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密市南湖托布塔水庫始建于1985年10月,工程存在問題和遺留下來的安全隱患較多。水庫處于帶病運行狀態(tài),運行數年來,存在嚴重的壩體、壩基滲漏,對壩體和壩基礎通過三種處理方案比選,采用前壩坡鋪設復合土工膜,壩基采用復合土工膜水平防滲。施工后壩基和壩體的滲漏量減少明顯,原壩體出漏、壩后積水消失,水庫的除險加固效果良好,
【關鍵詞】哈密托布塔水庫;滲漏;方案比選;復合土工膜;水庫防滲
1、工程概況
南湖托布塔水庫始建于1985年10月,1987年8月水庫完工并開始蓄水,水庫原設計總庫容為30萬m3,擔負著下游896畝哈密瓜地的灌溉任務。是典型的“三邊”工程。受當時的人力、物力及歷史背景條件限制,前期工作不足,各項工程設施簡陋而不完善,施工質量無法保證,工程存在問題和遺留下來的安全隱患較多。水庫處于帶病運行狀態(tài),運行數年來,由于存在嚴重的壩體、壩基滲漏,水庫年滲漏量為25.0萬m3。占總庫容的30%,水庫滲漏嚴重。水庫蓄水達不到設計庫容,目前蓄水量僅為20萬m3,下游灌區(qū)灌溉用水矛盾突出。由于壩基存在嚴重透水層,壩體、壩基滲漏致使壩后積水嚴重,水庫存在潰壩危險。水庫位于南湖鄉(xiāng)上游,水庫大壩一旦潰壩,將造成下游居民區(qū)和耕地等受淹,嚴重威脅著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針對水庫存在的問題,為消除水庫安全隱患,水庫除險加固應盡早實施。
2、水庫壩基和壩體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南湖托布塔原水庫屬于“三邊”工程,設計前期地質勘察工作做的不夠充分,鑒于當時歷史條件及施工機械情況。壩體填筑質量差,碾壓不密實,壩體斷面不規(guī)則,水庫壩基未做防滲處理,壩基存在嚴重透水層,壩體、壩基滲漏嚴重,水庫在蓄水運行后即出現壩后滲水現象,致使壩后積水嚴重。壩體上游漿砌石護坡及防滲塑膜多處破損,導致壩體經常出現管涌、流土等現象,雖然經過多次搶修,在一定程度上暫時避免了水庫潰壩、沖決等方面險情。
在除險加固設計中通過地質鉆孔勘察和探坑開挖試驗資料成果,壩址區(qū)地質情況為:壩址區(qū)沉積第四系風成砂(Q4eol)和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積物,地層最大厚度在15米左右,上部為含細粒土砂,地層最大厚度在5米左右,青灰色,稍密,滲透系數k=1.58×10 -3cm/s屬中等透水層。下部為砂礫石的沉積層,中密—密實狀,最大粒徑50mm,常見粒徑5~30mm,最大深度15m左右,天然密度2.01—2.17g/cm3,內摩擦角Φ=31°~34°,滲透系數k=7.2×10 -3cm/s屬中等透水層。壩址區(qū)沉積層以下為巨厚的第三系泥巖層,磚紅色。含細粒土砂和砂礫石為中等透水層,因此沿壩基存在嚴重的滲漏。
南湖托布塔水庫的病害主要表現在壩基和壩體的滲漏,解決水庫的病害就必須把壩基、壩體必須形成連續(xù)的防滲體,控制壩體、壩基的滲流流量,盡量減少滲漏損失,防止壩體滲透變形破壞,降低水庫潰壩、沖決的危險。
3、水庫壩基和壩體防滲加固方案比選
要解決壩基和壩體的滲漏與穩(wěn)定,必須降低壩基揚壓力,通常進行水平防滲和垂直防滲兩種形式,在防滲設計中遵循“上堵下排”原則,上游迎水面攔截滲水,下游設置排水、導滲。
根據地質資料,上部地層為數米至數十米沖洪積碎石土和粉土,下部地層為第三系厚層泥巖,根據地質鉆孔成果泥巖埋深為12.5m~15m。根據以上原則,參考近年來水庫除險加固基礎的各種方案設計,并結合水庫壩基基礎的地質條件和壩體存在的實際問題,選擇以下三種方案作以比較:
方案一:壩體劈裂灌漿,壩基采用高噴灌漿。
本方案布置于壩頂軸線處,劈裂灌漿深入壩體基礎,高噴灌漿深入壩體基礎以下深度12.5m~15m。
劈裂灌漿技術不僅能夠形成垂直連續(xù)的防滲帷幕,解決壩體的滲透穩(wěn)定問題,還能夠通過漿壩互壓和濕化變形,調整壩體內部的應力水平,使弱應力得到補充,強應力得到釋放;使?jié){脈兩側各3~5m范圍內土體得到密實,變形穩(wěn)定得到保證,擴大防滲帷幕,使防滲體更加可靠。通過劈裂灌漿,可在壩體內形成5~20cm之間的脈狀泥墻,水平向滲透系數可達到1×10-6~1×10-8cm/s。
高噴灌漿是利用鉆機造孔,然后作用高壓水頭漿液,極大的降低壩體內的自由水面,減少壩體滲流量,有利于下游壩坡的穩(wěn)定。
主要建筑工程投資623.56萬元。
方案二:壩前坡鋪設復合土工膜,壩基采用深層攪拌防滲墻。
上游壩坡采用復合土工膜(250g/m2/PE0.50mm/250g/m2)防滲,復合土工膜上部設置混凝土防浪護坡,壩基采用深層攪拌防滲墻,形成深層攪拌防滲墻,
混凝土防滲墻利用專用造槽機械設備營造槽孔,并在孔內注滿泥漿,以防孔壁坍塌,最后用導管在注滿泥漿的槽孔中澆筑混凝土并置換出泥漿,筑城防滲砼墻體。
本方案深層攪拌防滲墻軸線沿上游壩坡坡腳布設,深度12.5m~15m,防滲墻底部深入壩基底部泥巖0.5m,頂部與壩前坡砼護坡下的土工膜相連,形成整體防滲體。防滲墻有厚度為0.3m,防滲墻滲透系數K<1×10-5cm/s。
壩體復合土工膜與防滲墻形成一個防滲的整體,在施工時可以與其它建筑物同時進行施工,互不干擾。該方案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防滲效果好,工程造價低,施工工期短等顯著優(yōu)點。
主要建筑工程投資558.90萬元。
方案三:前壩坡鋪設復合土工膜,壩基采用復合土工膜水平防滲。
上游壩坡采用復合土工膜(250g/m2/PE0.50mm/250g/m2)防滲,設置混凝土防浪護坡,庫盤采用復合土工膜(PE0.50mm/250g/m2)防滲,庫盤復合土工膜上覆蓋厚0.5m的墊層,庫盤防滲范圍為壩軸線上游方向土工膜鋪設至高程534.8m。
通過除險加固后壩體的滲流穩(wěn)定計算,庫盤鋪筑土工膜從壩坡腳向上游鋪設長32m可滿足要求。土工膜施工快捷直觀,但塑膜焊接困難,鋪筑易損壞,機械化程度較低。庫盤有淤泥層平均厚度約為1m左右,庫盤斷面不規(guī)則,給庫盤清基和土工膜鋪設增加了難度,大大延長施工工期,影響水庫蓄水和效益的發(fā)揮。
主要建筑工程投資520.28萬元。
上述三種方案均能提高壩體的抗?jié)B性能,延長壩基滲流的滲徑,解決壩體、壩基的滲透破壞、變形破壞,達到除險加固的目的。就三種方案各自的特點,方案一對于本工程防滲處理總量較小,需要機械化程度高,需要專業(yè)性較強的施工隊伍,施工投入較大,且施工工期較長,不能滿足工期要求,影響水庫的蓄水,經濟型較差。方案二機械化程度高。需要專業(yè)性較強的施工隊伍,充分利用原壩土體,使用的普通水泥構成墻體。但易形成水泥夾層和土夾層,鉆頭易被泥土堵塞,影響施工質量和效率;對地層密實均勻度有一定要求,施工質量控制較為困難。方案三施工快捷直觀,但土工膜膜焊接困難,鋪筑容易損壞,機械化程度較低。但施工干擾較少,結構簡單,技術性要求較低,操作廣便,在施工中需要嚴格控制土工膜鋪設及焊接質量,最大程度上減少土工膜損壞。綜合比較方案三投資最為經濟,施工方便,相對于前兩種方案優(yōu)勢明顯。方案三作為南湖托布塔水庫壩基和壩體防滲處理選定方案。
4、結語
哈密市南湖托布塔水庫2012年施工完成。3年來每年都達到水庫正常蓄水運行,壩基和壩體的滲漏量減少明顯,原壩體出漏、壩后積水消失,水庫的除險加固效果良好,保障了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證下游耕地的灌溉,提高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促進各民族的團結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SL274-2001 《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SL231-1998《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guī)范》.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