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奇藝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100088)
刑事簡易程序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改革方向
——基于同我國臺灣地區(qū)有關規(guī)定相比較
付奇藝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100088)
刑事簡易程序具有提高訴訟效率,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之功效。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都對刑事簡易程序進行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兩者在類型、條件、啟動、審判和救濟方面存在著聯(lián)系和區(qū)別。本文通過對海峽兩岸的刑事簡易程序進行比較,歸納出刑事簡易程序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且提出未來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改革方向。
刑事簡易程序;臺灣地區(qū);刑事司法;發(fā)展規(guī)律
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不規(guī)范到逐步完善的發(fā)展過程??傮w來說,這一過程大致包括四個發(fā)展階段:第一,1979年《刑事訴訟法》只設置了單一的審判程序,而未設立簡易程序。198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迅速審判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決定》設立了“速決程序”。但因其違背了簡易程序的原理①,而且只是解脫了對文書送達期限的限制和縮短了上訴、抗訴期限,所以它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簡易程序。第二,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了簡易程序。根據1996年《刑事訴訟法》,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包括除公訴轉自訴以外的兩種自訴案件和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輕微的且人民檢察院建議或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公訴案件。第三,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確立了“普通程序簡化審”。根據這一司法解釋,除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外,被告人對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無異議,并自愿認罪的第一審公訴案件,檢察機關建議或同意,可以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但是,因其有通過司法解釋創(chuàng)設新的程序之嫌而飽受非議。第四,2012年《刑事訴訟法》整合了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和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普通程序簡化審”,創(chuàng)設了新的簡易程序?,F行《刑事訴訟法》第208條、209條的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除少數特殊情況以外,只要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犯罪和適用簡易程序均無異議即可適用簡易程序。
自1967年到2009年,我國臺灣地區(qū)刑事簡易程序歷經多次修改②,其適用范圍不斷擴大,類型也呈現多樣化格局。1967年以前,我國臺灣地區(qū)仿照德國處刑命令程序設置了刑事簡易程序。這一程序采取書面審理方式,而不遵照直接言詞和公開開庭審理的原則。1967年修法時,我國臺灣地區(qū)刪除了被告可以聲請以通常程序重新審判及補送正式判決書的規(guī)定,改處刑命令程序為簡易判決處刑程序。1997年修法時,在簡易程序中增加了“認罪協(xié)商制度”,規(guī)定了這一程序的適用的條件與拘束法院、不得上訴之效力。2003年修法時,增設“簡式審判程序”,對被告認罪案件進行簡化審,這類似于我國大陸的普通程序簡化審。2004年修法時,吸收改造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建立了自己的“認罪協(xié)商制度”。這一制度規(guī)定在臺灣地區(qū)的刑事訴訟法第七編之一“協(xié)商程序”[1]。
1.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類型
2012年《刑事訴訟法》對簡易程序進行了完善,修改后的刑事簡易程序呈現為一元結構。而在此之前,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和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普通程序簡化審”共同構成刑事簡易程序的二元結構。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對于‘被告人認罪案件’適當簡化審理,不是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程序,而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普通程序框架內,針對被告人認罪這一事實,在審理方式上的適當靈活?!雹垡簿褪钦f,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普通程序簡易審”并非簡易程序。但是,“普通程序簡易審”起著與簡易程序相同的作用,即提高訴訟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而且“普通程序簡易審”在審理程序上相對普通程序大為簡化,因此,拋開司法解釋可否創(chuàng)設新的訴訟程序這個問題而言,“普通程序簡易審”實質上屬于簡易程序的一種。
2003年之前,臺灣的刑事簡易程序呈現一元二極的結構?!耙辉笔侵负喴着袥Q處刑程序,“二極”是指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一般情形和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之認罪協(xié)商制度。2003年修法時,增設“簡式審判程序”,對被告認罪案件進行簡化審,臺灣的刑事簡易程序的結構因此變?yōu)槎O。2004年修法時,臺灣創(chuàng)設了“協(xié)商程序”,至此,臺灣的刑事簡易程序形成了三元結構。
臺灣的現行刑事簡易程序包括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簡式審判程序和協(xié)商程序。簡易判決處刑程序是指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的自白或其他現存證據足以認定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或自己決定而不經開庭審理直接作出簡易判決。簡式審判程序是指對于非重罪案件④,被告在準備程序就被訴事實為有罪陳述,審判長在告知被告人簡式審判程序之要旨,并聽取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意見后,裁定對證據調查等訴訟程序進行簡化的一種審判程序。協(xié)商程序是指對非重罪案件④,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在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或簡易判決處刑前,檢察官得于征詢被害人之意見后,與被告進行協(xié)商,經當事人雙方合意且被告人認罪的,由檢察官聲請法院依協(xié)商結果而不經言詞辯論徑行判決。
2.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條件
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208條、209條,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是:第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第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第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第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第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第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第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449條,我國臺灣地區(qū)簡易判決處刑的適用條件是:第一,所科之刑以宣告緩刑、得易科罰金或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有期徒刑及拘役或罰金為限,所科罪名在所不問;第二,被告在偵查之中自白,或有其他現存之證據,已足認定其犯罪;第三,經檢察官聲請或者法院決定。
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一,簡式審判程序的適用條件是:第一,案件范圍是“除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的案件;第二,被告在準備程序中,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第三,審判長應告知被告人簡式審判程序之要旨,并聽取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的意見。
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二,協(xié)商程序的適用條件是:第一,案件范圍是“除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的案件;第二,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第三,時間須在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或簡易判決處刑前;第四,檢察官須征詢被害人之意見;第五,法院同意;第六,當事人雙方合意且被告認罪。
3.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啟動
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我國大陸公訴案件簡易程序需經檢察院和法院雙方合意才能啟動。公訴案件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人民檢察院建議,人民法院同意。二是人民法院建議,人民檢察院同意⑤。而自訴案件簡易程序的啟動只由人民法院一方徑行決定,自訴人和被告人都沒有簡易程序適用的選擇權。2012年《刑事訴訟法》賦予了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的選擇權,因此,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啟動條件是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并且法院決定。檢察院只有建議權,最終能否啟動簡易程序由被告人同意和法院決定。
我國臺灣地區(qū)刑事簡易程序的啟動因刑事簡易程序的類型的不同而不同。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449條,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啟動包括兩種方式:經檢察官聲請而啟動和由法院徑行啟動。被告不享有適用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選擇權。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一,簡式審判程序的啟動由法院單方面決定,檢察官無權參與,被告人也無權選擇。根據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二,協(xié)商程序的啟動較為復雜,需經多方的參與。協(xié)商程序必須經檢察官聲請,被害人同意,法院同意方能啟動,同時,被告有請求協(xié)商的權利。
由上可知,不管是大陸還是臺灣地區(qū),法院對簡易程序的啟動都享有決定權,而檢察院享有建議或聲請權,但都沒有實質的決定權。但是在大陸,被告人享有簡易程序適用的選擇權,而臺灣地區(qū)的被告卻沒有這項權利。
4.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審判
首先,大陸刑事簡易程序同普通程序一樣實行開庭審理,實行直接言詞審理規(guī)則。其次,審判組織因被告人可能判處的刑罰不同而不同。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既可以合議審也可以獨任審;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再次,大陸刑事簡易程序實行簡化審理,審理期限也大為縮短⑥。最后,大陸簡易程序判決書與普通程序判決書并無區(qū)別。兩者都需詳細闡述定罪量刑的理由。但是,有學者認為:“因簡易程序簡化了證據調查方法,故一方面,法院在客觀上不可能制作成可以闡述法院詳細判決理由之判決書,另一方面,要求簡易程序判決書與普通程序判決書相同之制作,亦無必要?!保?]
臺灣地區(qū)簡易判決處刑案件由獨任制法庭審理,且“不經通常審判程序,徑以簡易判決處刑”,即簡易判決處刑案件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另外,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判決書不同于普通程序的判決書,“得以簡略方式為之”。簡式審判程序簡易在證據調查,“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完全受嚴格證明法則之約束,這正是構成其簡化的精髓?!保?]適用協(xié)商程序審理,法院“應不經言詞辯論,于協(xié)商合意范圍內為判決”。對于協(xié)商程序的判決書,如果當事人不聲請制作判決書,“得僅由書記官將主文、犯罪事實要旨及處罰條文記載于宣示判決筆錄,以代判決書?!?/p>
5.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救濟
大陸對刑事簡易程序并未設立單獨的救濟機制和程序,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救濟包括上訴、抗訴和申訴三種機制和二審、再審兩種程序。對于基層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判決,在上訴抗訴期限內,被告人、自訴人有權提起上訴,同級人民檢察院有權提起抗訴。如果在上訴抗訴期限內,相關當事人不上訴,同級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判決生效。如發(fā)現判決確有錯誤,相關當事人可以申訴,作出生效判決的上級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抗訴。
臺灣地區(qū)對刑事簡易程序之救濟規(guī)定較為完善并且與普通程序之救濟有所區(qū)別。當事人對簡易判決處刑不服者,得上訴于管轄之第二審法院合議庭,但是上訴以引起二審為限。如果在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中適用認罪協(xié)商制度,則不得上訴。適用簡式審判程序的案件,當事人對判決不服而上訴的,適用與普通程序一致的三級三審上訴制度。適用協(xié)商程序的案件,原則上不得上訴,但是如果有法定的撤銷合意或撤回協(xié)商聲請的,被告協(xié)商之意思非出于自由意志的,被告所犯之罪不得適用協(xié)商程序,被告有其他較重之裁判上一罪之犯罪事實者,法院認為應諭知免刑或免訴、不受理者,以及法院違反科刑范圍處刑的,可以上訴。值得一提的是,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都可以通過再審和非常上訴獲得救濟。
1.適用范圍不斷擴大
從刑事簡易程序的發(fā)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出,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刑事案件的類型不斷多樣化,而且訴訟爆炸,案件大量積壓,這就促使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尋求解決刑事案件累積和司法資源有限的矛盾的方法。而簡易程序因其提高訴訟效率和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應運而生,并且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完善。換言之,“案件積壓或訴訟爆炸凸顯了刑事簡易程序的價值”的同時,“促進刑事簡易程序的發(fā)展或擴展”[4]。其次,所謂“遲來的正義非正義”,簡易程序因其兼顧公正和效率而備受青睞并且得到發(fā)展壯大。
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自1996年《刑事訴訟法》首次確立簡易程序以來得到不斷的擴大。根據1996年《刑事訴訟法》,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包括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起訴的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這兩種自訴案件和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且人民檢察院建議或同意的公訴案件。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又確立了“普通程序簡化審”,對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進行了完善和擴大。根據這一司法解釋,被告人對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無異議,并自愿認罪的第一審公訴案件,檢察機關建議或同意,可以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2012年《刑事訴訟法》又大大擴展了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F行《刑事訴訟法》第208條、209條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除少數特殊情況以外,只要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和適用簡易程序均無異議即可適用簡易程序,包括符合條件的自訴案件和公訴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超過三年刑罰的案件。
我國臺灣地區(qū)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也不例外,隨著對刑事簡易程序的多次修改,其適用范圍也得到不斷的擴大。整體而言,臺灣地區(qū)的簡易程序從剛開始僅有的簡易判決處刑程序到2003年修法增設“簡式審判程序”,再到2004年修法建立“協(xié)商程序”,類型由單一到多樣,結構從一元到三元。具體觀之,適用簡易判決處刑的案件,法定刑從最高法定刑為3年以下徒刑到不問法定刑之輕重,科刑范圍從原來以拘役或罰金為限擴張至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F在,簡易判決處刑的適用范圍是所科之刑為宣告緩刑、得易科罰金或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有期徒刑及拘役或罰金的案件。簡式審判程序和協(xié)商程序的適用范圍都極為寬廣,即“除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的案件都可以適用簡式審判程序和協(xié)商程序。
2.被告人的權利保障越來越受重視
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也是為各國所承認的國際司法準則之一。各國在設置和改革簡易程序以提高訴訟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同時也注重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的權利。通過研究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簡易程序的發(fā)展變化,可以看出,簡易程序簡易而不簡單。簡易是指審理程序越來越簡易,不簡單是指被告人的權利保障卻并不簡單而越來越受重視。
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下列變化體現了國家越來越注重被告人權利的保障。首先,2012年《刑事訴訟法》賦予了被告人簡易程序適用的選擇權,2012《刑事訴訟法》208條規(guī)定,如果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話就不能適用簡易程序。在此之前,簡易程序的啟動由檢察院和法院雙方合意即可啟動,被告人沒有參與權⑦。其次,審判組織因被告人可能判處的刑罰不同而不同,體現了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對重罪案件更為謹慎,這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權利。再次,2012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而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⑧。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法庭不僅是支持公訴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形成“控審分離、控辯平等對抗、審判中立”的等腰三角形結構,與法院形成制約,更是檢察院加強對簡易程序審判活動的監(jiān)督的客觀要求。因此,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法庭將大大促進對被告人權利的保障。另外,告知確認程序的建立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為最高法《解釋》)第289條,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為最高檢《規(guī)則》)第467條都規(guī)定了法院或檢察院應當告知適用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和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最后,簡易程序的適時轉換也體現了對被告人權利的保障。最高法《解釋》第298條規(guī)定了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情形,保障特殊情況下被告人的普通程序審判權得到救濟。
臺灣地區(qū)設置簡易程序的同時也特別注重被告人權利的保障。第一,三種類型的簡易程序都以被告人認罪為前提,被告人不認罪就應當適用普通程序進行更為審慎的審理。第二,對于2003年創(chuàng)設的簡式審判程序,法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后,發(fā)現有不得或不宜進行簡式審判程序的,應當撤銷原裁定,依通常程序審判之⑨。簡式審判程序的適時轉換是對被告人權利的救濟和保障。第三,對于2004年新增的協(xié)商程序,在詢問和告知程序終結前,被告人有權撤銷協(xié)商合意;特殊情況下,法院不得為協(xié)商判決,并應以裁定駁回,再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適用通常審判程序、簡式審判程序或簡易程序審判;被告人表示所愿受科之刑逾有期徒刑6個月,且未受緩刑宣告,其未選任辯護人的,應當指定辯護人;協(xié)商中的陳述不得采為證據使用⑩,這都體現了對被告人權利的尊重和保障。
1.大陸刑事簡易程序類型之多樣化
程序類型化理論要求不同的案件適用不同的程序進行處理,這不僅體現在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的劃分上,而且也體現在簡易程序類型的多樣化上?!坝捎诎讣再|、被追訴人的認罪情況等存在差異,需要依次設計不同種類的簡易程序予以應對?!保?]我國臺灣地區(qū)經過多次立法修正,簡易程序由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單一結構發(fā)展為包括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簡式審判程序和協(xié)商程序在內的三元結構。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刑事簡易程序往往也包括多種類型:美國的刑事簡易程序包括輕微犯罪程序、刑事和解程序和辯訴交易程序;德國的刑事簡易程序有快速審判程序、處罰令程序和刑事和解程序;在日本,刑事簡易程序分為即決裁判程序、交通案件即決裁判程序、簡易公審程序和簡易命令程序[6]??梢?,刑事簡易程序類型的多樣化是刑事簡易程序發(fā)展不可阻擋的趨勢。
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過于單一,從可能判處管制、拘役、單處罰金和免于刑事處罰的案件到可能判處25年有期徒刑的案件都只適用一種簡易程序,不能做到輕重有別,層次分明,“不能體現出案件與程序相適應之特點,也不盡符合訴訟經濟之要求”[7]。這不利于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和促進司法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簡易程序的意旨相違背。因此,在我國大陸建立一個分層次,多樣化的簡易程序體系,實現更深入的繁簡分流勢在必行。我國大陸可借鑒臺灣地區(qū)的刑事簡易程序作如下改革:首先,增設速裁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4年6月27日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試點。速裁程序的適用條件包括:第一,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第二,被告人自愿認罪,當事人對適用法律沒有爭議;第三,危險駕駛、交通肇事、盜竊、詐騙、搶奪、傷害、尋釁滋事等情節(jié)較輕,依法可能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單處罰金的案件。由此可見,只有被告人自愿認罪且對適用法律沒有爭議的案件才能適用速裁程序,而在臺灣地區(qū),被告人自白并非簡易處刑判決程序的必須條件。速裁程序可以進一步簡化《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相關訴訟程序,具體如何簡化法律并未規(guī)定,是否應當開庭審理也不得而知?,F有簡易程序無一例外都應開庭審理,這不僅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訴訟效率,而且未能形成多層次、程序簡化程度有別的簡易程序體系。有鑒于此,筆者主張在借鑒臺灣地區(qū)的簡易處刑判決程序的基礎上在我國大陸構建速裁程序,并將其定義為法院對簡單輕微的刑事案件采取書面審理的一種簡易程序。適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不需經被告人同意而可由基層人民法院的法官獨任直接進行書面審理。為了保障被告人的權利,其適用范圍不應過大,因此,應排除可能判處一年以下有其徒刑的案件適用速裁程序。據此,速裁程序的適用范圍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可能判處管制、拘役、單處罰金和免于刑事處罰,且無開庭必要的案件。另外,如果被告人認罪,應當給予被告人一定的量刑優(yōu)惠。
其次,增設認罪協(xié)商程序。認罪協(xié)商程序,是指對非重罪案件,被告人通過認罪來與檢察官進行協(xié)商,以獲得較輕的判決或者撤銷其他指控,法院依協(xié)商結果而為判決,這與美國的辯訴交易,臺灣的協(xié)商程序類似。由于我國與美國在司法制度、法律文化和國情存在巨大差異,因此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大范圍地適用辯訴交易程序,而應借鑒臺灣地區(qū)的立法,將認罪協(xié)商程序的案件范圍限制在可能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認罪協(xié)商制度包括控訴協(xié)商、罪狀協(xié)商和量刑協(xié)商,結合我國實際,認罪協(xié)商的內容應該限于量刑協(xié)商。
最后,保留現有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并將其定義為狹義的簡易程序,但是應當規(guī)定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應當給予適當的量刑優(yōu)惠?,F行《刑事訴訟法》并未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將獲得一定的量刑優(yōu)惠,這將不利于被告人積極主動選擇簡易程序,從而實現案件繁簡分流的目的。而且,對適用簡易程序的被告人以量刑優(yōu)惠也是各國和地區(qū)為鼓勵被告人選擇簡易程序的普遍做法。
圖1
經過對大陸刑事簡易程序進行如上構建,刑事簡易程序將形成處罰令程序、認罪協(xié)商程序和狹義簡易程序的多樣化體系。三者適用范圍的關系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狹義的簡易程序的案件范圍包含認罪協(xié)商程序的案件范圍,認罪協(xié)商程序的案件范圍包括處罰令程序的案件范圍,而且如果一個案件不能適用處罰令程序,如果符合條件,則可以適用認罪協(xié)商程序或狹義的簡易程序;不能適用認罪協(xié)商程序,如果符合條件,則可以適用狹義的簡易程序。
2.大陸刑事簡易程序審理之簡易化
簡易程序的核心在于其程序相較于普通程序大為簡化,因而具有提高訴訟效率,分流刑事案件之功效。簡易程序最主要的簡易之處在于審理程序的簡化,因此,在保障程序基本正義的情況下,可以對簡易程序的審理進行有區(qū)別的簡化?!度珖嗣翊泶髸瘴瘑T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決定》就規(guī)定速裁程序可以對簡易程序進一步簡化。相較于臺灣地區(qū)簡易程序的審理,大陸簡易程序的審理還有待進一步簡化。第一,臺灣地區(qū)除了簡式審判程序需要開庭審理外,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由獨任法官書面審理即可,協(xié)商程序由法院不經過言詞辯論于協(xié)商合意范圍內進行判決。而大陸的簡易程序無論可能判處的刑罰輕重與案情簡單清楚與否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只不過可以對庭審進行簡化。第二,臺灣地區(qū)簡易程序的判決書較普通程序簡便,簡易判決處刑程序和簡式審判程序的判決書“得以簡略方式為之”,而對于協(xié)商程序,只有當事人聲請才制作判決書,如果當事人不聲請,可以由書記官將主文、犯罪事實要旨及處罰條文記載于宣示判決筆錄,以代替判決書。而大陸的簡易程序的判決書并不比普通程序的判決書簡便。簡易程序相對于普通程序,在證據調查和法庭辯護等方面進行了簡化,因而,體現審理程序和結果的判決書也應相應地進行簡化。針對上述問題,應當對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審理進行以下完善。
首先,如前文所述,構建包括速裁程序、協(xié)商程序和狹義的簡易程序在內的完整而又多層次的簡易程序體系,在此基礎上對三類簡易程序的審理作出不同程度的簡化規(guī)定。由于速裁程序適用于簡單輕微且判處刑罰較輕的案件,因此,無需開庭由獨任法官書面審理即可。對于協(xié)商程序,檢察機關與被告人就辯訴交易達成合意且征詢了被害人意見,因此,法庭只需要審查是否存在不得為協(xié)商判決的情形,如果不存在則不用開庭經言詞辯論就可以在協(xié)商合意范圍內判決。而狹義的簡易程序仍應當開庭,但是可以根據情況進一步簡化審理程序,如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直接綜合公訴意見和辯護意見當庭宣判。
其次,簡化簡易程序的判決書撰寫。對于速裁程序的判決書,可以簡寫或省略審理查明的事實和證據。在協(xié)商程序中,如果當事人沒有聲請制作判決書則可以由書記員將犯罪事實要旨、協(xié)商內容及處罰條文和結果記載于宣示判決筆錄。狹義簡易程序的判決書也應當簡化查明的事實、證據和說理,做到文字簡練、內容清晰。
3.大陸刑事簡易程序救濟之完善化
簡易程序是不同于普通程序的程序,因此,其救濟程序也應區(qū)別于普通程序的救濟程序方能體現簡易程序追求訴訟效率之理念。但是,救濟程序的目的在于糾正錯誤之裁判,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一味追求提高訴訟效率顯然也不盡合理。據此,設計刑事簡易程序的救濟程序的時候應注重其與普通程序的救濟程序有所區(qū)別,同時也不能忽略簡易程序之救濟程序的功能。我國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救濟程序與普通程序的救濟程序并無分別,對此可以借鑒臺灣地區(qū)的相關立法,完善大陸刑事簡易程序的救濟程序。
第一,審級制度上,兩審終審制與一審終審并行。在臺灣地區(qū),對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的判決可以提起上訴,但是如果在簡易判決處刑程序中適用認罪協(xié)商制度,則不得上訴。適用協(xié)商程序的案件,除有特殊情況,否則不得上訴。有鑒于此,針對我國大陸適用處罰令程序和認罪協(xié)商程序所作的判決不得上訴,而狹義的簡易程序則與普通程序一樣實行兩審終審制。因為處罰令的案件是非常簡單輕微的刑事案件,而認罪協(xié)商程序是基于控辯雙方的讓步達成協(xié)議,對適用這兩類程序所作的裁判之上訴加以限制,不會造成不良后果,反而能更大程度地節(jié)省司法資源。
第二,再審程序上,禁止不利變更和以書面審理為主。簡易程序相對于普通程序大為簡化,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的行使程度與此同時大為折損。因此,如果允許啟動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將使本來就承擔訴訟權利不受完全保障的風險的被告人雪上加霜。另外,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通常是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認罪的案件,因此再審的審理方式應以書面審理為主,一方面這樣就足以防止誤判,另一方面也體現簡易程序訴訟經濟的特點
注釋:
①一般情況下,為了提高訴訟效率,緩解司法壓力,合理配置司法資源,各國都設立了對輕微刑事案件適用的簡易程序,而對嚴重刑事案件按照普通程序審理,這也是人權保障的應有之義。而“速決程序”造成重大、復雜的刑事案件按照速決程序來處理,而輕微、簡單的刑事案件卻按照普通程序來處理,這與刑事簡易程序的原理相悖。
②我國臺灣地區(qū)分別于1990年、1995年、1997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先后對刑事簡易程序進行7次修改。
③轉引自陳嵐:《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比較》,載《現代法學》2009年第5期。
④非重罪案件,亦即簡式審判程序的案件范圍是“除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的案件。
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17條、218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第3條,公訴案件的人民檢察院建議適用簡易程序,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不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書面通知人民檢察院,并將案件材料退回檢察院;人們檢察院移送起訴時沒有建議適用簡易程序,人民法院征求人民檢察院的意見,經其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⑥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21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95條對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如何簡化作出了規(guī)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214條對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作出規(guī)定。
⑦被告人沒有簡易程序的選擇僅指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而不包括“普通程序簡化審”,因為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普通程序簡化審”的啟動需經被告人同意。
⑧有數據顯示,簡易程序的檢察院派員出庭率全國只有2%左右。
⑨參見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一。
⑩參見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三、455條之六、455條之五、455條之七。
[1]柯葛壯.刑事訴訟法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53-254.
[2]陳嵐.海峽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比較[J].現代法學,2009(5): 107.
[3]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11-212.
[4]馬貴翔,柴曉宇.刑事簡易程序系統(tǒng)的形成探析[J].金陵法律評論,2012(春季卷):4.
[5]劉根菊,李利君.刑事簡易程序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9 (5):70.
[6]譚世貴,徐黎君.刑事簡易程序的多元化構建[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2(1):12-13.
[7]張璐.刑事簡易程序的改革與完善——以我國臺灣地區(qū)相關立法為參考[J].法學雜志,2012(10):162.
[責任編輯:馬建平]
D 915.3
:A
:1672-6219(2015)01-0071-06
2014-08-26
付奇藝,男,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