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觀點
在日前召開的“人口與未來”研討會上,數十位人口學者達成“停征社會撫養(yǎng)費”共識,并將建議書提交全國人大常委,為審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訂工作提供參考。
評論員吳龍貴評論,據統(tǒng)計目前全國社會撫養(yǎng)費每年征收額超200億元,其中95%以上針對兩孩家庭。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絕大部分處罰對象將不存在。為極少數人繼續(xù)維持這一龐大計生系統(tǒng)會造成行政資源嚴重浪費,社會撫養(yǎng)費已失去存在必要。
近日,財政部的官員向媒體證實,個稅改革正在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推進,改革的方向也已經很明確,就是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但一些具體的問題還在探討之中,比如到底把哪些收入納入綜合征收范圍,目前還沒有定論。
評論員梁發(fā)芾評論,不管個稅改革的方案到底是怎樣的,最為關鍵的是,相關方案在必要的時候要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知情,讓公眾參與到立法進程中來。個稅改革這樣的大事既要走立法的程序,也要取得民意的贊同。公開征求意見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近期,四川某大學女生在某著名景區(qū)走失。該景區(qū)接到報警電話后展開連續(xù)5天的大規(guī)模搜救,但曾在施救前對涉險者提出將收取2萬元救援費。對此負責人表示,景區(qū)最終沒有收取救援費。
博主劉思敏認為,旅游景區(qū)經營主要是一種商業(yè)行為,若旅游者無重大過錯或違規(guī)行為,在景區(qū)內發(fā)生的政府施救成本應由景區(qū)或地方政府財政負擔,但驢友對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應有充分認識。
12月16日,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上的演講中指出,要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
博主毛開云認為,讓所有中國人共享互聯網發(fā)展成果,從互聯網中受益獲利,是中國發(fā)展互聯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讓非網民成為網民。大家都有了網民這個身份和基礎,才能共享互聯網發(fā)展成果,才能共同治理網絡中的各種亂象。因此,當務之急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所有人“觸網”。
近日,某市一村民跳江身亡,遺體被漁民發(fā)現。其父等人前去認尸卻被告知要收1.8萬元撈尸費,因拿不出錢只能看著兒子遺體浸泡在江中,最后在民警協(xié)調下付了5400元,漁民將遺體打撈上岸。
博主田水月認為,“挾尸要價”頻頻上演歸根結底不是漁民沒良知,而是公共打撈服務缺位,才導致尸體打撈市場被少數漁民所壟斷。要破除此現象,政府就必須承擔起打撈尸體的公共責任,補位公共打撈服務,讓打撈尸體回歸應有的公益性、公共性本質屬性。
近日,廣州一學校選修課上,有老師給學生留了一道作業(yè):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人世,在你的葬禮上,你的家人或朋友會如何回憶你?老師收到作業(yè)后感到驚訝,表示孩子們很有“洞察力”。
博主京華時評認為,讓中學生思考一下生死這個課題很有必要,葬禮作文,雖以死亡為背景,其實是要其思考怎么活。葬禮作文場景、具體思路等更開放,更能啟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當然,葬禮作文也有局限。生命教育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大。
(以上被轉載的博客作者請與本刊聯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