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清
固陽縣在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中,嚴格按照“一界定、二評議、三處置、四教育”四個步驟實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科學界定不合格黨員標準。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黨章》和相關政策法規(guī)規(guī)定,結合不合格黨員表現,按照機關事業(yè)單位、農村、社區(qū)、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不同領域、不同層面,分類細化黨員評價內容、方式和不合格黨員具體表現、認定標準,實行差別化評價管理。
三項評議把握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嚴格黨員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對每名黨員進行黨內評議。在黨員大會上,每名黨員以口頭方式逐一對自己是否符合黨員標準作出評價,提出自評意見;黨員自評后,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民主討論,重點針對每名黨員是否符合黨員標準,是否有不合格表現等情況進行分析討論,黨支部書記對支部的每名黨員進行點評,找準不足;互評結束,黨支部組織全體與會黨員、群眾代表進行民主測評,通過無記名方式對每名黨員進行民主測評和量化打分。評議后,支委會依據平時掌握情況和綜合分析評議、測評結果,對每名黨員的評議等次提出初步意見,提交黨員大會討論表決后形成決議,以書面形式反饋給黨員本人,并向群眾公示,廣泛接受監(jiān)督。對農村黨員,各村黨支部結合《固陽縣農村黨員星級評選動態(tài)管理實施方案》進行評議。
三種處理方式從嚴妥善處置。黨支部作出決議后,形成工作報告報黨委審批。對不合格的黨員,黨委安排專人進行談話,聽取本人陳述和申辯,聽取支委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對不合格黨員的意見,綜合民主評議結果,對照不合格黨員標準,認真分析,嚴格把關,作出客觀公正的審批;對作出限期改正處置的,由基層黨委集體研究審批;對作出勸退、除名處置的,由基層黨委集體研究提出審批意見,報縣委組織部審批,縣委組織部審核后,向黨委反饋,上級黨組織認為黨支部處理不當的,有權予以否決,責令重新評定或直接作出認定和處置。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共處置不合格黨員49名,其中限期改正44名,勸其退黨3名,黨內除名2名。
健全結對幫教轉化機制。對評議出的基本合格、不合格黨員,黨組織負責人對其進行誡勉談話,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教整改措施,堅持1名黨委成員和1名支委會成員幫教一名不合格黨員的結對幫帶機制,因人施策、分類幫教,促使其端正思想、積極整改;堅持每月開展一次回訪,每季度聽取一次思想匯報,半年一次考察,年底進行總評,促使其轉化提高,改正期滿后,再對其表現情況進行評定。對受到勸退、除名處置的黨員,教育其做一名合格公民,經教育提高,本人重新申請入黨的,可按有關規(guī)定經受組織考驗后重新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