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光
摘要:語文是教學過程中最基礎的一門,也是學習其它科目最無法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僅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下新課改的提出讓高中語文教學逐漸走出困境,在新課改之下最根本的就是能夠打造出來一個高效課堂,同時這樣的課堂能夠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提升語文學習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有一些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不正確導致教學效率及質量都無法得到有效保證?;诖耍绾螌⑵湔Z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上去就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途徑
引言:
高效課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大的教學境界,通常情況下就是教師教學的時候輕松,學生學習的時候愉悅。但是怎樣建設起來高效課堂成為了所有教師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最近幾年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得課堂變得更加具有活力與激情,能夠在展示學生個性的同時還能夠活躍教學的氣氛。因此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就應該要將原先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摒棄掉,具體實施以下幾個具體教學方式。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動力與支撐,要是學生本身對語文并不感興趣,教師使用再好的教學方式學生都會感覺到索然無味,所以為了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的性就應該要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基礎,具體可以實施以下幾個措施。
(一)課前演講
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及喜歡的話題進行演講,比如可以講新聞、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或者是故事以及優(yōu)美的文章等,這一方式旨在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在其中找到相應的學習自信心,以此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1]。
(二)科學使用多媒體技術
當下所有的高中都配有多媒體設備,使用該設備能夠將教學過程進一步優(yōu)化,保證基本的教學效果。因為其自身具備圖像、聲音以及文字等內(nèi)容展示,所以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可以感知的對象,將學生的興趣范圍擴大;再加上其形象生動活潑,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動力。
二、把握語文課堂教學原則
(一)總體原則
對于不同的教學目的及教學任務一般都是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時候應該要先明確其教學的目的及內(nèi)容,然后選擇匹配的方式。比如: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等。除此以外還應該要根據(jù)其教學內(nèi)容性質及特點的不同把握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歸園田居》的時候因為文中所描述的內(nèi)容極具畫而感,所以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方式將其中所描述的場景展示出來,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情。要在是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時候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述人物的內(nèi)心。
(二)效果最佳原則
該原則意在選擇一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就要取得最好的效果,使其方式以及效果能夠相互之間統(tǒng)一。對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然后選擇最佳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教師要是能說會道,那么就可以使用講授法進行;要是教師善于書寫繪制就可以說利用圖像等進行教學。
(三)組合優(yōu)化原則
一般只使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雖然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但是無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技能,阻礙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能夠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使用到的教學方式不能太單一,要將各種方式的優(yōu)勢吸收起來,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組合,以長補短。
三、打造課堂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當下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其意在要給學生搭建起來一個學習的平臺,把原本單一的教學內(nèi)容轉化成為有趣的動態(tài)教學。比如可以根據(jù)其具體的歷史以及文化等創(chuàng)設出來小品劇以及多媒體內(nèi)容等等。語文教學也是如此,例如上述提到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將其改編成小品劇,然后在課堂上表演,這樣學生就能夠有效地理解每個人物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自身所要傳達的思想。
四、完善提問課堂提問方式
(一)提問典型性問題
在提問的時候要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作為基礎,通常情況下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只會對某一點內(nèi)容感興趣,也更加能集中精力[4]。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就應該要將教材所要反映的重點以及難點作為基礎,其問題還要能夠起到以一抵十的效果。例如:在給學生講授《項鏈》的時候要注意,這篇課文本身篇幅較長,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不會太重視細節(jié),這時候就可以向大家提問“項鏈的丟失是偶然性還是必然性”這時候大家再閱讀就會重視起來細節(jié)問題。
(二)提問層次性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的大小以及深淺等內(nèi)容都要與學生的學習水平相當,這樣能夠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例如:還是教授《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鄒忌的諷諫會成功呢”這樣學習程度較差的可以從鄒忌善諷出發(fā);學習程度好的就可以從齊王善接受的角度分析。
(三)提問趣味性問題
提問題還是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充分了解教材,從中尋找突破口,有意識地給學生設置一些思考的障礙,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課文的重點。比如:在教授《阿Q正傳》的時候可以在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阿Q的姓名是什么”雖然問題簡單但是如果不通讀課文還是難以回答,所以能夠迫使學生去認真研究教材內(nèi)容。
五、結束語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所有語文教師所追求的,對此在實際教學的時候要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積極借鑒一些其他方面的教學方式或者直接設計出來自己最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能夠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卓瑪永措.探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23-00023.
[2]明月.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29):136-136.
[3]王軍.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一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34-35.
[4]張建霞.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交流水平[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