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嵩,孫 鼎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處置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研究
張 嵩,孫 鼎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邊防部隊作為維護邊境地區(qū)社會治安穩(wěn)定的職能部門,處置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是其重要任務之一。該文以對群體性械斗事件的思考為出發(fā)點,分析了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的主要種類、特點和公安邊防部隊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對策的思考,即加強情報信息工作,不斷完善預案,提升干警法律素質及戰(zhàn)術水平等。為公安邊防部隊提高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能力,維護邊境地區(qū)和諧穩(wěn)定提供參考。
公安邊防部隊;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
邊境地區(qū)因其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影響社會和諧秩序的各種矛盾因素錯綜復雜。由于矛盾沒能及時得到化解,問題不能有效得到解決,隨著矛盾和沖突的不斷激化和升級,引發(fā)了較多的群體性械斗事件,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使國家、集體、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危害。公安邊防部隊作為國家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和執(zhí)法隊伍,在處置邊境地區(qū)突發(fā)事件、維護邊境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和推動經濟繁榮上,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是指發(fā)生在邊境地區(qū)的群體之間有組織的以器械或非制式武器為主要工具的暴力爭斗事件。[1]公安邊防部隊是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重要力量,在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更快、更合理地指揮處置已經發(fā)生的群體性械斗事件成為公安邊防部隊各級指揮員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械斗雙方凝聚力強
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往往參與者甚眾,一呼百應,凝聚力極強。究其原因,事件雙方當事人一般都具有地緣、親緣、業(yè)緣等方面相對穩(wěn)定的某種社會聯(lián)系,彼此間有一定的共同利害關系。主要是各種感情和共同的利益在事件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有的是不同宗族之間因爭奪風水墳地而引發(fā)的械斗,事關宗族榮譽,族內,將人人都必須參加,否則被視為不肖子孫;有的是民族之間因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和其他問題引發(fā)的械斗,誰不參加,將被視為民族敗類、宗族叛逆,即使不被掃地出門,也永無出頭之日。如此血緣高于法律,親情代替理智,死抱團、認死理、不懂法、不守法,盲目維護一村、一族、一家、一教、一部分人的利益,置國家法律和他人利益于不顧的意識,導致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在邊境突發(fā)事件中成為最難解決和處置的難題。
(二)事件處置難度大
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處置上存在難度大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械斗過程中平息難度大。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過程激烈,雙方大打出手,分離難度大。二是獲取證據難度大,械斗各方都是親朋好友,都是跟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同時械斗的雙方雖有矛盾,但是又會一同掩蓋真相,相互包庇,對抗公安部門的調查取證。三是處置善后難度大。在械斗過程中出現(xiàn)死傷對雙方造成的傷痕是難以撫平的,即使公安部門將雙方械斗責任人抓捕歸案,也不能緩解雙方的仇恨。所以,械斗事件的善后工作難度大,公安邊防部隊必須堅持長期工作才能有效解決。
(三)事件有一定的反復性
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多會以死傷為代價,盡管最終有一方屈服,盡管相關部門進行大量善后處理工作,但親人傷亡是難以忘記的。失敗一方不僅要承受失敗帶來的屈辱,不少人還要承受失去親人或親人傷殘的悲痛;勝利一方固然達到了預期目標,但那些在械斗中失去親人或親人付出傷殘代價的人家,對親人傷亡的記憶無法忘記的,積怨必然更加深重。稍有風吹草動,戰(zhàn)火定會重燃。這樣一來,舊仇未了,新恨又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相傳,冤冤相報,循環(huán)往復,械斗事件不斷。人民的正常生活得不到保證,社會秩序長期不能安定,經濟發(fā)展受到極大影響。
(一)快速指揮決斷能力弱
1.指揮決策難,受限因素多,難以形成快捷的獨立指揮?!爱斍斑叿啦筷牭闹笓]體系通常由基本指揮所、前進指揮所及指揮觀察組等構成,并根據上級或聯(lián)指的指令指揮部隊行動,而參與處突的分隊并沒有設定專門的獨立指揮組織,指揮行動都是按照指令式進行?!盵2]因此,處突分隊的指揮決策始終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加之處置突發(fā)事件的特殊性,以及部隊領導體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分隊的決策難度加大,很難形成快捷的獨立指揮,嚴重影響了處突分隊的快速反應。
2.部隊任務多,分工細,不易在短時間內組織順暢的協(xié)同指揮。處突分隊平時擔負著大量的執(zhí)勤任務,并隨時準備處置各種突發(fā)事件,由于部隊任務繁重、工作獨特、頭緒繁多,指揮協(xié)同始終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tài),加之各類勤務專業(yè)特色明顯,分工具體細致,各級機關對各類任務實施指揮的內容、方式、手段和要求各不相同,從而使指揮協(xié)同工作變得更為緊張、復雜,協(xié)同的“內耗”明顯增多,實施順暢的指揮困難重重,組織協(xié)同兵力速度慢,力量合成不及時,影響了快速反應能力的提高。
由于受以上因素的制約,處突分隊很難達到“快速、靈敏、有效”的處突作戰(zhàn)要求,嚴重影響了處突分隊快速定下作戰(zhàn)決心、做出果斷決策的進程,錯過了最佳的時機,給處突分隊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情報信息工作滯后
情報信息對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在第一時間就能正確把握群體性械斗事件的情報信息,對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是十分有利的。但一些基層的邊防單位對情報信息敏感性不強,對不安定因素見多不怪,麻木不仁,不能主動了解掌握變化的情況,不重視情報信息收集工作,秘密力量建設嚴重不足,情報信息網絡建設應付差事,致使真正發(fā)生群體性事件時不能第一時間獲得有效的情報信息,迅速到達事發(fā)地點,及時控制事件發(fā)生的規(guī)模,給有效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增加了難度。
(三)部分參與處置人員法律意識不強,戰(zhàn)術水平不高
部分參與人員因不懂得法律規(guī)定的應用,不注意法律程序,不注重調查取證,容易激化矛盾,致使事態(tài)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給處置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同時,部分人員沒有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經驗、戰(zhàn)術知識以及操作技能,平時不注意處置械斗事件戰(zhàn)術理論學習,不注意總結成功案例經驗和失敗案例教訓,不懂得處置不同時期的戰(zhàn)法。致使公安邊防部隊處置、控制事態(tài)的能力大打折扣。
(一)提高情報收集能力,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
鑒于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的復雜性特點,公安邊防部隊在處置過程中必須及時準確地掌握各方面情況。只有準確掌握情況,才能把握處置工作的主動權,制定出正確可行的處置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出手必勝。加強情報信息收集工作能使公安邊防部隊及時準確地掌握情況。
1.拓寬情報來源渠道。首先,健全信息快速傳遞網絡。建立起上下貫通、內外相連、縱橫交錯、靈敏通達、點面結合的情報網絡。其次,深入周邊地區(qū)了解各方面情況。由于邊境地區(qū)環(huán)境復雜,要求情報人員必須對我國邊境地區(qū)社會環(huán)境進行經常深入的調查,充分了解我國邊境地區(qū)的地形地貌、敵社情、風土人情等一系列情況,為調查研究、獲取情報提供重要保證,突發(fā)事件一旦爆發(fā),我們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2.采取各種有效的情報收集手段。首先,健全及時通報信息的預警制度。必須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確保情報從收集、分析到運用都有專人負責,使情報流通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制度保障,從而使處突分隊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群體性械斗事件的相關信息,從而有利于各有關部門及時掌握處置的主動權。其次,采取專題調查。圍繞群體性械斗事件影響我國邊境安全的熱點問題、敏感話題、敏感事件進行專題調查。通過對調查所獲得的情報進行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挖掘信息的深刻底蘊,為處突分隊處置突發(fā)事件快速反應提供準確、可靠的情報,為提高處突分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做好充分的準備。
只有樹立“情報為先”的思想,才能提高對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中情報工作的認識;只有加強秘密力量建設,拓寬情報來源,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群體性械斗事件情報,把握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主動權,提高公安邊防部隊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能力。如,2005年2月14日,連云港市灌南縣某鹽場的30多名勞工因勞資問題在鹽場聚集,發(fā)生群體性械斗事件。由于當?shù)毓策叿啦筷犔崆暗玫搅擞擅孛芰α刻峁┑那閳?,并較早的與當?shù)卣块T以及企業(yè)領導到達現(xiàn)場介入此事,并根據現(xiàn)場具體情況制定處置方案,從而成功、及時地處置了該起群體性械斗事件。
(二)不斷完善預案,建立快速反應體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安邊防部隊要備有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處置預案。處置預案,是公安邊防部隊根據情報信息和事件預測所制定的應付群體性械斗事件的工作計劃和行動方案。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前必須制定周密的處置預案,制定預案必須根據客觀事實,否則,不僅預案難以付諸實施,而且會造成處置行動的失誤和混亂。制定正確的應急預案,才能確保措施到位、警力到位、保障到位。
要因事而異,建立健全各類處置預案?!肮策叿啦筷犚槍θ后w性械斗事件的類型、特點、成因、后果以及趨勢,對邊境地區(qū)容易發(fā)生事端的敏感部位、重點部門進行調查研究,提高對邊境地區(qū)群體性械斗事件規(guī)律的認識,并據此制定各類處置預案?!盵3]其具體程序分為把握法律政策,領會上級意圖;調查研究,掌握情況;構思方案,分配任務。在預案中要明確總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并就組織指揮、行動部署、警戒范圍、現(xiàn)場處置、宣傳教育、通信聯(lián)絡、后勤保障等方面和環(huán)節(jié)進行周密安排,組織對預案進行演練,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反復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三)加強處置群體性事件訓練,提高處置能力
在加強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訓練過程中,戰(zhàn)術及對武器警用裝備、技術、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是部隊在處置過程中戰(zhàn)斗力的直接來源,也是加強自我保護,更好完成處置任務的基本保證。
1.強化基礎能力訓練。處突分隊是處置邊境突發(fā)事件的主要力量之一,處突分隊官兵的基本素質、基本技能直接關系到能否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能否完成處置突發(fā)事件任務的關鍵所在。在全面提高處突分隊官兵綜合素質的同時,還必須著重抓好基礎能力訓練。一是抓好體能訓練。體能訓練要進一步強化,避免官兵在處突中體能跟不上,影響迅速機動、快速處置。二是抓好技能訓練。要突出快速出擊、一招制敵的技能訓練,以快、準、活、狠為目標,積極開展訓練,全面提高處突分隊的整體素質,重點加強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處置、協(xié)同配合訓練,有針對性地研究和組織處置突發(fā)事件的綜合演練,著力提高處突分隊處置突發(fā)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隊伍一聲令下“拉得出,打得贏”,真正發(fā)揮處突分隊的“拳頭”和“尖刀”作用。
2.加強戰(zhàn)術訓練工作,提高戰(zhàn)術水平。加強針對性訓練,是提高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能力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公安邊防部隊要針對制定的處置預案,加強戰(zhàn)術訓練工作,全面提高部隊處突人員的戰(zhàn)術水平。公安邊防部隊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部隊處突人員學習訓練的機會,加大對部隊處突人員的訓練力度,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工作。單兵突出防暴器材操作和使用訓練,重點是防暴彈投擲、防暴槍操作、警棍盾牌等防暴防護器材的使用;集體突出處置戰(zhàn)術訓練,重點是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基本隊形、主要方法、準備工作、組織開進、處置行動及結束后的工作等內容;指揮員突出現(xiàn)場指揮訓練,了解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基本原則及主要戰(zhàn)法,掌握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法律依據,開展處置策略戰(zhàn)術研究,培養(yǎng)一批經驗豐富、臨危不亂、機智靈活地指揮處置工作的處突人員。通過訓練,提升每一名處突人員的戰(zhàn)術水平及戰(zhàn)術意識,充分發(fā)揮他們在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中的積極性、主動性,靈活應對出現(xiàn)的各種復雜情況,確保不僅能夠“拉得出,用的上”,而且能夠“打得贏”,全面提高公安邊防部隊處突人員處置群體性械斗事件的綜合能力。
[1]楊波.處置邊境突發(fā)事件[M].廊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編印,2004:51.
[2]陽紅光.淺談群體性事件的處置[J].公安研究,2005(3):16-17.
[3]鄭杰仁.加強武警部隊反恐怖作戰(zhàn)指揮體系建設[J].中國特警,2007(4):18.
Research on the Disposal of Border Area Group Fight Events
Zhang Song,Sun Ding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Langfang Hebei 065000)
The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forces is a functional department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and the disposal of border area group fight ev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weak links of the security frontier forces in disposing group fights events,and on this basis,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work,perfecting plans and enhancing the police legal quality and tactical lev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frontiers forces in disposing border area group fight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border areas.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forces;disposal;group fight events
E157,D631.4
A
1671-5101(2015)05-0072-04
(責任編輯:王泓)
2015-08-29
張嵩(1983-),男,山東鄒城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2014級兵種戰(zhàn)術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聯(lián)合戰(zhàn)術方向;孫鼎(1990-),男,江蘇泗陽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2014級兵種戰(zhàn)術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上邊防戰(zhàn)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