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濟南 250000
摘要:本文通過對橋梁樁基施工的準備,淺談了沖擊鉆施工中泥漿池位置的合理的選擇對施工的影響以及溶洞對樁基施工可能產生的影響及處理方案,講述了管道施工的過程,最后分析了溝槽開挖過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一、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排水管道施工技術不僅關系到人民安全,而且還影響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是很重要的。
二、橋梁樁基施工的準備
1、橋梁樁基施工位置的選擇
為了保證橋梁樁基的堅固性以及承載性,需要保障樁基施工位置的平整性,且需要具有專業(yè)的地質人員對施工環(huán)境的地質結構進行分析,保證施工場地的平整性。當施工場地位于淺水區(qū)域時,采用筑島法保證施工場地的平整,當施工場地位于深水區(qū)域時,選擇鋼管管樁施工平臺法,從而保證施工平臺的牢固性以及平整性。
2、樁位的確定與測量
施工位置平臺搭建好以后,就應該確定橋梁樁基的地面坐標,也就是”打樁“的位置。一般來說,需要采用方木樁對樁位中心以及標高進行標示,進而確定開孔的位置,同時也需要埋設護樁。護樁埋設的技術規(guī)范:由樁中心處開始測量,而后在大于樁徑50cm處均勻做出三個護樁的中心點并作出標記,而且要求護樁頂與地面保持水平,并用水泥砂漿對其簡單澆筑以保證護樁的堅固。
3、護壁的施工以及護筒的埋設
在開挖孔的過程中,需要埋設護筒或者制作混凝土護壁以保障孔內的清潔,并且保證挖孔工作的順利進行?,F澆混凝土護壁的施工技術較為復雜,要求勞動強度較大,且混凝土護壁的施工質量也不好保證,容易出現蜂窩、滲水的現象。護壁施工采取一節(jié)組合式鋼模板拼裝而成,上一節(jié)護壁澆筑完成后,需拆下鋼模板用于下一節(jié),可循環(huán)周轉。
4、鉆孔泥漿的技術要求
在鉆孔工序開始之前,應選擇并備足造漿粘土或膨潤土,鉆孔時泥漿需要不斷的循環(huán)和凈化,選料與配制應符合技術標準,泥漿比重1.1~1.2,泥漿粘度一般地層為16Pa·s~22Pa·s。含砂率必須小于2%。
三、沖擊鉆施工中泥漿池位置的合理的選擇對施工的影響
濟南市二環(huán)南路建設工程(東段)第二標段,本工程主要為高架橋施工、地面橋改造、道路、排水及專業(yè)管線土建工程等施工內容。
高架施工中的樁基施工中,根據地質報告及現狀地質條件比對,樁基施工中主要采用沖擊鉆成孔方式,此工程路面結構層下為粘土層分布,且土質良好,在沖擊鉆鉆進過程中所需泥漿可利用原狀土造漿護壁,為此在每座承臺邊開挖2.5m*5m,深度為3米泥漿池,泥漿池選擇在1、2或者3、4樁基的中部,既不影響交通便道的通行,還可減少土方開挖、外運工程量,同時減少承臺土方開挖及后期承臺回填工程量,由于泥漿池距離承臺較近,可較少排漿管的使用量,綜上因素泥漿池的選擇可大大節(jié)約工程造價。在同類的工程施工中可參照使用。
泥漿池選擇示意圖
四、溶洞對樁基施工可能產生的影響及處理方案
濟南市二環(huán)南路建設工程(東段)道路沿線位于濟南市市區(qū)南部低山丘陵區(qū),呈北東南西帶狀展布,沿線南北兩側分布多座低山丘陵,巖溶形態(tài)主要為溶溝、溶槽、溶蝕裂隙與溶洞,洞隙內一般充填有粘性土,其分布不規(guī)律,溶蝕程度不等。樁基礎施工中,遇到溶洞的情況并不少見,作為地下隱蔽工程,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如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掉鉆、卡錘、埋錘、梅花孔、漏漿、塌孔等事故發(fā)生,因而充分了解高架橋樁位所遇溶洞的發(fā)育規(guī)律、基本形態(tài)、規(guī)模大小、溶穴頂板巖層厚度、完整性、洞內充填物形狀等,采取穩(wěn)妥的措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十分重要。
通過地質勘測報告顯示此施工區(qū)域地質情況復雜,地下溶洞有2種情況:①覆蓋層中的土洞內一般有充填物,但不密實,空洞范圍一般不大;②基巖中的小溶洞,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小空洞。
針對以上兩種溶洞情況,可能產生的影響及處理方案如下:
1、斜孔
由于溶洞面傾斜或出現探頭石,致使鉆頭沿軟的低的部位下滑造成斜孔。
擬處理方案是回填片石、粘土,三次以上無法調正就上報監(jiān)理及業(yè)主,在取得同意后灌注水下砼,待強度形成后用小沖程打緊錘反復沖擊,直至調正過來為止。但過大的沖程會導致成孔不圓,造成斜孔,一般以2~4m為宜。
2、漏漿
(1)在沖擊成孔中,由于有的溶洞與地下暗河或其他溶洞相通,泥漿迅速流走,水頭高度急劇下降,造成漏漿。
擬處理方案:施工時要在孔邊備足一定數量的片石和粘土,一旦出現漏漿,及時回填片石、粘土(片石加粘土(按1:1體積比)回填沖擊,使其形成泥石護壁。反復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反復沖擊直至形成泥石護壁不再漏漿為止。
(2)意外跑漿:地質資料揭示無溶洞或只有很小的溶洞,但突然發(fā)生跑漿,估計是擠破了旁邊大溶洞的洞壁,或小溶洞與旁邊的大溶洞是相連的。
擬處理方案:采取投放片石、粘土,整袋水泥堵塞起到護壁作用,使鉆孔順利通過巖溶區(qū)。
五、管道施工
1、管溝開挖
管溝開挖是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施工的基礎,管溝開挖前做好施工設計及準備工作。根據管線的分布情況及地質狀況,擬定好適用的機器設備和人工操作,不適用機器施工的采用人工進行挖掘,配合好機械的開挖。人工填土層采用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方式進行,分別采用1:0.33和1:0.25的放坡系數,保證基礎施工和管道安裝有必要的操作空間,開挖溝底寬,應比管道構筑物橫斷面最寬處側加寬0.5m,開挖出來的土方要及時運走以免影響交通。
2、溝底處理
管溝開挖完畢后,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基底進行處理,整平并清除溝底雜物,保證溝底的平整性,如遇到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或不良地質情況時,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采用重錘夯實,填筑碎石、換填灰土、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處理。應及時與甲方、設計、監(jiān)理單位協商,經檢查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后及時施工以封閉基坑。
3、管道安裝
安管順序。從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以吊車系下第一節(jié)管,將管頭放在已彈好線的檢查井井墻內壁處,按照井中測樁找好中心線及兩端高程后,才能松吊回臂。繼續(xù)系穩(wěn)第二、第三節(jié)管并隨穩(wěn)隨測后端中線和高程直到另一檢查井。帶承口的半節(jié)管排在檢查井的進水方向,帶插口的半節(jié)管排在檢查井的出水方向。為準確控制管位,須在第一節(jié)管的兩端用支撐控制并固定。并以此作為調節(jié)下一節(jié)管端頭中線位置及調整后的管頭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