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旋翼無人飛行器螺旋槳雷諾數(shù)的變化范圍在104-105左右,屬于低雷諾數(shù)范圍,槳葉的氣動性能由翼型決定,雷諾數(shù)的大小對翼型性能有著重要影響?;趧恿咳~素理論,考慮粘性作用,對理論公式進行修正,利用MATLAB、XFOIL軟件編制程序并進行計算與分析。
關鍵詞:低雷諾數(shù);螺旋槳;葉素理論;性能計算;MATLAB;XFOIL
電動多旋翼無人飛行器在民用低空拍攝,架設電線、軍用偵查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旋翼槳葉旋轉時與周圍空氣相互作用,產生軸向拉力,為飛行提供升力。電動多旋翼飛行器設計中為了簡化機體結構和控制系統(tǒng)而普通采用幾何定距螺旋槳。動量葉素理論、渦流理論是計算空氣螺旋槳氣動性能的主要方法。文章基于動量葉素理論[1]公式,簡化模型,利用matlab編制程序,利用Xfiol[2](翼型分析軟件)計入粘性計算出翼型的二維升阻系數(shù)值,通過迭代計算,得到懸停和垂直飛行時螺旋槳的性能參數(shù)。
3 結束語
實際槳盤誘導速度沿槳葉是非均勻分布的,需通過復雜的數(shù)值計算才能得到近似的分布值,通過簡化理論模型,忽略影響槳盤平面誘導速度大小與分布的因素,減少計算量。計算得到的槳葉結構參數(shù),是基于二維翼型氣動特性進行迭代而得出,而沒有進行翼型優(yōu)化設計與三維流場的數(shù)值分析。表中的計算結果為下一步的優(yōu)化算法提供初值。
參考文獻
[1]劉沛清.空氣螺旋槳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2]Mark Drela. XFOIL:An Analysis and Design System for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s. MIT Dep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Cambridge,Massachusetts.
[3]ManikandanRamasamy.FlowfieldofaRotating-WingMicroAirVeh
icle[J].JOURNAL OF AIRCRAFT,2007.
[4]吳大衛(wèi),李寒冰.微小型垂直起降飛行器升力螺旋槳實驗[J].航空動力學報,2011,26(4):898-902.
[5]朱自強,王曉璐.小型和微型無人機的氣動特點和設計[J].航空學報,2006,27(3):354-364.
[6]項松.一種高效率螺旋槳設計方法[J].航空動力學報,2015.
[7]J.F.Marchman.Clark-Y Airfoil Performance at Low Reynolds Numbers[J].AIAA,1984:52.
作者簡介:張利國(1972-),男,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飛行器連接與裝配技術。
謝朝輝(1990-),男,山東臨沂人,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飛機結構強度分析與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