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綠意掩映的北京市海淀區(qū)倒座廟 1號院,是國家民委所屬的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辦公地所在。這里靜謐而深沉,大門口掛著的方方正正的淡銀色單位名牌,低調內斂難得引人注目。1號院的當家人——翻譯局黨委書記蘭智奇將這種“忽略”歸結為這里的“靜”,其實默默無聞的翻譯局已經伴隨共和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波瀾壯闊,將中央的聲音及時、精準傳達到少數民族地區(qū)。
“60年來,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承擔著黨和國家重要的民族語文翻譯任務。通過翻譯工作,為黨和國家服務、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服務,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發(fā)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支隊伍,是民族工作戰(zhàn)線上一支重要而特殊的隊伍?!蔽L輕拂,秋意盈動。接受采訪時,蘭智奇在辦公室開門見山介紹翻譯局的主要職能與定位。
往事并不如煙的紅色記憶
輕輕翻開歷史的相冊,蘭智奇娓娓道來一段珍貴的新中國少數民族記憶:“1949年9月,開國大典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時,已有民族語文翻譯人員的身影,但當時會議還沒有成立專門的翻譯機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并通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時,首次在兩會上設立民族語文翻譯組,承擔了大會文件的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時任國家民委常務副主任汪鋒擔任民族語文翻譯組組長,賽福鼎·艾則孜、薩空了、平措汪杰任副組長。翻譯人員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第一次政府工作報告翻譯成蒙、藏、維、哈、朝等五種民族文字,很多少數民族群眾第一次用自己的語言聽到來自中央的聲音。”
這些工作如同點點星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任務逐步繁重,1955年9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起草了《建立民族語文翻譯機構的初步方案》,同年12月1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zhí)K、時任國家民委常務副主任汪鋒、時任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劉墉如三人聯名就建立民族語文翻譯機構的問題報請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申請“關于建立民族語文翻譯機構的問題”。習仲勛于12月6日在文件上批示:“擬同意在民委會成立翻譯局,擔任少數民族語文翻譯工作。開始人數可少而精,后再培養(yǎng),請總理核批?!?/p>
同年12月12日,周恩來總理明確批示:“同意?!边@一天由此成為翻譯局建局紀念日。
在新中國成立的大背景下,翻譯局的成立也代表著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尊重。蘭智奇說:“《憲法》第4條明確規(guī)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fā)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這就明確了國家和政府應該提供相應的條件、創(chuàng)造必要的機會,為少數民族營造學習滿足語言文字的環(huán)境,所以翻譯局的建立本身就體現了憲法精神?!?/p>
“幾十年來,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曾因工作的需要數次更名,翻譯文種也從五種增加到蒙、藏、維、哈、朝、彝、壯七種,但翻譯局一直堅持‘承擔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法律法規(guī)和重大會議的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為黨和國家及社會組織提供民族語文翻譯服務;開展民族語文基礎理論、翻譯理論和有關特殊問題的研究,提出有關意見建議;開展民族語文新詞術語規(guī)范化、標準化研究,提出民族語文新詞術語標準建議;開展民族語文信息化研究,參與或承辦民族語文信息化相關工作;聯系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機構和民族語文翻譯專家,承擔民族語文翻譯有關業(yè)務交流合作和業(yè)務培訓工作的重要職責?!敝v起責任與任務,蘭智奇格外嚴肅。他特意強調,翻譯局從一開始建立,就主要是為全國黨代會、全國兩會等重大會議服務,為國家政權建設提供服務。
語及興奮處,蘭智奇起身走到書柜前,取出一套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等五種民族文字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一端正規(guī)整地擺到桌面上,“今年,我們局圓滿完成五種民族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翻譯任務,這將更加方便少數民族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學習中增強國家認同感,汲取團結奮進的力量。包括領導人著作在內的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馬列經典著作、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翻譯,以及黨和國家重大會議文件的翻譯和同聲傳譯,是翻譯局兩條工作主線。60年來,在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要歷史瞬間,幾代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人員,能夠親身見證和參與,可謂任務特殊、責任重大。”
會議專門工作證背后的神圣使命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同聲傳譯工作室鮮有地允許媒體進入采訪,CCTV制作的一段新聞被廣為轉載。亮麗的民族服裝、神秘的工作環(huán)境、緊張的同傳節(jié)奏……僅有幾分鐘的短新聞,讓全國兩會民族語言同聲傳譯人員第一次亮相公眾面前,很多網友轉發(fā)這段視頻并驚嘆他們“傳遞最美中國聲音”!
那段時間,蘭智奇也在微信朋友圈里給大家轉發(fā)這段新聞。他說“其實這是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他只是為自己的隊伍感到自豪?!盀辄h和國家的重大會議提供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是翻譯局的重要職能之一。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和歷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等重大會議,都少不了翻譯局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談起全國兩會同傳這項翻譯局每年重要任務,蘭智奇似又回到緊張充實的工作狀態(tài)中。作為全國兩會民族語文翻譯組組長,胸前掛著會議專門工作證的他責任重大。在全國兩會期間大會發(fā)言時,蘭智奇不是在主席臺旁側值班,就是上到大會堂四層同傳室。“進入大會堂四層同傳室的證件只有我們同傳人員才有?!背送瑐?,在全國兩會上,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少數民族代表和委員手捧散發(fā)著墨香的民族文版《政府工作報告》聚精會神閱讀的場景,早已成為記者鏡頭的焦點。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份用少數民族文字翻譯的報告,同樣凝聚著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工作人員的大量心血。
還有很多幕后故事放在蘭智奇心里,比如“2015年春節(jié)來得較晚,距離全國兩會召開時間近,翻譯工作量又大,為保證完成任務,民族語文翻譯組大年初四就已經開始在駐地進行翻譯工作,由12個民族組成的近200名翻譯人員中,大多數都是在合家歡聚的喜慶和爆竹聲中踏上返京列車的”;再比如2014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昆明“3·01”嚴重暴恐事件“脫稿”進行了強烈譴責,“盡管沒有現成的文稿,但上會之前,我們已經組織大家搜集相關材料,做了充分的準備。每個語種的三名同傳人員都互相幫助,及時準確地將總理的講話翻譯出來?!?
“兩會”翻譯雖然是常規(guī)系統工作,但每年特點不太一樣。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篇幅大,出現了許多新詞術語,涉及領域廣泛,而“精準翻譯”是民族語文翻譯組對每位工作人員提出的嚴要求。蘭智奇非常重視民族語文翻譯組“質疑小組”的工作,“‘質疑小組由具有多年全國兩會工作經驗的專家組成,主要針對大會翻譯遇到的縮略詞、專業(yè)術語及疑難問題進行推敲、解答?!?/p>
“工作人員駐地在郊區(qū),離人民大會堂很遠,大家起早貪黑地工作,有時候半夜還在備稿,真的很辛苦?!敝v自己,蘭智奇話不多,提起翻譯人員他語含關懷與敬意。他講起《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翻譯工作:“基本上是跟兩會重疊時間做的。工作量很大。翻譯人員加班加點,兩個多月完成了?!?/p>
每一項翻譯任務,都關系到民族地區(qū)對黨和國家政策的學習、理解與執(zhí)行,也關系到民族地區(qū)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蘭智奇說:“不容懈怠。”2015年8月,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結束一周之后,翻譯局已經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民族教育的決定》等會上產生的重要文件全部翻譯完成。
建局60年來,除了正常工作,歷年重大紀念活動的幕后,也有翻譯局人員辛勞付出的身影。“翻譯業(yè)務是我們所有工作的中心、焦點,重中之重的任務,我們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質量上做到精準無誤、零差錯,保密工作要萬無一失、零泄密,紀律上遵規(guī)守紀、零事故,服務上精細優(yōu)質、零指責,努力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翻譯服務。”
尊重源自處于核心地位的特殊領域
2014年1月,蘭智奇從中央民族歌舞團黨委書記、團長的任上調往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任黨委書記。靜謐,是他對翻譯局最為深刻的第一印象。與聚光燈下、熱鬧喧騰的歌舞團相比,這里的一切靜悄悄。蘭智奇熟悉和喜愛這種安然于心的業(yè)務氛圍。“那邊風風火火,這里則非常靜,過去是作為特殊單位不對外宣傳的。我愉快地服從組織安排,是懷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走馬上任的?!彼χ貞浀?。
從大學畢業(yè)的第一份工作起,30年來蘭智奇歷任中央民族大學團委秘書長,國家民委教育司普教處(綜合處)、高教處、基礎教育處處長和助理巡視員,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司長等職,一直跟民族教育、文化工作關系密切,懷有深厚感情?!拔覍Ψg局比較熟悉,翻譯局最早就由民委文化宣傳司聯系,而我恰恰在那里工作多年。我覺得自己在民族文化方面有一定基礎和積累。來了之后召開第一次黨委會,跟局里職工見面后,大家都覺得蘭書記還比較專業(yè),沒說外行話。從事民族文化工作這么多年,我對民族文化比較了解,也很有感情?!?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10/chiw201521chiw20152112-2-l.jpg" style="">
“民族文化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是處于核心地位的特殊領域,包括價值觀的形成,首先要有文化做背景,文化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碧m智奇清楚翻譯局工作的分量,在黨和國家民族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看來,中國是多民族國家,這本身就是多樣性的體現,不同民族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翻譯局本身做語言文字工作,文化傳承發(fā)展的載體就是語言、文字,如果這兩樣不存在了,各民族文化傳播發(fā)展一定會受到制約和影響。“所以民族語文翻譯工作很重要,這是不言而喻的?!?/p>
建立在國家建設與文化交流層面上的民族語文翻譯,便不止于文字的互譯、信息的傳遞。蘭智奇講道:“我們56個民族,在國家長期的歷史發(fā)展形成過程中,也造就了多元一體的文化現象、特點,所以多元性、民俗性、穩(wěn)定性、獨特性和互涉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關系著國家存亡、是與國家發(fā)展相一致的?!痹诙嘣幕尘跋?,各民族各具特點,又是相互影響和交融的,共同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增強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文化的內涵、認同感和向心力。
蘭智奇曾在第二屆新媒體與民族文化傳播論壇開幕式的致辭中提出:“一個民族越是富有開放性,進取性,就越是經久不衰,豐富多彩,更具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边@不論是從中國的歷史經驗看,或是國外的專家學者、各民族的發(fā)展歷史,都驗證了這一點。一個閉關自守的,不能與時俱進的民族本身是難以發(fā)展的。它的融合,消亡的過程也會相對短暫。因此,在面對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競爭,面對全球化,一體化的過程當中,保持文化的多樣性,發(fā)揚、繼承、發(fā)展、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具有現實意義。不過我們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文化,不斷推動少數民族文化向前發(fā)展,我們少數民族自身同樣也要在保護、傳承的同時主動發(fā)展。民族包容性也決定了民族發(fā)展的動力,和未來是否能跟其他民族同步向前發(fā)展。因此,要以保護繁榮文化為己任。
在擺滿各種民族文字圖書的書柜前,蘭智奇欣喜地說起近年來幾次國際書展期間,翻譯局送出去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圖書受到矚目的場景?!半m然外國朋友大多數看不懂,但是他們很關心、很關注,至少能夠從書籍中感受到國家政府層面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重視態(tài)度。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方面發(fā)揮些作用,能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做些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能夠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包括文化以這樣一種形態(tài)傳播出去,說明我們民族語文翻譯工作還是受人尊重的?!?/p>
民族語文翻譯之車搭上信息高速路
“近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繼成功研發(fā)多語種民漢雙向智能翻譯系統后,自主研發(fā)出了在手機上使用的維漢智能語音翻譯軟件。該軟件采用維吾爾語語音合成和識別技術,依托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海量的后臺語料庫,實現了維吾爾語和漢語的語音輸入、語音朗讀及維吾爾語與漢語的相互翻譯功能?!?015年6月,寥寥數語的新聞宣告了翻譯局在智能翻譯方面的工作,已經從電腦轉向移動終端。
“這意味著什么呢?”蘭智奇在自己手機上打開軟件演示起來,“比如我是維吾爾族,你是漢族,你講一句漢語,手機上能夠同步呈現維吾爾文字,并用維吾爾語朗讀?,F在安卓系統已經得到普及,ios系統也將在近期推出?!?/p>
提供維語在線免費翻譯軟件之后,翻譯局收到的很多反饋讓蘭智奇既欣慰又驚訝。他給記者講到,一位新疆維吾爾族化肥商人因為不會漢語,原來只能跟會維語的人做買賣,下載了軟件之后,語言已經不是障礙,化肥銷售量都提高了。于是“這個商人特意打來電話說‘非常好,謝謝了。如果我們系統升級或檢測暫時不能用時,就會有四面八方的用戶打電話來問”。
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在互聯網時代,歷史悠久的翻譯局也跑上了信息快車道。“最近幾年,我們依托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語料庫,開展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等7個文種的民族語文輔助翻譯軟件研發(fā)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并在近幾年向有關省區(qū)贈送7個文種的電子詞典和輔助翻譯軟件,能夠進行整段在線翻譯。好像說起來我們這樣的單位基本上只是搞翻譯,其實我們與時俱進的工作在開展,沒有忽略這些?!?/p>
“現在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如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這塊不往前推進,那么整體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上都會有壓力。”蘭智奇不無自豪地說。原來參加全國兩會和其他重大活動的翻譯工作時,因為會場全是封閉式環(huán)境絕對不能與外界聯系,更別提上網查資料,專家們要帶好幾本厚重的大詞典到現場查詢。現在大家只要帶一臺通過檢測的保密筆記本電腦進去就可以了,大大方便了工作?,F在中文和很多種外語都能在線實時翻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也要跟上去。“我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得不錯,就是要把這些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及早應用到實踐中,推動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持續(xù)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各地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
靜水流深一甲子。蘭智奇感慨道,我們是民族工作戰(zhàn)線上重要和有特殊作用的隊伍?!?0年來,我們形成了‘講政治,顧大局,一絲不茍,甘于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面貌,錘煉了一支能挑重擔、能打硬仗的隊伍,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架設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