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tài)
據巴西媒體5月27日報道,俄羅斯政府農畜產品服務部門宣布,自今年6月9日起,俄羅斯將停止從巴西進口冷凍肉類,不再收購來自JBS、BRF與Marfrig等10家巴西單位的豬肉與牛肉產品。
俄羅斯農畜產品服務部門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已經發(fā)現(xiàn)一些巴西肉類產品出口單位存在違規(guī)操作及嚴重的風險程度,俄羅斯方面并未詳細解釋停運巴西冷凍肉類的原因,但已經采取暫停進口一些單位的肉類產品。
2014年,俄羅斯是巴西牛肉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與豬肉產品最大的購買國家,停運意味著巴西大量肉類產品將失去國際市場。但巴西出口商會表示,受到限制的大型肉類出口公司有條件將出口產品分配給獲得授權的其他單位。
(摘編自:中國網)
2015年6月5日,美國豬肉生產者委員會前主席Howard Hill博士在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市舉行的世界豬肉博覽會上對美國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的疫情動態(tài)做了分析。
Howard Hill博士稱,美國的豬肉生產商已經從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疫情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和2014年的情況不同,今年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疫情未導致重大損失。Hill博士說:“今年確實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疫情暴發(fā),但是疫情多發(fā)生在育肥場,而去年暴發(fā)的豬流行性腹瀉多在母豬場?!?/p>
Hill博士表示,人們認為在2014年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疫情中,受污染的飼料可能起了很大影響,即使是安全性很高的豬場也未能幸免。目前,豬生產商對他們的飼料采取了嚴密的生物安全措施。
(摘編自:國際畜牧網)
世界動物健康組織(OIE)已認證墨西哥為古典豬瘟無疫。
該認證由OIE的動物疾病科學委員會頒發(fā),該委員會認為,墨西哥滿足了相關要求,符合古典豬瘟無疫國家標準。
該國根除疾病可提高該國豬肉產量的展望,并且多半會改善豬肉的出口。該認證還改善了該國的國內和國際的市場準入,提高了競爭力,受到的衛(wèi)生限制更少。
墨西哥是實現(xiàn)根除該疾病的第3個拉美國家。
(摘編自:The Pig Site)
路透社6月10日報道,在遭遇加拿大和墨西哥價值30億美元的貿易制裁威脅之后,美國眾議院于6月10日對廢除肉類標簽法進行表決。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此前的裁決,美國的原產地標識規(guī)則對進口肉類產品帶有歧視性,美國眾議院以300票贊成,13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廢除此項針對牛肉、豬肉和禽肉的原產地標識法規(guī)的決議。
如果此項法規(guī)未被廢棄,美國或將面對來自其貿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代價高昂的經濟報復。加拿大計劃對美國的進口產品實施超過30億加拿大元(合24億美元)的經濟制裁,同時墨西哥也計劃對美國實施6.53億美元的經濟處罰。參議院農業(yè)委員會主席Pat Roberts表示,廢除肉類原產地標識法是最佳的選擇。
美國的原產地標識政策于2009年3月生效。美國的消費者組織和一些農場團體支持美國的原產地標識政策,他們表示,購物者需要能夠區(qū)分美國產品和外國產品的相關信息。
(摘編自:國際畜牧網)
據日媒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2015年5月27日決定從今年6月中旬起禁止餐館等供應生食豬肝豬肉。根據《食品衛(wèi)生法》,餐飲提供方有義務將生豬肝豬肉像牛肝一樣加熱至中心部分,一旦違反將面臨刑事處罰。決定當天在藥劑食品衛(wèi)生審議會分科會議上獲得通過。一旦違反將面臨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以下的罰款。日本厚勞省表示,豬肉及其內臟中帶有戊型肝炎病毒。為防止食物中毒,除禁止餐飲業(yè)向消費者提供豬肝刺身等生食外,還要求像處理牛肝的方式那樣將生肉中心部分以63 ℃加熱30 min以上。此外,零售店也將不得銷售生食豬肉。
(摘編自:中國新聞網)
根據愛荷華大學的Shylo Wardyn和他的同事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和當前沒有接觸豬的人相比,養(yǎng)豬者更容易攜帶具有多重耐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這項研究是對全世界的最大的可能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畜牧工作者的檢查,首次在美國進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出現(xiàn)在皮膚上以及在人和動物的鼻子和喉嚨,有時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先前的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往往與豬、牛和家禽聯(lián)系在一起。大約30%的美國人口攜帶這些細菌,可引起一系列的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越來越多的新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菌株出現(xiàn),包括多重耐藥性菌株(MDRSA)。
(摘編自:國際畜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