防統(tǒng)領王汝賢、趙倜等四十七人,聯(lián)名電請大清皇室明降諭旨,立定共和政體,以現(xiàn)內(nèi)閣暫時代表政府。段祺瑞的這一舉動,公然突破了中國皇權專制時代一再強調(diào)的軍人不得干政的常態(tài)法規(guī)。劉仲敬所謂“自居價值中立”的職業(yè)性特點,在段祺瑞身上蕩然無存。

      同樣是基于段祺瑞身上“莫須有”的所謂職業(yè)性特點,劉仲敬最為大膽的論斷,是把1926年3月18日發(fā)生在執(zhí)政府門前肆意槍殺示威學生的“三一八”慘案,認定為段祺瑞對于馮玉祥的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劉和珍逼宮勝利,等于馮玉祥不戰(zhàn)而勝。鹿鐘麟帶兵殺進執(zhí)政府,等于剝奪了馮玉祥又占便宜又賣乖的機會,其實就是段祺瑞的勝利。政治家的成敗有許多不同的評判標準,想盡可能保護自己,還是想盡可能傷害敵人,各有不同的玩法。段祺瑞最后的玩法表明,他已經(jīng)根本不想東山再起了?!?/p>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段祺瑞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劉仲敬強加在他身上的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1932年8月2日,時任太原綏靖主任的閻錫山,在日記中明確記錄了段祺瑞不惜投靠日本也要東山再起的政治圖謀:

      “合肥使人來云:北方軍人均一致倒張,倒后段可收回東省,北方另成政府以抗南,只俟公一諾。余答曰:未聞內(nèi)亂愈張而外患能息者。日,大國也,不可測度,請段公勿受其欺。此為四月間事。五月間復專使來云:愿推公主持北方事以驅(qū)張,北方軍由段擔任,一致聽命。余答以十九年欲出洋息內(nèi)爭,未果,變?yōu)閮?nèi)戰(zhàn),至今思及,尚為痛心。余豈肯再為內(nèi)戰(zhàn)之發(fā)動者!合肥老矣,當此國難之時,當局者剛愎固有遺誤,元老當以原諒心理,以國民資格扶助,裨益國家,當不為少。請轉(zhuǎn)陳鄙意為盼。使者遂返。七月下旬,復由王軍長寄語云:外交、內(nèi)部均已辦妥,擬入宋哲元軍中,效馬廠誓師法,通電抗日驅(qū)張,只得公一諾即行發(fā)動。余曰:外患已成,國固不幸,然負咎有人,段公此舉,恐以救國之心,蒙亂國之責。老矣,不若靜心為愈。希轉(zhuǎn)達為盼?!?/p>

      1932年3月9日,溥儀在改名“新京”的長春就任“滿洲國”執(zhí)政,段祺瑞、吳佩孚隨之成為日本方面在華北地區(qū)扶植傀儡政權的熱門人選。閻錫山在日記中所記錄的,就是依然熱衷于權力爭奪的段祺瑞,為再次出山而進行的一系列地下秘密性質(zhì)的政治投機活動。

      段祺瑞在蔣介石誠懇邀請下懸崖勒馬離開天津,是1933年1月21日的事情。作為段祺瑞懸崖勒馬、反日愛國的一種獎勵和回報,南京政府財政部每月支付2萬元的巨款,維持段祺瑞及其家人舊屬的生活費用。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潰瘍病復發(fā),急送上海宏恩醫(yī)院救治,第二天在醫(yī)院病逝,終年72歲。段祺瑞去世后,段夫人張佩蘅遷居愚園路近江蘇路口的一幢花園洋房,蔣介石仍然派人每月送去5000元生活費,直至其終享天年。

      明白了這些歷史事實,劉仲敬在文章結(jié)尾關于段祺瑞的猜謎算命式的推理論斷,便只能被看作是一種違背歷史事實的浮夸硬傷:“他的晚年是節(jié)制和體面的,因為他的缺陷主要不在道德方面。他這種人如果生在比較正常的社會,很容易成為優(yōu)秀的軍官,足以發(fā)揮技術能力,卻不會暴露判斷力的弱點。他客串政治家,主要是時勢所逼和資歷所致,實際上害了他,也害了他的國家。”

      我是一個病廢之人,實在沒有精力和情趣去翻閱劉仲敬這位高產(chǎn)寫手全部的文章和著述。手里只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編輯朋友寄來的《從華夏到中國》和我自己花錢購買的《民國紀事本末》。前一本讀不進去,所以不敢妄評。后一本不堪之處舉不勝舉,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浪費生命逐一列舉。在我有限的閱讀經(jīng)歷中,留下比較良好印象的只有劉仲敬考據(jù)嚴謹、立論扎實的一篇《李公樸聞一多的死難之謎》。我如此評說劉仲敬,所眼點的主要是一種學術現(xiàn)象,并不是要把劉仲敬的學術研究一筆抹殺。

      2015年9月19日初稿

      2015年10月31日定稿

      猜你喜歡
      宋教仁段祺瑞民國
      無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他們?yōu)楹味紣勖駠?
      電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宋教仁婉拒袁世凱贈銀
      北廣人物(2018年26期)2018-07-27 01:38:22
      無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文史博覽(2018年9期)2018-01-23 18:27:26
      房子無小事,手續(xù)很重要
      善意的謊言不能說穿
      百家講壇(2017年15期)2017-08-30 19:52:45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百家講壇(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段祺瑞不徇私情
      百家講壇(2014年6期)2015-04-08 20:39:14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傳記文學(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
      午社“四聲之爭”與民國詞體觀的再認識
      洪泽县| 都安| 苍溪县| 勃利县| 修武县| 西青区| 会昌县| 咸丰县| 安新县| 曲阜市| 新和县| 尚义县| 新蔡县| 同仁县| 石屏县| 富顺县| 浠水县| 邛崃市| 云梦县| 贵州省| 康定县| 海原县| 衡南县| 淮阳县| 禹州市| 双桥区| 伊通| 平山县| 双江| 普兰店市| 无为县| 同仁县| 崇阳县| 德安县| 合水县| 丹凤县| 樟树市| 本溪市| 龙泉市| 河东区|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