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女?
張山走進調解室,女兒張依依已經坐在靠里的椅子上。他清了清嗓子,裝作視而不見,在屋子的另一頭坐下。
調解員的臺詞沒多大變化,“畢竟是一家人,”他緩緩強調,“有些問題能私下解決又何必非要鬧上法庭?!?/p>
做父親的冷哼一聲,“調解?能調解還上什么法庭!這種不孝女還能跟她講道理!”
張依依聞言便怒了,破口就吼:“我是不孝女?你才是老頑固吧!不可理喻!”
張山當場砸了用了多年的不銹鋼水杯,指著女兒大罵“白眼狼”,自小被寵大的張依依什么時候被父親這么當著外人罵過?一氣之下,拍桌子,走了。
不愧是父女倆,脾氣都這么沖?;丶液笏直焕习槁裨梗豢谠箽鉀]發(fā)出來,憋在心里,胸老痛。
一紙訴狀把女兒告到法院,張山其實也不想鬧這么大。他就是想嚇嚇女兒,讓她知道老父親的尊嚴不可侵犯,讓她知道自己錯了趕緊滾來認錯。可真沒想到因為牽涉到經濟問題,法院當真立了案。
他能告女兒什么?說她啃老?說她明目張膽扣住自己的退休金不給?說她控制自己的人生自由?他氣急敗壞給女兒栽上的“罪名”,被老伴知道后一陣嘲諷:“看不出來,你還挺懂法嘛,都知道大義滅親了?!?/p>
小賭怡情
張山“大義滅親”之舉,早就傳遍了家屬區(qū)。調解不歡而散,出庭,轉了兩趟公交回家。下車走到半路,遇到相交幾十年的鄰居老李打聽情況:“情況怎么樣???人家法院不會真照你說的判孩子有罪吧?”
“還在調解,我一看見她那倔樣兒就氣,等開了庭,我讓法官告訴她自己錯在哪兒?!?/p>
穿過巷子,家屬區(qū)西南角圍墻的拐角邊坐著一幫牌友。他打了聲招呼,大家看到是他,都來了興趣:“你家女兒那事兒怎么樣了?報紙上都登了!”
這戳到老張的痛,家丑不可外揚,可他家的丑都上報眾人皆知了。他搖搖頭,什么都沒說,從眾人身邊走過。
“不打一把?”有人挽留他,他卻覺得自己沒臉再和人家成牌搭子。都是不孝女害的!張山惡狠狠地啐一口,“白疼一場了?!?/p>
女兒反對他在街邊打牌,說那是賭博,何況他輸多贏少,幾千元幾千元地輸出去,女兒一口咬定他是被人聯手下套了。那天他又去打牌,玩得正熱鬧,女兒猛地推門進來,一個箭步沖上前直接掀翻了牌桌,指著幾個打牌和看牌的鼻子吼:“下次誰再叫我爸打牌試試!看我不去警察局舉報你們!”
他只記得自己臉色由紅到綠,由綠到黑——那是我的錢,我愛贏贏,愛輸輸,你管得著嗎?他沖女兒吼:“小賭怡情懂不懂?!”
張山沒想到女兒會狠心到那種程度:回娘家和她媽一合計,直接把他的工資卡收走了!要他老命了!
啃老族
在張依依眼中,自從退休后,父親就成了塊頑固不化的老石頭。他對外人大方,從不欠賭金這點就知道,而對自己人就特別斤斤計較。
自己有了小家,可她每周都要回娘家看看。她爸怎么說自己?“帶這么點東西,三天兩頭就回來胡吃海喝,吃完了還要打包走,我和你媽不經啃的!”說得那么深惡痛絕,仿佛自己一回家就把家里的金山都吃空了。
她和老公回娘家?guī)У臇|西是不貴重,但婆家那邊他們也是一個政策。小兩口都是獨生子女,二拖四養(yǎng)老是很嚴峻的現實問題,所以老早就達成了協議:兩頭都不買高檔禮品和那些不實用的補品。可父親不止一次陰陽怪氣地在她面前說鄰居家兒子又買了這,樓上家女兒又買了那。
至于打包,他們帶走的都是媽媽準備的愛心食物,年輕人忙工作,對吃什么不講究,媽媽心疼女兒女婿不會照顧自己,所以準備了不少可以儲存的干糧。媽媽體貼女兒的行為到父親眼里成了占家里便宜,張依依越想越覺得委屈生氣。
說啃老,她忍了,可說自己霸占老父親的養(yǎng)老金,這罪名張依依不敢認。調解失敗,做女兒的也累,老公回家一開門,就看到她坐在沙發(fā)上數錢,“怎么了?”
“他今天跟調解員說‘我還沒死,這頭就惦記著我的養(yǎng)老金’,”她頭也不抬,陰陽怪氣地學著父親的語調,“我怕他,還他總行了吧……”
說著說著,聲音里就添了哭腔。父親把自己告了,這事在單位里鬧得自己里外不是人。記者跑來單位要采訪自己,自己躲了,同事上司卻成了周邊采訪對象,大家看她的眼神都不對了。在她之前,也有子女被父母告過,可人家是不愛回家或者不給贍養(yǎng)費,有法可依。她明明是怕父親再被外人騙、和母親說好了幫父親管賬理財,可父親什么都不信!
下次再聽說張山被哪個推銷員忽悠著要買東西了,哪怕真頂上不孝的罪名,她也一定揍丫的!
兩家人
張依依和素不相識的推銷員們的仇恨,得從一年多前開始。有段時間,媽媽老抱怨她爸亂花錢,少則一兩百元,多則一兩千元,花出去都不眨眼。她吃了一驚,細問才知道最近總有人上門推銷,都是些能說會道的年輕人,把寂寞的老人哄得服服帖帖。她回憶起父親曾經炫耀過的一對“安神枕”,老人支支吾吾沒說價格,可后來媽媽爆料:500元錢,一個!那質量,和淘寶網上二十元的商品差不多。
張依依找不到推銷員,只好打管制老爸的主意:工資卡在我這里,每個月生活費給你多少,我說了算;沒錢,你老人家就亂買不了東西。
老公最開始就不太贊成她的做法。第一次上門見家長,岳父逮著準女婿回憶小時候的窮日子,那時他就知道岳父把錢看得緊。張依依敢拍著胸脯說她絕對不會打他爸錢的主意,可在老人看來,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會不會拿娘家物貼婆家活,不好說。
何況不管怎樣,老婆是真的“扣”下了岳父的一半退休金!另一半她替岳父買了余額寶,可沒有存單沒有交易單據,解釋得口干舌燥,岳父也不相信女兒是在幫他存錢。
“你是好意,可是那畢竟是你父母的錢,會有誤解也正常?!笨磸堃酪腊彦X數得噼啪響,老公松了口氣,這段時間家里為了岳父的事兒鬧得不可開交,哪怕認個錯服個軟,早點把事結了最好。
畢竟是兩家人了,他嘆口氣。
孝不孝
三十年河東,張山是女兒眼里的大山;三十年河西,女兒覺得父親不靠譜,得靠晚輩了。
這話,張山不愛聽。女兒說他“思想太腐朽”,動輒拿“孝”字壓頭,也不關心時代不同,孝也有分類了:聽話順從,那是父親要的孝,是愚孝;真正為父母好的,比如自己的做法,才是真孝。
她有時真覺得父親年紀大了,和他對話特別困難,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踩到雷區(qū)。
給父母送錢回去的路上,張依依破例買了一箱進口水果。母親開門,看到女兒提的“大禮”,提高了聲音嚷嚷:“老頭子,你看女兒特地買的水果,喲,還是外國貨呢。”
“爸……”她跟著進屋喊了聲。張山把臉轉向一邊。
想到出門前老公的叮囑——別和你爸吵,老人家,讓著點,別拿你的標準去要求人家。她深呼吸,觍著臉笑:“爸,有些事情我處理的方式確實不對,這點我跟你道歉。你的錢我給取出來了,一分也不少,你自個收著,還有卡,你也自己拿著。只不過以后該買什么,多和媽商量下?!?/p>
想了想,忍不住又補上幾句:“你要一個人在家寂寞,過來看看我們也好,或者打電話給我也行,我最近換了工作,可以周末多陪你出去走走;那些來推銷東西的,你不妨試試看堅持不買會是什么效果,人心不經試,或者你拉不下面子,讓他們來找我要錢,你要真喜歡,我買給你……”
說到這兒,她突然再說不下去,一把抹去還沒來得及淌出的眼淚?!八懔耍也徽f了,說多了你又嫌我不孝,就這樣吧,我先回去了?!?/p>
張山眼睜睜瞧著女兒跑出了門,看著老伴一迭聲地跟上去。他慢吞吞拿起茶幾上裝著錢和卡的塑料袋,想打開袋子來,先數一數,手卻止不住地一抖,任錢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