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阿勒泰的秋天比新疆的其他地方來得早去的也早。橫跨阿勒泰地區(qū)東西的阿爾泰山脈和幾十條南北縱橫的溝壑,當(dāng)新疆的其他地域還沒有秋的跡象,這里卻已經(jīng)是秋意濃濃,滿目秋色了。高山植被從9月初開始一點點地脫去了夏裝,穿上秋天的霓裳。人說阿勒泰一年四季最美是金秋,是因為秋天給這里帶來了顏色。茂密的林子隨著北方的陣陣秋風(fēng),大片的闊葉林從樹尖開始一點點地黃遍全身,黃遍了整個山野。短短一個月時間,林子里就只有滿地秋葉了。
阿爾泰山區(qū)的原始森林是西伯利亞泰加林在我國新疆地區(qū)的延伸帶,是由紅松、落葉松、五針?biāo)?、云杉、冷杉等針葉型樹種,和白樺、歐洲山楊等闊葉型樹種混生組成,豐富的植被讓這里保留下原始的氣息,保留了更多純粹的自然風(fēng)光。打開雙臂做一個大大的深呼吸,便嗅到空氣間彌漫著的樹木清新與青草味道,讓人恨不得拿上儲氣罐“打包空氣”帶回家。
不同于烏魯木齊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漫步阿勒泰市街頭會讓人找到一種回歸自然平靜的感覺。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落葉飄零在小路上,頗有寧靜詩意之美。山風(fēng)一吹,隨風(fēng)灑落的“簌簌”聲又有其動態(tài)之美,如聆聽自然的音符。阿爾泰山成就了阿勒泰地區(qū)一方奇山異水,千余平方公里的境內(nèi)散落著許多美景,不禁讓人沉溺其中。出了阿勒泰市沿額爾齊斯河到周邊的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富蘊縣、青河縣,一路秋景無限。
來自北方的樹
秋天季節(jié)來到阿勒泰的日子,我總愛選擇下午落日時分去白樺林中散步,享受它給我的撫慰。踩在落滿金黃葉子的草地上,身心是那樣充盈和滿足。樹干上的斑斑疤痕就像它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瞅著你,向你訴說著它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頭頂上的枝頭,有黃、有綠也有紅,記錄著它們生命的軌跡,讓你無限想象,思緒萬千。
白樺樹屬于北方的圣潔樹。這種樹耐寒不喜熱,學(xué)名為疣枝樺,又叫疣樺、垂序樺、疣皮樺,是歐亞大陸溫帶古老的小葉型闊葉樹種,也是新疆北部山區(qū)的落葉闊葉喬木樹種。按照海拔高度,它們適應(yīng)在1 000米至2 500米左右的地區(qū)生活。阿勒泰地區(qū)是新疆的白樺樹集中分布最多的地區(qū)。
秋天來阿勒泰,我都與她相隨相伴,它讓人愛憐,又浮想聯(lián)翩。如同俄羅斯人把它比作國樹一樣,它在我心里已經(jīng)成為阿勒泰的象征。它富有朝氣,充滿浪漫。春暖花開時節(jié),它從沉睡中醒來,吐露的嫩芽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清新秀麗;明媚的夏日,它比肩接踵,用它繁枝茂葉裝扮起滿目灰褐的大山和涓涓碧水;晴朗的秋日,陣陣風(fēng)起,它在蕭瑟中呈現(xiàn)出一片金黃;冬日來臨,自然萬物失去了往日光彩,枯草在寒風(fēng)中搖曳,凋殘的樹木已改變了原本的顏色,唯有它,依舊白白的樹干,紫紅色的枝條。它像一首詩,一首歌,讓我著迷,讓我愛戀。
白樺樹沿著額爾齊斯河一直延伸向前,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它們的種子在這里的山谷中隨風(fēng)飄浮,飄散到哪里就把根扎到哪里。河谷兩岸只要有水,就有它們的蹤影,盡管沒有一棵樹干潔白無瑕,但那是因為它們從落地生根到成長壯大,經(jīng)歷了太多風(fēng)襲雷擊和寒霜雨雪的緣故。在新疆,能夠形成大面積的除了松樹和胡楊,排在第三位的樹種算是白樺了。阿勒泰市、哈巴河縣、布爾津縣、清河縣城周邊都生長著以白樺樹為主的大片次生林,當(dāng)?shù)卣呀?jīng)把這些林子建成了公園,成為游客來此的必去之地。
在喀納斯湖景區(qū)和白哈巴村之間,有一片不很大的白樺林,是區(qū)間車的必經(jīng)之路,本來不是景點,可每到金秋時節(jié)車經(jīng)過林子都會被游客叫停,人們簇?fù)碇娂娤萝囈诹肿永锱恼樟裟?。那些專業(yè)創(chuàng)作者,則更是流連忘返。這片白樺林不知留住了多少人們的心。只要去過禾木的人,都會對禾木河橋旁的那片白樺林記憶深刻,它太招人喜愛了,誰看到眼里都會把它們永久定格在心里,這是一個魂牽夢縈的地方,親人們在這里會寄托祝福,情人們在這里會海誓山盟。
斜陽下的白樺樹,雖然沒有楊樹挺拔、榆樹粗壯,沒有柳樹嬌柔,松樹蒼勁,但是在萬千樹叢中,卻彰顯著自己不屈的生命力。我崇敬白樺樹,是因為它歷經(jīng)風(fēng)雨不改英姿,它活著樹皮是白色的,死后樹皮仍然是白色的;盡管它不是棟梁之材,也不是稀有珍貴樹種,經(jīng)濟價值也不高,但是最先成林的是白樺樹,只有當(dāng)白樺成了林,松樹這些不太喜光的樹木才能在白樺林里暗暗生長,而當(dāng)松樹長大了,白樺林就讓位了,會紛紛枯死,這就是它的不平凡之處,它的奉獻精神。
白樺樹沙沙地響著,紛紛落入水中的黃葉隨波逐流,無聲無息;樹干的倒影躺在綠綠的水灣中,給人絲絲寧靜。更遠處,潺潺流淌的額爾齊斯河像一條銀色的緞帶,橫亙著,泛著亮光,在漸漸沉落的夜幕里,我的思緒也飛向遠方。
富蘊紅葉溝
地處富蘊縣的東西部有一條溝叫紅葉溝。聽縣里的朋友說,今年天旱,樹葉黃的早,估計百分之八十的葉子都落了,建議我們改走可可托海的東溝??杉热灰呀?jīng)決定的事,不管是好是壞總得去看一看。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從縣城出發(fā),沒走多遠就是土路,車在山野中穿行,路過幾個很小的鄉(xiāng)村。聽當(dāng)?shù)氐拇迕裾f,以前這里沒有公路,出山都是騎馬,現(xiàn)在這條路過去是馬道。富蘊是牧業(yè)大縣,地域劃分完全是出于牧業(yè)轉(zhuǎn)場的需要,甚至在它的內(nèi)部各鄉(xiāng)之間的劃分也是順著溝在狹窄地并列排布,南北綿延。
在這些長條狀的地域里,北面阿爾泰山脈山區(qū)一帶是夏牧場,每年的五月天氣漸漸轉(zhuǎn)暖,牧群開始北上,一路開進冰雪融化、萬物復(fù)蘇的深山放牧;到了九月到十月間,山里變冷,牧民們又開始了向南轉(zhuǎn)移,趕著成群的牛馬羊順著山路到準(zhǔn)噶爾盆地邊緣、烏倫古河兩岸安營扎寨,這里的雪永遠不會太厚,使羊群能夠刨開它們?nèi)タ惺诚旅媛裰牟萸o草根??上飞衔覀儧]有遇見轉(zhuǎn)場的宏大場面。endprint
在經(jīng)過一個山口時,剛才還晴空萬里的天,一時間飄落起雪花,大地銀裝素裹,遠處的雪山被黑沉沉的云重壓著,眼前的一切都變得灰蒙蒙的。就在大家伙感到迷茫之時,不知是誰驚叫了一聲:“紅葉!”車前方不遠處的山坳里果真有幾棵紅葉樹,在大雪中傲立,伙伴們頓時興奮起來。在這銀白色的世界里,有了紅葉樹的點綴,讓周邊的一切都生動了起來,畫面也變得美麗動人。
在一個轉(zhuǎn)彎處,山溝里又出現(xiàn)了一些紅葉樹,再看車上打出的公里數(shù)和縣里朋友介紹的一樣,出縣城走80公里,沒錯,就是這里。可眼前溝里的樹也太少了點,數(shù)都能數(shù)得過來,稱不上叫紅葉溝。不管怎樣,既然來了就要下溝里看一看。我拿出相機順著山坡向下面溝里走,其他幾人也都各自尋找自己的拍攝點。過了一會兒,只聽對面山上有人一邊向我招手一邊喊,示意讓我到那邊去,可我怎么也看不出那里有樹的影子。這時,再看伙伴們都站在了那邊的山梁上,我猜想那里一定有比這邊更好的景色,只好順著山腰走了過去,等翻過了一道山梁,眼前出現(xiàn)了整個一條溝的紅葉樹,足有幾公里長。真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找的紅葉溝,它深深地藏臥于峽谷之中,葉子雖然落了一些,可大部分還掛在樹上。而且黃的恰到好處。如果不用心找,很難被發(fā)現(xiàn)。
紅葉溝寬的地方有200米,窄的地方五六十米,植被以樺樹為主,青楊次之,森林為寒溫帶山地闊葉次生林,林間雜生有野薔薇、繡線菊、野刺玫等10多種灌木。溝中的植被自然生成,隨著氣候變冷,植被的葉子漸漸地變色,有黃、紅、粉、蘭、綠等各種顏色。下到溝底,地上已被厚厚的一層金黃色的樹葉覆蓋,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坐在其間,細(xì)細(xì)地品味,你能呼吸到大地的氣息,感覺到黃色帶給你的幸福,聽著風(fēng)吹山林沙沙作響的聲音,看著紛飛的黃葉灑落在你身旁,用腳輕輕地踩在黃葉上,你會有一種超脫自然的感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在此時涌現(xiàn)在腦海中,可惜此地離我居住的城市太遠,不然,本人會天天來此品味。
回到家中,為了能把有感而發(fā)的東西盡快落于紙上,我拿出新疆地圖冊翻到富蘊縣,可怎么也找不到紅葉溝所在的位置,只知道它在一個礦山的旁邊,一條很隱蔽的溝里。不過,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新疆的旅游地圖冊上會很快標(biāo)出它的位置,好讓更多的人去體驗它帶給人的那種愉悅的感覺。
印象中的白哈巴
被稱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坐落在阿勒泰西北部的邊境線上。這里最美的應(yīng)該是秋季。每年的九月,山村被紅、黃、綠、褐等多種五彩的顏色所包圍,她被阿爾泰山皚皚雪峰襯映得如同一塊調(diào)色板,吸引著四面八方前來的游人。她地處中國版圖最西北角哈巴河縣鐵熱克鄉(xiāng)境內(nèi),距縣城區(qū)117公里,東距喀納斯湖31公里,北距那仁草原33公里,南距鐵熱克提鄉(xiāng)38公里。
白哈巴村分蒙古族支系圖瓦人居住區(qū)、哈薩克族居住區(qū)和邊防站三部分,是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圖瓦人最集中的一個村子,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圖瓦人居住的村落,具有濃郁的圖瓦人風(fēng)情。村子坐落在一個溝谷之中,四周被高山環(huán)繞,一條路從西到東把村子一分為二,村民們住著風(fēng)格古樸的尖頂木頭房子,這些木頭房子星羅棋布地分布在溝谷底部,金黃色的樺林、楊樹點綴其間,一條清澈的小溪蜿蜒環(huán)村流過。山村的西北遙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國界河。
我不止一次的來過白哈巴,但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覺,而且有一種去了想再去的欲望。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實在不同于其它的村莊,它的純凈、飽和感的美麗,所處的地理位置,它的人文因素,使它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她還是一片凈土,沒有被人為地破壞過,原汁原味的風(fēng)土人情使人更加向往,那是只有在夢中才能見到的處女地。
當(dāng)天邊泛起彩色的朝霞,村莊從睡夢中醒來,淡淡的炊煙飄浮在溝谷中。家家戶戶把牛群從柵里放出來,不用人趕,也沒有人跟著,各家的牛只沿著路朝西邊走,沒有一頭是朝其他方向走的,似乎它們知道西面是草地而東邊是森林,一群過去了又是一群,一個緊跟一個,牛群中有的不時地回頭張望留戀經(jīng)過的草坡,嘴里還不停地叫著,好像在等待它的伙伴或朋友,它們走出村子,一直走向遠處的草甸。
村子里雞犬的叫聲此起彼伏,草地上散發(fā)出的清沁混雜著炊煙的熏香是城市中人感受不到的,這里的藍天,白云,溫暖的陽光也是城里人體會不到的。白天你可以靜靜地坐在小溪邊看孩子們在木房邊和草垛上捉迷藏,晚上你可以躺在草甸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只有在這里,看到的星星是無以計數(shù)的銀河,人馬座和天琴座被清楚地分辨了出來,這里的繁星分季候出現(xiàn),是觀星絕佳的地點。
有一次,也是在九月,我在村子里遇見一群從廣東來的游客,因為不知道這里的天氣情況,來時穿得很單薄,又沒有多帶衣物,村子里的小雜貨店也沒有,搞得這群人很狼狽。為了能看到這里的日出,他們裹著被子來到半山腰等待最美時刻的到來,因為穿著單鞋,雖然身上暖和了,腳仍然冷得受不了,于是,他們就在地上跺著腳或在原地跳來跳去,最終還是沒能等到太陽出來就下了山,只有兩個人堅持留了下來。他們說過在廣東沒有見過雪山,更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村莊。他們是在一本畫冊上看到的,就慕名而來了,沒有想到看見的比畫冊上的更美更生動。當(dāng)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一束光線打到村落的時候,他們興奮地歡呼雀躍。一會兒的工夫,村子都亮了,樹木、草地、木房、草垛一時被太陽照得暖烘烘的,大地頓時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每到秋天的季節(jié),除了游客之外,攝影人給這個小小的村莊增添了人氣。上世紀(jì)80年代,這里還不為人所知,因為沒有公路;90年代,有了簡易公路,來的人漸漸地多了,但是喀納斯的名氣是因為有了深水湖怪的怪談和攝影人美麗的作品,而白哈巴村則是這美麗景色中的佼佼者。它讓無數(shù)的攝影人在這里駐足,讓無數(shù)的發(fā)燒友不止一次地來到這里。到了21世紀(jì)以后的這幾年,每當(dāng)九月的清晨,村子四周的山坡上都站滿了手拿相機的人,“槍筒”有長有短,人有老的少的,他們不為別的,就是想把這美麗的景色帶回去讓沒有來過這里的人一同分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