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超,童 鑫,秦 鵬,楊治綱,周章斌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 合肥供電公司,合肥 230022)
狀態(tài)檢修 (CBM)是指根據(jù)先進的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診斷技術提供的設備狀態(tài)信息,判斷設備的異常,預知設備的故障,在故障發(fā)生前進行檢修的方式,即根據(jù)設備的健康狀態(tài)來安排檢修計劃,實施設備檢修。相較于原來的定期例行檢修,狀態(tài)檢修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存在的潛在不安全因素,排除因檢修周期未到而無法及時消除隱患的弊端,同時,對于運行狀態(tài)良好的設備,可適當延長檢修周期,避免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國家電網公司近期正大力推行和深化狀態(tài)檢修。由于目前不同電力設備的狀態(tài)檢修技術發(fā)展并不平衡,各種狀態(tài)檢修儀器制造商的水平也良莠不齊,因此國家電網公司發(fā)布的狀態(tài)檢修規(guī)程對于狀態(tài)檢修的檢測數(shù)據(jù)判斷尚不完善,對于電力設備是否存在缺陷的判定仍需進行進一步研究。
氣體絕緣全封閉式組合電器 (GIS)因優(yōu)點多,近年來在新投運的變電站已普遍采用,然而由于開罐解體檢修繁瑣,并且可能存在其他隱患,所以對于GIS內部元器件缺陷的判定需要尤為慎重。其中,GIS用的罐式MOA大量存在于GIS中,因其封閉在氣室內,對于其狀態(tài)量的檢測存在較大的難度,并且由于其既存在普通戶外式避雷器的特點,又具有GIS的特點,所以需要利用聯(lián)合普通戶外式避雷器和GIS的狀態(tài)檢修技術進行綜合檢測判斷。本文以合肥供電公司某220 kV變電站罐式MOA絕緣老化進行排查為例,介紹案例中所使用的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在線監(jiān)測、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以及GIS超聲波局放檢測等狀態(tài)檢修技術,旨在為罐式MOA絕緣老化隱患排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某220kV變電站110kV GIS設備于2007年11月24日投入運行,其220kV 1號主變110 kV側A相避雷器型號為Y10WF-106/266,由新東北電氣(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制造。2012年2月在設備巡視時發(fā)現(xiàn)其在線監(jiān)測儀顯示泄露電流約為0.68mA,其余兩相均顯示約為0.5 mA,但設備運行暫時無明顯異常。經過進一步跟蹤關注,合肥供電公司于2012年3月12日安排專業(yè)班組和相關設備廠家人員對該間隔避雷器進行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和GIS局放檢測。其中,帶電測試結果與在線監(jiān)測儀顯示數(shù)值一致,并且A相阻性電流為330μA,B、C相阻性電流分別為38、45μA,符合文獻[1]中5.16.1.4規(guī)定的“與同組間其他避雷器測量結果相比較,增加1倍時應停電檢修”,同時GIS超聲波局放檢測也確定該處有帶電粒子并存在局部放電現(xiàn)象。鑒于綜上所述的試驗結果,合肥供電公司決定將該避雷器從GIS上脫離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該項避雷器確已發(fā)生絕緣老化。
本次的缺陷消除過程中運用了多種狀態(tài)檢修技術,主要包括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在線監(jiān)測[2]、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3]和GIS超聲波局放檢測技術[4]。綜合這些狀態(tài)檢修技術共同確立該項缺陷,并最終在缺陷沒有造成損失之前進行消除。
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在線監(jiān)測是目前較常見的技術,無論是GIS變電站中的避雷器還是敞開式變電站中的避雷器都采用了此項技術,一般與避雷器共同投運[5]。
(1)檢測的狀態(tài)量
本項在線檢測技術主要檢測避雷器在運行過程中的放電次數(shù)和泄露電流(全電流Ix)。放電次數(shù)主要表征該避雷器限制過電壓的次數(shù),泄露電流主要表征該避雷器運行過程中整體的絕緣狀況[6]。這兩項狀態(tài)量是表征避雷器運行狀態(tài)的兩項重要基本參數(shù),也是較為容易檢測的量,所以目前該項狀態(tài)檢修技術使用的非常普遍。
(2)檢測方法
本項技術的在線監(jiān)測儀主要由閥片、整流硅堆、電容器和電磁記數(shù)器等組成,將該在線監(jiān)測儀串聯(lián)在避雷器底座法蘭和地線之間即可[7]。
(3)測試結果
本次案例中的缺陷最初即是通過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在線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的,在進行設備巡視過程中,有關人員在進行設備巡視時,發(fā)現(xiàn)220kV某變電站220kV 1號主變110kV側三相避雷器泄露電流值之間存在差異,具體值如表1所示。
表1 放電記數(shù)器在線監(jiān)測儀顯示數(shù)據(jù)
由于相關的規(guī)程和標準對于泄露電流Ix尚無明確條文并且設備運行無明顯異常,因此決定對該間隔進行進一步跟蹤關注,并安排相關專業(yè)人員利用其他狀態(tài)檢修技術進行復測。
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也是一項常規(guī)的帶電檢測技術,也是MOA的一項例行試驗項目,文獻[1]中5.16.1.4規(guī)定“具備帶電檢測條件時,宜在每年雷雨季節(jié)前進行本項目”。
(1)檢測的狀態(tài)量。本項狀態(tài)檢修技術有多種測試方法,主要包括阻性電流基波法、三次諧波法、容性電流補償法、零序電流法等[8-10]。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阻性電流基波法,主要檢測避雷器在運行過程中的阻性電流IR和全電流Ix。阻性電流IR是避雷器運行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狀態(tài)量,當避雷器的閥片老化、避雷器受潮、內部絕緣部件受損以及表面嚴重污穢時,其容性電流Ic變化不大,但是其阻性電流IR會有明顯增加[11]。
(2)檢測方法。避雷器運行中各持續(xù)電流分量及電壓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由于避雷器泄露電流(全電流)Ix中的阻性分量IR與流過避雷器的電壓U同相位,所以圖1中所示φ既表示阻性電流IR與全電流Ix之間的相位角,也表示電壓U與全電流Ix之間的相位角。為了檢測出阻性電流IR,只需檢測出全電流Ix以及全電流Ix與電壓U之間的相位角φ即可[12]。具體裝置工作原理圖[13]如圖2所示。
(3)測試結果。本項技術的檢測結果是最終確定本案例中缺陷的重要佐證,本次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往年檢測結果如表3所示。
圖1 避雷器運行中各持續(xù)電流分量及電壓之間的關系
圖2 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裝置原理圖
表2 本次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數(shù)據(jù)
根據(jù)文獻[1]中5.16.1.4“通過與歷史數(shù)據(jù)與同組間其他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測量結果相比較做出判斷,彼此應無顯著差異。當阻性電流增加0.5倍時應縮短試驗周期并加強監(jiān)測,增加1倍時應增加停電檢查?!钡囊?guī)定,某變電站220kV 1號主變110kV側A相避雷器,阻性電流增加已遠高于1倍,該避雷器應進行停電檢查。由于該避雷器處在SF6氣體絕緣的套筒中,屬于GIS的一部分,該避雷器又具有GIS的特點[14],但僅靠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帶電檢測仍無法確定為是否為該避雷器的缺陷以及何種缺陷。
GIS超聲波局放檢測是近年來剛剛開展的工作項目,2014年1月10日施行的文獻[1]中新增的GIS例行試驗項目,原《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15]中尚無該工作項目。
(1)檢測狀態(tài)量
各類GIS超聲波局放檢測設備檢測的狀態(tài)量有所區(qū)別,總的來說檢測的基本狀態(tài)量都為聲脈沖的次數(shù)、幅值、能量、相位或者波形等[4]。并且在這些基本狀態(tài)量的基礎上,經過信號處理而獲得聲脈沖相關性特征指數(shù)(TAFI)、聲脈沖特征指數(shù)分布(TAFID)等,進而識別接地或帶電部分上的凸起、自由移動或固定顆粒、絕緣子中的氣泡和缺陷以及電位懸浮或機械松動屏蔽[16]等各類缺陷的。
(2)檢測方法
在局部放電瞬間產生電弧,或氣體絕緣開關的游離粒子產生運動,并與殼體產生碰撞,都會產生聲脈沖。該聲脈沖的持續(xù)時間極短,具有人耳聽不見的較高頻率[17]。它可在氣體及變壓器油等介質中傳播,并被安裝于GIS或變壓器外殼的高靈敏度的聲發(fā)射傳感器探測到。通過掌上型聲發(fā)射檢測系統(tǒng)對信號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顯示、存儲及信號處理,可去除噪聲,達到識別局放信號或游離粒子碰撞信號的目的。
(3)測試結果
本項技術的測試結果進一步確認了本案例中發(fā)生的缺陷,其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如圖3所示。
由圖3(b)可得,特征指數(shù)1中聲脈沖有明顯集中,基本呈線狀,可基本判斷存在一定的局放或者帶電顆粒[18-20]。在圖3(a)、(c)及(d)中暫時無法判斷是否存在缺陷,為了進一步確認該間隔是否存在缺陷,對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做進一步的分析提取,結果如圖4所示。
從圖4(a)中可得,該脈沖信號分別在135°和315°達到最大幅值,從圖4(b)可得,在一個周期內聲脈沖的幅值與相位基本呈對稱分布,且放電幅值分布較廣,符合局放信號呈180°對稱的特征規(guī)律[21-22],可以確認此處存在局部放電。
表3 往年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數(shù)據(jù)
圖3 GIS超聲波局放檢測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
圖4 對GIS超聲波局放檢測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的分析提取結果
綜合上述狀態(tài)檢修技術手段,經過分析討論,最終決定將該避雷器從GIS上脫離。從現(xiàn)場看該避雷器無明顯放電痕跡,對該避雷器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和直流1mA電壓(U1mA)及0.75U1mA下的泄露電流測試,其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4所示。
表4 絕緣電阻測試、直流1mA電壓(U1mA)及0.75 U1mA下的泄露電流測試數(shù)據(jù)
由表4中試驗數(shù)據(jù)可確認A相避雷器絕緣確已老化[5],需更換。
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在線監(jiān)測、避雷器運行中持續(xù)電流檢測和GIS局放超聲波檢測技術確能發(fā)現(xiàn)避雷器絕緣老化。
由于狀態(tài)檢修技術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并且測試儀器廠家眾多,對于上述單一狀態(tài)檢修技術的測試結果仍無法完全信賴,需要多種狀態(tài)檢修技術共同驗證。
狀態(tài)檢修技術可以在設備發(fā)生事故之前發(fā)現(xiàn)其缺陷,避免發(fā)生設備所造成的損失,保證電網、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1] Q/GDW 1168—2013,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S].
[2] 嚴 璋.電氣設備在線檢測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5.
[3] 劉 兵,毛慧明.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帶電檢測方法綜述[J].高電壓技術,2000,26(3):15-18.LIU Bing,MAO Hui-ming.A Summary of Detection Method of MOA in Service[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0,26(3):15-18.
[4] 李德軍,沈 威,郭志強.GIS局部放電常規(guī)檢測和超聲波檢測方法的應用比較[J].高壓電器.2009,45(3):99-103.LI De-jun,SHEN Wei,GUO Zhi-qiang.Applic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Ultrasonic Detection Methods for GIS Partial Discharge[J].High Voltage Apparatus,2009,45(3):99-103.
[5] 熊泰昌.電力避雷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6] 嚴 璋,朱德恒.高電壓絕緣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7] 關根志,劉 明.避雷器放電記數(shù)器在線監(jiān)測儀的研制[J].電氣試驗,2005,6(1):38-41.GUAN Gen-zhi,LIU Ming.Research of MOA Discharge Counter On-line Monitor[J].Electrical Testing,2005,6(1):38-41.
[8] 張振洪,臧殿紅.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jiān)測方法的研究[J].高壓電器,2009,45(5):126-129.ZHANG Zhen-hong,ZANG Dian-hong.Study on the Online Monitoring Method of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J].High Voltage Apparatus,2009,45(5):126-129.
[9] 嚴玉婷,黃煒昭,江健武,等.避雷器帶電測試的原理及儀器比較和現(xiàn)場事故缺陷分析[J].電瓷避雷器,2011,4(2):57-62.YAN Yu-ting,HUANG Wei-zhao,JIANG Jian-wu.Principle and Instrument Comparison of Arrester Live Line Test and Analysis on the Flaw in Flaw in Field[J].Insulators and Surge Arresters,2011,4(2):57-62.
[10] 宋 璠.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在線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11] 王錫凡.電氣工程基礎[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12] 宮建立.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阻性電流測量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7.
[13] 曹 濤,王克峰,周章斌,等.MOA帶電測試方法及影響因素探討[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6(3):1-4.CAO Tao,Wang Ke-feng,ZHOU Zhang-bin,et al.Discussion on Energized Testing Metho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A[J].Journal of Anhui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College,2011,16(3):1-4.
[14] 何勝紅,洪海程,任亞英.帶電測試技術在GIS避雷器的應用[J].電瓷避雷器,2011,10(5):31-36.HE Sheng-hong,HONG Hai-cheng,REN Ya-ying.The Application of Live Testing Technology in GIS Arresters[J].Insulators and Surge Arresters,2011,10(5):31-36.
[15] Q/GDW 168—2008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S].
[16] 黎大健,梁基重,步科偉,等.GIS中典型缺陷局部放電的超聲波檢測[J].高壓電氣,2009,45(1):72-75.LI Da-jian,LIANG Ji-zhong,BU Ke-wei,et al.Ultrasonic Detec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on Typical Defects in GIS[J].High Voltage Apparatus,2009,45(1):72-75.
[17] 王萬寶,李永寧,周迎新,等.GIS超聲波局放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J].電氣技術,2012,6(2):49-52.WANG Wan-bao,LI Yong-ning,ZHOU Ying-xin.ec al.Application Analysis of Ultrasonic Detec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Signal for GIS[J].Electrical Technology,2012,6(2):49-52.
[18] 楊 圓,李成榕.典型GIS局部放電超聲波信號特征研究[J].現(xiàn)代電力,2009,26(5):18-23.YANG Yuan,LI Chen-grong.Study on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Partial Discharge of GIS[J],Modern Electric Power,2009,26(5):18-23.
[19] 林俊浩.開關柜局放的超聲波及地電波檢測技術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20] 王康寧,王天正,閆 杰,等.GIS典型絕緣缺陷模擬及局部放電信號特征分析[J].電子測試,2013,22(3):215-217.WANG Kang-ning,WANG Tian-zheng,YAN Jie,et al.Typical Insulation Defects Simulation and Sign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GIS Partial Discharge[J].Electronic Test,2013,22(3):215-217.
[21] 周 玲.基于超聲波信號的局部放電故障識別算法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22] 曾雄杰,劉旭明.GIS設備局放類型圖譜以及現(xiàn)場局放測試診斷圖譜的應用[J].高壓電氣,2013,49(11):31-36.ZENG Xiong-jie,LIU Xu-ming.Illustrated Catalogue Application of PD Types and On-site Diagnostic of PD Test in GIS[J].High Voltage Apparatus,2013,49(1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