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吏
身為杭院人,感動、感恩、感觸……
感動于杭院的“家”文化,家里的兄弟姐妹能敞開心扉談工作、談生活、談理想,互相分享,互相鼓勵,團結一心,共同為家。學院領導就像家中的長輩,和我們講述人生歷程,分享人生經(jīng)驗,暢談人生理想,盡是諄諄教導和殷切期望。
感恩于有幸成為家中一員,享受著兄弟姐妹們的鼓勵、長輩們的關心;感恩于趕上了家的美好時代,這個家正走向轉型升級的快速發(fā)展之路。
作為家中的一員,有著些許感觸——
有家才有夢,有夢才能一路前行。
家里的每一個兄弟姐妹,因為有家、愛家,每個人都將個人夢融入學院夢,都對家有著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因為有夢,我們才會加倍努力,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培訓部的工作,是培訓工作的一線和前臺,我們干著平凡的工作,同樣也有著樸素的理想,就是要把學院這個“家”建設好、發(fā)展好。這個夢想引領著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如何提升學院培訓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如何發(fā)揮培訓管理在學院培訓項目全流程中的作用和價值。如何從學院“大培訓”“大研發(fā)”的角度思考和開展學院培訓管理工作,推動學院轉型發(fā)展。
有家就有責任,有責任就要敢擔當。
學院發(fā)展到今天,是一代又一代杭院人敢于擔當自己的責任、不斷拼搏的成果。作為學院的青年一代,在這個學院轉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理當承擔起更重的責任和使命,理當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要做敢于擔當、能夠擔當?shù)那嗄暌淮o論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只要心中有著這份對家的責任,我們就當去拼搏、去奮斗、去努力。
有家就要奉獻,要奉獻就應腳踏實地。
家里的每一個人都為這個家默默奉獻、無怨無悔,那是因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家、都愛家。有了這種愛,才會奉獻,我們身邊的前輩、青年一代對工行和學院都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從不貪圖回報,因為他們對工行、對學院這個家充滿了愛,所以他們甘愿奉獻自己幾十年的時光、甘愿奉獻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奉獻不是好高騖遠、急功近利,更不是高喊口號,而是腳踏實地、默默付出,不給家里添亂。培訓部的工作,或許談不上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每個人都干好自己的小事,不給部門、學院添亂,這就是大事。作為學院的青年一代,我們要甘于做小事、勇于做小事:深夜等候老師、凌晨送學員就醫(yī),讓老師、學員感受到家里人的真誠;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讓學員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一段精彩的介紹和答謝、一條對教育培訓工作的建議,讓學員感受到學院的專業(yè)。做好小事,就是最大的事。endprint