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李文星 攝影_董德 設計_孫星
北京市外事學校:外事無小事
記者_李文星 攝影_董德 設計_孫星
作為一所老牌的職業(yè)高中,北京市外事學校一直在用自身的努力為職業(yè)高中立言—職高不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被淹沒。
北京市外事學校師生與荷蘭師生一起包餃子。
《留學》記者來到北京外事學校的時候,正值荷蘭的交流團來這里交流學習。在西餐實訓室里,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積極用英語與荷蘭同齡人溝通交流,與外國的老師和學生們聊得不亦樂乎。他們學西點,講英文,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滿滿的幸福感,要是你能在實訓課堂親口品嘗一下他們自己制作的蛋糕,就能切身的體會到他們當時那無與倫比的快樂了。
北京市外事學校創(chuàng)建于1980年,前身是“北京市158中與北京飯店聯(lián)辦飯店服務職業(yè)高中班”,1985年獨立建制,正式命名為“北京外事服務職業(yè)高中”。2004年,經過了全國職業(yè)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市外事學?!?。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yè)生三萬余人,推薦就業(yè)率一直保持100%,高職接軌率達80%以?上。
然而,像北京市外事學校這樣的職高名校,近兩年每年的招生不過200人,而像河北省獻縣一中這樣全國普高中的一所平凡的縣級中學,每年的招生約有3000人。再看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qū)2014年普通高中高考成績概況:一本:21人,本科:158人,??疲?76人。
一提起職高還是普高,很多家長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后者,盡管他們中有的明知道孩子將來會走上專科之路。1990年-1994年,我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的絕對數連續(xù)五年下降,那個時段,職高迎來它的春天,但好景不長,從1995年開始,普高又以每年50萬的增長速度迎來了“普高熱”,職高就相對的開始走下坡路,到如今,“上學就是普高”的觀念已經在很多家長心中根深蒂固了,這對職高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所以,盡管北京外事學校的業(yè)績是輝煌的,但是它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拖入了現下的困境當?中。
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教育廳公布了一組數據:寧夏職業(yè)教育專項經費由原來的每年2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40倍,從2010年至2012年,寧夏地方財政將每年再多增加1000萬元用于職業(yè)教育,各市、縣政府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yè)教育的比例也不得低于30%。以點見面,國家對于職高的投資每年都在激增,職高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很多家長的想象。就拿北京市外事學校的實訓課堂來說,它所受到的好評與關注正在逐年增加。
原名北京市外事服務職業(yè)高中,創(chuàng)建于1980年。學校是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yè)高中,先后獲得全國職業(yè)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yè)指導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光榮稱號。目前學校開設高星級飯店運行與管理、中餐烹飪、西餐烹飪、商務英語、電子商務等專業(yè)。
北京外事學校一直致力于打造它的專業(yè)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它的實訓課堂。西點工坊與中餐館是外事學校的兩個主打實訓課堂,香甜的烘焙以及熱氣騰騰的中國傳統(tǒng)名吃,讓整個學習過程都變得有滋有味。學校也設有總統(tǒng)套房規(guī)格的模擬賓館,供學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并加以練習。另外還有咖啡屋、調酒屋、茶藝屋、花藝屋、立體大銀幕導游練習屋等?等。
北京外事學校校長田雅莉告訴《留學》:“國家每年對職業(yè)教育的投資很大,但仍然不能避免家長對職高發(fā)展的忽視,甚至是一些孩子,他們中有許多一開始來到這里,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喪失了自信心。然而來到實訓課堂,他們開始了這種充滿幸福感的學習之后,漸漸地又找回了自己。很多孩子在初中時由于學習成績不佳,對自己很沒有信心,經常否定自己,但是來到這里之后,由于找到了學習興趣,他們會發(fā)現自己在這里竟然逐漸有了很多特長,甚至常常受到老師的夸獎和同學們的羨慕,這對他們整個人生的成長和改變,是有巨大意義?的?!?/p>
在這些實訓課堂中,經常會有學校組織的國際交流活動,同學們在這樣的交流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他們的外語水平,并增加了他們的國際視野。一位老師對《留學》開心的說道:“我們這兒有一個孩子,家長不是不重視他的外語學習,從小到大想了各種辦法,但就是學不好,可在這實訓課堂里,和外國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和交流,他自然而然就產生了興趣,學起來也就快了。”
外事學校固定有法國、英國、韓國、荷蘭、新加坡等許多國家的項目,孩子們有很多機會去國外交流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體會國外的生活,增加他們對各個國家的了解,對于他們的學習與眼界,也有巨大的幫助。
田雅莉告訴《留學》:“酒店專業(yè)與烹飪專業(yè)的孩子必須要有國際視野,由于這兩個專業(yè)國際程度較高,很有必要進行廣泛的國際交流。職業(yè)教育可以適合更多個體的發(fā)展,通過學生‘走出去’,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yè)素養(yǎng),將來也能夠提升服務業(yè)的整體服務水平?!?/p>
田雅莉告訴《留學》,“一般剛升來我們學校的孩子,英語水平不高,但由于我們的專業(yè)特色,他們的英語必須要好,所以我們要做更多的對外交流,包括留學,我們還成立了國際部,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p>
為了讓孩子們喜歡文化課、愛上文化課,學校下了很大功夫。在課程上調整,并借助第三方、借助留學和短期培訓項目等,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田雅莉深知外語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氛圍,學校首先營造好這種氛圍,那么學生的外語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留學》走訪過程中,一位正在進行烹飪課程的授課老師告訴《留學》:“雖然現在轉變觀念很困難,但是家長們的觀念還是在發(fā)生著改變,什么樣的學習更適合孩子,更能讓孩子找到幸福感,找到人生的發(fā)展方向,這才是作為家長最應該考慮的?!?/p>
北京外事學校校長田雅莉
2014-2015年學校師生出訪、教師進修統(tǒng)計表
穿著制服上課,是外事學校的學生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校長田雅莉不無自豪地告訴《留學》,“我們對學生的培養(yǎng)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對氣質的培養(yǎng)上?!?/p>
在外事學校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里,學生們享受一種全方位的學習過程,除了掌握職業(yè)技能之外,還要把文化知識學好,更要調整自我,活出一種全新的、美好的狀態(tài)。學生們在參加許多國際交流之外,也會去經常參加國內或國際性的比賽,并屢屢獲得大獎。在外事學校畢業(yè)的孩子,從來不愁找工作,100%就業(yè)率,100%的高職接軌率,在眾多職高當中,北京市外事學校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和標桿效果。田雅莉在提及學生的就業(yè)情況時說道:“四個字——供不應求。每年來學校招人的單位太多,但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并不多,所以,每個學生都有好幾個崗位等著他們去挑。”
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場的供不應求和每年少得可憐的招生量形成了一種錯位的現狀。雖然難以轉變家長們的觀念,但是北京市外事學校作為一所負責任的職高從沒有放棄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這里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從來沒有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田雅莉說:“學校的特色更鮮明,對學生和家長就更有吸引力,但我們仍要保證優(yōu)質,要在優(yōu)質的基礎上再追求特色?!边@種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正印證了掛在學校醒目位置的周總理的那句話—外事無小事。在外事學校,沒有一件與學生相關的事會被當成小事?!盁崆榇髿?,追求卓越”的外事精神,“為每一位學習者成功、成才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的辦學使命,讓北京市外事學校在新的歷史階段中有條不紊的前進著,并吐納著越來越多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