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山東聊城市小記者王鑫淼誠心誠意地報道:今天是周末,全家人都在,我就采訪一下他們對家風(fēng)的看法吧。我拿起一張報紙,卷成話筒的樣子,開始了我的采訪。
首先采訪的當(dāng)然是德高望重的爺爺了。年近七旬的爺爺是個農(nóng)民,小時候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所以沒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說到家風(fēng),爺爺可是有話說呢?!拔矣X得是孝。記得你老爺爺在世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百善孝為先。那時候家里窮,連個白面饅頭都吃不上,可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有點什么稀罕東西都先給你老爺爺老奶奶吃。平時吃飯,你老爺爺不動筷子,我們都不能吃,再餓都不行?!?/p>
這一點我們家是很好地傳承了下來。爺爺愛遛彎,又常常忘記時間,到了飯點還不回來,有時候我的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可媽媽就是不讓吃,非要等爺爺回來才行。平時爸爸媽媽買點好吃的,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吃;爸爸媽媽平時自己舍不得花錢,過年過節(jié)卻舍得給爺爺奶奶買禮物;平時總教導(dǎo)我要孝順爺爺奶奶,“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我覺得是勤?!卑职中ξ卣f?!澳悴恢?,爺爺年輕的時候辦窯廠,每天起早貪黑;我和你叔叔要上學(xué),奶奶一個人要種全家六個人的地,連中午飯都沒時間回家吃,啃個窩窩頭就是一天。村里人都說,爺爺奶奶比老黃牛都要勤快,正是這樣,我們家才成了村里第一個‘萬元戶?!?/p>
奶奶笑著對我說:“那時候日子是苦,可這么一大家子人,不勤快點怎么行?幸虧你爸爸和叔叔他們省心,我去地里干活,家里的事都不用操心。你爸爸三四歲就會掃地、擦桌子,剛上一年級就會做飯了,學(xué)習(xí)也勤奮著呢,作業(yè)寫不完連飯都不吃,覺都不睡呢。”
這不就是廢寢忘食嗎?媽媽老說最看重爸爸的一點就是勤奮,以前是,現(xiàn)在也是。爸爸參加工作至今,上班認(rèn)真工作,下班還要看書。“業(yè)精于勤,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爸爸總是這樣對我說:“在生活上要勤勞,學(xué)習(xí)上要勤奮,只有這樣,人生的路上才能收獲更多?!?/p>
“對親要孝,自己要勤,這就是我們的家風(fēng)呀!”一直沒說話的媽媽笑著說,“我們的家風(fēng)不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而是體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的行動上。現(xiàn)在,連我們的小淼淼都在實踐著呢!”
“是啊,淼淼天天給奶奶捶背,寫完作業(yè)就洗碗、掃地呢。”奶奶接著說。
“我一定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榜樣,好好學(xué)習(xí),繼承這孝和勤的家風(fēng),繼續(xù)給爺爺奶奶捶背,繼續(xù)洗碗、掃地,還要勤奮學(xué)習(xí),以后才能更好地孝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蔽掖舐暤卣f。
聽了我的話,全家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