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做公益這件事,江一燕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她只希望能積少成多,默默地為孩子們做一些小事,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與希望。
以大部分人對“娛樂圈”和“女明星”的理解,江一燕顯然屬于一個“非主流者”,云巔之上的虛榮浮華似乎與她沒有太大關系,她一直以一種“爬行者”的速度緩慢卻堅定地行走著,清新、文藝、公益一直是她身上最引人注意的標簽。
15歲的江一燕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音樂劇班就讀,后考入02級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2007年因在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中飾演“周蒙”一角而被觀眾所熟知。2010年搭檔黃渤出演電影《假裝情侶》,成功塑造野蠻女友形象。同年憑借電影《南京!南京!》榮獲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和第10屆長春電影節(jié)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1月,她又搖身一變成為獨立唱作人,發(fā)行單曲《我不》,并分享創(chuàng)作筆記。
這看似一道平滑的演藝軌跡卻并沒有徹底打開觀眾的視野,不溫不火,直到有一天媒體報道了一個女演員在山區(qū)支教了8年,人們才知道,哦,原來這個女孩子就是江一燕。8年的時間,不是8天也不是8個月,而是整整的8年,這對于一個在浮華復雜娛樂圈的人來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我們眼中的慈善,可能就是一場金額巨大的捐款,某個明星一擲千金,舉辦一場各路媒體都在的慈善晚會,籌集完款項后合影留念,媒體紛紛在第二天用最黑粗的標題來給這種慈善潤色。而江一燕卻偏偏選擇了最慢的一種,她選擇了用七年的時間去做一些在金錢以外的付出。
說起支教的緣由,是因為一部電影。2007年夏天,江一燕主演的電影《寶貴的秘密》在廣西巴馬開機。在那次開機儀式上,她深深地感覺到了這個地方的貧困:“從南寧下飛機后,坐車到巴馬需要六七個小時,而從巴馬縣城到東山鄉(xiāng)小嘎牙村又要一個小時。我們要爬山到村里,光是路途上的艱難,已經讓大家的心有了觸動?!?/p>
小嘎牙村原有一間面積為幾平方米的小教室,由于沒有老師愿意來而被廢棄。孩子們只能每天翻山越嶺,走將近兩個小時的路,到東山鄉(xiāng)長洞小學上課。他們的腳因此被磨得又黑又腫。當時村子里有20多名孩子,不少人陸續(xù)輟學。那段時間,江一燕一邊拍戲一邊心痛不已。
能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呢?江一燕除了拍戲,腦子就一直浮現出這個問題。她馬上拿出身邊的物資送給孩子們,鼓勵他們堅持讀書,不要放棄。然后又決定在網上開一家愛心義賣店——愛心義賣站,以資助那里的孩子們?!拔蚁氡M我的微薄之力來幫助他們。”江一燕說。她決定把資助小嘎牙村的孩子作為自己的一個長期公益項目,堅持做下去,今后每年要去一次那里。她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發(fā)在自己的博客上。義賣站剛開始時,江一燕賣掉了自己心愛的禮服,還有許多自己頗有情感的愛物,圈里的好友陳道明老師、劉亦菲、高圓圓等也很支持她,紛紛拿出很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在淘寶店里義賣。
拍攝結束后,江一燕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從2007年到2010年期間,她每年都帶志愿者來廣西巴馬山區(qū)支教,給孩子們帶來了校服,出資在學校設立了獎學金,學習好的同學每人都有獎勵。這一舉動推出后,第二個學期長洞小學一下子多了100多名學生,小嘎牙村許多不上學的孩子又回到了學校。
江一燕還注意到,長洞小學的教室與操場都是泥土路,學生很不方便。于是她就出資為孩子修路。孩子們缺被子、蚊帳,她就第一時間去買,孩子們伙食不好,她就給他們建廚房。在她的努力下,長洞小學舉辦了第一次運動會。跳繩、拔河,孩子們的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之后,長洞小學的領導為江一燕送上了答謝錦旗,并將每年的11月19日定為“長洞小學爬行者運動會”日。
長洞小學的校長這樣回憶道:“每次江老師一來,學生們都歡呼雀躍,高興得不得了,江老師教他們畫畫,唱歌,手工,給他們帶來了知識和快樂。但當江老師要走的時候,孩子們都哭著為她送行。”一個明星,明明可以活在高高的天上,但江一燕缺偏偏選擇了接地氣兒,沒有絲毫的架子。每一次,她和志愿者們到學校后,最少都要住上一周,在簡陋的房間里打地鋪,和當地的老師一起摘菜,和師生們吃同樣的飯菜。
2011年,第六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在北京閉幕,江一燕領銜青年影人先鋒,奪得新銳女演員大獎。但當時的江一燕遠赴廣西山區(qū)公益支教未能到場領獎。她說她答應了要給孩子們放一場電影,再重要的事情都不能食言,一定要兌現承諾。就在露天的環(huán)境下,江一燕從城里弄來了放映機,孩子們和村民們都跑來看,他們坐在石頭上,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投影,聚精會神。“那場面看了讓人難忘。在那里,我看到了孩子們饑渴的心靈?!苯谎嗾f。
后來在江一燕寫的一本書《我是爬行者小江》中還描述了當時支教的情形,陳沖特別提到該書,“她書中尤其讓我感動的是《大山中的微笑》那一章節(jié),我想很少有女演員能在一個外景地用那么敞開的心靈和胸懷與那里的人民交流,得到那么真誠的融入和體驗?!?/p>
陳道明也在序言中表達了對江一燕的祝福與希冀: “雨傘自己撐,包要自己拎,有機會走一走遠路,用雙腳去感激一下這片護佑你的土地,對身邊的每一個為你在奔波忙碌的人說一聲謝謝,很多人本沒有義務為你服務,唯有你的尊重才會獲得他們更多的支持。這也是佛說‘佛田廣種’的意思,如此,將來無論是花開花落,于你便總能從容應對。如師如父,我愿始終都給你滿懷的祝福和堅實的守護?!?/p>
江一燕對公益的執(zhí)著也在出書的時候體現了出來,在這本書出版前夕,她特意跟出版方溝通,請求在書籍封底標注:作者個人稿酬將全部捐助山區(qū)貧困兒童。并且她還表示,這僅僅只是一個開頭,公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還想前往四川的大涼山彝族地區(qū)支教。
對于做公益這件事,江一燕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她只希望能積少成多,默默地為孩子們做一些小事。她相信,對于大山里的孩子們來說,物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與希望。8年,是很漫長的時間,江一燕可能走得并不快,但是她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奮力爬,在前行中撒播下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