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碧波
【摘要】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今天的教育者更傾向于利用新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知識信息容量,讓學生在更少的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怎樣界定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還缺少科學的、具體的、量化的衡量標準。本文就高效課堂的評價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效課堂;達成;要素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構建高效課堂這一前提下,教師采用任何教學手段應該符合提高課堂效率這一目標的要求。如果不能嚴格地貫徹這一理念,甚至采用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本身的目的就不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那么這個“耳目一新”就顯得有些多此一舉了。比如:1.教師的powerpoint過于追求唯美、太多的視頻、復雜的動畫,這些固然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氛圍,但也容易使得學生游離于學習內(nèi)容之外;2.課前未布置課堂討論的適宜內(nèi)容進行預習,盲目安排一些過于簡單或太難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雖然課堂氣氛很熱鬧,但學生根本學不到知識;3.不適宜的課堂提問。我們常見這一現(xiàn)象: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全班一起舉手。這樣的場景雖說顯得課堂學習氛圍熱烈,但細想一下,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全班學生都知道的問題,那么教師提問這樣的問題是否有必要?如果僅僅是為了彰顯師生互動,那么很容易使得學生變成課堂上的應聲蟲。所以采用新教學手段與高效課堂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什么樣的課堂能稱之為高效課堂呢?目前教育界對此還缺少科學的、具體的、量化的衡量標準,還沒有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本文筆者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對課堂教學高效性的相關評價及高效課堂達成的相關要素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高效課堂的相關要素
(一)高效課堂的內(nèi)涵
近年來,對高效課堂的相關問題研究及論述很多。究其內(nèi)涵可以表述為學生在課堂上學得知識與技能,完善教學過程和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高效發(fā)展。即:以較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所以,課堂的高效性應該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層面的高效性。教學效果的高效性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興趣態(tài)度等四個維度的高效。
(二)高效課堂的相關評價
根據(jù)高效課堂的內(nèi)涵,就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問題,應該從師生兩個層面進行評價。
1.學生層面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通過教師主動引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在課堂上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得到高效發(fā)展。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體現(xiàn)出少時間、低負荷、有趣味、高質(zhì)量等特點。
(1)少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主動思維、求知的過程,使得學生在較少的時間內(nèi)掌握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內(nèi)容。充分提高課堂有效教學比重,盡量少占用學生課外時間。
(2)低負荷。實現(xiàn)“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改變以往的題海戰(zhàn)術,實現(xiàn)課堂上應該記憶的知識在課堂上完成,減少家庭作業(yè)量。
(3)有趣味。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在學生學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高效發(fā)展。
(4)高質(zhì)量。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
2.教師層面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高效課堂的實踐一方面離不開教師精心的準備、激情的實踐,同時教師在實踐高效課堂時也應該體現(xiàn)出低負荷、有激情、精實施的特點。
(1)低負荷。用精心的準備替代原來的重復授課,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將知識點講通、講透,減少復習時間和作業(yè)批改時間。
(2)有激情。教師上課有激情,只有教師在課堂上投入才能帶動學生積極投入教學過程中,從而起到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
(3)精實施。精心的實施教學計劃,合理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堂上準確把握課的進度。
二、高效課堂的達成
(一)課前的精心準備
高效課堂的實踐離不開課前的精心準備,可以說課堂教學的效率性主要取決于課前的準備程度。這里的精心準備包括課堂教學實踐主體的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精心準備教案,決定課堂教學手段和組織方法的采用,教學目標的設置等。同時在課前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預習教學內(nèi)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課前應充分參與到課前預習中,對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重點做好記錄,力爭做到帶著問題上課堂。
(二)激情的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需要激情。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激情的教學,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的講解更需要教師的激情投入??梢哉f,有激情的老師能夠更好地感染學生。學生的學習同樣需要激情,只有激情的參與,才能激發(fā)學生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科學的教學手段
課堂的高效性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手段,而教學手段是否科學與教學對象有密切的關聯(lián)。每一位教師都知道要因材施教,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又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教育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從來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為全部的學生解惑、答疑。所以,教學手段的采用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有區(qū)別的對待,只有根據(jù)學生主體的具體情況,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才能夠取得課堂的高效性。
(四)精確的教學組織
精確的教學組織對高效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課堂的45分鐘內(nèi),什么時間到什么環(huán)節(jié)必須心中有數(shù)。盡量減少因教師本身準備不足帶來的時間損耗,如板書的書寫、無意義的提問等。
(五)嚴格的教學反饋
高效課堂的實踐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向課堂要效率,放棄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為學生減負。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要求教師要嚴格地進行反饋,教師必須掌握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得失,力求不斷改進,使之教學效果得到不斷提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