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世旭
太 行 峽 谷
□ 陳世旭
一
這就是太行峽谷了。
數(shù)千公頃的面積,兩千米的海拔,深藏著鬼斧神工的萬千杰作。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tài)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神秘莫測的溶洞,娓娓敘述著六萬五千年前造山期的淵源。群山是固態(tài)的時光,是地球生長的筋脈,無窮無盡地起伏。
谷底彌漫著水霧,草木搖曳著詩意?;蛄胰杖缁?,或風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陽西下,峽谷是五彩斑斕的調(diào)色板,變幻莫測,氣象萬千。流嵐的綢帶,宛轉(zhuǎn)飄舞,纏綿著壯偉的大山。危崖亭亭玉立絕塵埃,飛瀑九天落下濺珠玉,奇石一似老僧閉目坐禪去,清泉忽如驚濤翻云覆雨來。水增添了山的靈氣,山造就了水的雋永。林木的冠冕,奇異而瑰麗,用蒼茫論證唯美,用迷亂展示秩序。寂寞無言的幽谷,有著天的掛牽。
八泉峽、紅豆峽、黑龍?zhí)?、紫團山、青龍峽、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云蓋寺、水妖洞、真澤宮……仿佛早已熟悉這里的一切,它們有生命,有靈性,有修煉得道的意境。穿云可與鳥雀共舞,過雨可得神靈之露。大峽谷是如此寬容,記錄下人類所有的傳說,關(guān)于神人弈棋,關(guān)于仙翁煉丹,關(guān)于道士面壁,關(guān)于眾僧朝拜,關(guān)于狐貍成仙,關(guān)于乖龍嬉戲,關(guān)于群妖坐殿……同時俯瞰人類所有的浮淺。
大峽谷仿佛存在于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
二
這就是太行峽谷了。
谷壁層層疊疊,像萬卷史書。遠處閃爍著野獸的影子,夾著牧羊人的呼喚。絕壁上的古棧道,關(guān)塞邊的仙人橋,跌宕著歷史踉蹌的步履。那么多的轉(zhuǎn)折,每一個轉(zhuǎn)折都能找到一個王朝艱難跋涉的身影。
山以高峻稱雄,峽以幽深爭勝,地以青史聞名。最可信的古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文王伐紂,黎侯為盟,在大峽谷撕開了千年戰(zhàn)伐的鐵血帷幕。緊隨其后,是一長串帝王不可一世的車仗:中原雄風與西域血性,英才大略與風流倜儻,燭光斧影與溫文爾雅,縱橫捭闔與聞雞起舞,神機妙算與紙上談兵,智慧仁慈與兇暴殘忍,忠誠與背叛,高尚與卑劣,豪邁與促狹,坦蕩與陰謀,堅守與離棄,期待與遺忘,皆隨風化的歲月,凝固在古老的廟宇、棧道、橋涵、關(guān)隘、寨堡、城墻、墓葬、戲樓。
逐鹿太行,問鼎中原,江山和權(quán)力永遠是王者的主題。爭奪天下的霸主誰會顧及巖猙獰,關(guān)隘險惡;誰會顧及血流漂杵,白骨成堆;誰會顧及多少壯士飲恨蒼天,多少春閨夢斷鄉(xiāng)關(guān)。
時光如利斧,劈開頂天立地的身軀。兩崖壁立千仞,夾持一線青天,劃出陰陽兩面,一面是恐怖的峻拔,一面是宛轉(zhuǎn)的幽情:剛強與柔情相視,熱血與冷酷相照,正直與曲折相搏,光明與陰暗相峙。
歷史像峽谷一樣詭譎,峽谷像歷史一樣變幻。
億萬年蠻荒,久遠的崖道因古橋有了韻致,橋下靜水深流。山崖肅立,聽遠古的風濤在峽谷中奔瀉。狼煙滾滾,將士蜂擁,旌旗排云,金戈鐵馬廝殺遍野聲震天狼。鼙鼓聲歇,一抹斜陽殘照。血色黃昏時,風沙揚起,一川碎石大如斗。馬蹄聲遠,所有的煙云落入塵埃。
孤鷹盤旋,空谷投影,掛印拜帥的將臺,祭祀占卜的神殿,早已不見灰燼??v然是摩崖石刻記錄下文臣武將的豪情壯志,一部史書寫盡了天下,無數(shù)的野心也已化石成癡,只能凝望流水行云。唯一的意義,是留給后世尋幽訪勝的興致。
三
這就是太行峽谷了。
千回百折,讓最剛強的豪杰也不能不低頭折腰;千姿百態(tài),讓最傲氣的騷客也不能不頂禮膜拜。
不知是不是山水獨鐘情詩人,才使得詩人如此鐘情山水。山水與詩人乃是天然的密友。世上有哪一處靈山秀水,沒有凌空躍動的詩行?吟詠山水的千古絕唱,是人類靈智最瑰麗的篇章。
讀懂山水,是智者。最懂山水,是詩人。最好的山水,總是擁有最多的詩人。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曹操《苦寒行》)
刀劍迸濺,烈馬嘶鳴。一代梟雄,到此只剩了悲情;千古統(tǒng)帥,苦寒里盡是詩人的蒼涼:北風哀號,搖動蕭條的樹木。前面盤踞巨熊,路旁咆哮虎豹。少有人煙的山谷,正下著大雪。伸長了脖子眺望,迷失了來時的道路。水上沒有橋梁,天黑了還不知哪兒可以過夜。走了多少日子,人馬皆空乏。拾柴生火,煮粥充饑,想起詩經(jīng)《東山》寫過的苦役,傷感綿綿不絕。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戰(zhàn)之厭倦,回蕩于峽谷。
那時的天空注定黑暗。不在死亡中重生,便在死亡中消亡,一半軀體生長野草與樹,另一半軀體腐爛成泥。從地殼拔出火焰之刀,峽谷凌厲轉(zhuǎn)身,似刀客,揮斷最后一抹哀傷。月光在巖石上種植露珠,星星點起篝火把峽谷照亮。深深的峽谷,流淌的詩行,至今未干的淚水,一半浸泡過去一半浸泡未來,峽谷中綿綿不絕的蟲鳴,把曾經(jīng)拋棄的古歌,串成詠嘆。
曹操是太行峽谷詠嘆的領(lǐng)唱,無數(shù)的天才繼起應(yīng)和: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北上行》)進取的路途,對李白永遠是個問題。
“千崖無人萬壑靜,三步回頭五步坐?!?《憶昔行》)民生的艱辛,總是讓杜甫憂心如焚。
“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初入太行路》)白居易似乎頗有探險的閑情。
“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太行苦熱行》)劉長卿的驚訝可以想象。
“黃昏欲到壺關(guān)寨,匹馬寒嘶野草中?!薄?壺關(guān)道中作》)韋莊的孤旅難免惆悵。
“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紫團參》)蘇東坡津津樂道的是養(yǎng)生的山珍。
“過步每千慮,舉步如蹣跚?!薄?十八盤》)徐卉的心驚膽戰(zhàn)繪形繪影。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上太行》)于謙的凜然浩歌氣壯山河。
……
古詩全是原始的色彩,古意散落在群山,伸手可觸。時光飄逸在風與風之間。風流倜儻的詩人們,并沒有停留在遙遠的往昔。他們走進今天,還將走進未來。厚重的古樸,鋪成粗獷的路,與歲月相牽。快意的笑容,帶著詩歌的錦繡,在朦朧中展示永恒的恢宏。
高聳的寧靜,綠色的寧靜,濕潤的寧靜,與悄然的步履同行。沿著山體攀援,享受山的連綿。登頂以觀日出日落,臨澗以聽濤緩濤急。云朵般的依戀,一次次深情回眸,一回回醉心凝望。厚重的情懷濃烈似海。
走過萬年的路,萬年只在瞬間。泉水帶著萬年的深邃,緩緩涌出縷縷芳菲。明亮的色彩,自由自在;沁人的氣息,從容而溫暖,成為地面與空間的和弦,與生機勃勃的大地做伴。
峽谷有靈,可以舒紛亂,可以平浮躁,可以慰失落,可以遠羈絆,可以處澄明,可以得超脫。循天人合一之道,享自然造物的饋贈。心神凝聚于清幽寧謐之境,便是天地山川風月的主人。
而彌漫在峽谷的浩渺旋律,是尾聲,也是序曲。
(選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