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下午,國家司法考試卷二現(xiàn)“虐心難題”,這道題是多項選擇題,題面是:“關"/>
【適用話題】法制 理性與感性 平等
時事引讀 >>
2015年9月19日下午,國家司法考試卷二現(xiàn)“虐心難題”,這道題是多項選擇題,題面是:“關于不作為犯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其中C選項為:“甲在火災之際,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如無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構成不作為犯罪?!辈簧倏忌鷮υ摽碱}吐槽,一位在讀法學研究生笑問“看完這道題想去跳樓的有木有”,專業(yè)老師也看法不一。24日晚8時,司法部給出的答案認定“甲構成不作為犯罪”,也就是說,在這種兩難的極端情況下,必須先救媽。對此,法律界人士觀點各異,爭論不休。
冷知識 什么是“不作為犯罪”
不作為犯罪的定義尚存在爭議,相對來說接受較廣的定義是:不作為是相對于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并且能夠?qū)嵭卸粚嵭械男袨?;簡單來說就是“應為、能為而不為”,如遺棄罪,拒不救援友鄰部隊罪等。
素材聚焦 生命權與法律義務
《憲法》規(guī)定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對于女友則沒有。這就意味著,子女對父母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如果能救而不救,是構成不作為犯罪的。如果真的出現(xiàn)老媽和女友同時受困的極端場面,我們的選擇當然是全部都救。但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是抓緊時機先把眼前的救出來?還是穿越重重障礙去救另一個?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就近和方便??荚嚱K歸是考試,它是一種舍棄了外部環(huán)境的篩選機制,而作為生活中人的個體,我們既要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義務,也要充分尊重每個鮮活的生命。
【考場仿真試題】國家司法考試出現(xiàn)“先救媽還是先救女友”的考題,你怎么看?請寫一則不少于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把“虐心難題”植入國家司法考試,為枯燥的試題注入清新之氣,這無疑是創(chuàng)新之舉。但是,即使是司法部給出的答案,也沒能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可見,試題本身還有值得推敲之處。司法考試是對考生的測試,也是對命題老師的考驗,如果命題不夠嚴謹,就有可能影響到部分考生的考試結果,甚至改寫命運。命題老師應該算得上是司法界的權威,理當以科學嚴謹?shù)膶I(yè)素質(zhì)為學子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